論注意力
注意力是詠嘆、是火花,我們該能用它來寫詩譜曲。
相較於英文的attention,中文的注意更能表現出某項特質:「意」在中文的世界觀裡,是一閃即逝、無法保存的。
「注意」同時意味著個體與這一個他者「建立了最初步的關係」。
而「注意力經濟」,我們大概可以拿光合作用來類比:葉子捕捉了太陽的注意力,轉換成能量加以利用——畫面上那個廣告框框,就是葉綠體。
太陽會在乎陽光被拿來「加工」嗎?當然不會,這也是平台經濟運行至今無礙的理由。
但不同的「加工」方式,所產生的「價值」也不同,因此平台開始做些「我們害怕的事」來幫助加工。(但「我們」是多少人、「害怕」是多害怕,又是另一回事了)
但「害怕」不過是醜陋的統治術,我們該回頭看看美好的部分:與他者的關係。
Facebook與LikeCoin的「讚」是經典的注意力token,也可以說是本世紀目前為止最偉大的發明。表面上像是「作者拿到觀眾的一個注意」,但更本質地來說,它捕捉了「作品與觀眾發生關係」的瞬間。(並不是要強調作者已死的概念,但顯然地,這也是個思考設計的好方向)
拉到系統面來看,讚只是個數字,儘管已經滿足了初期需求;但在用戶胃口變大之後,不敷使用也是遲早的事,因此後來又增加了多種表情符號(enumeration)。
人類思想發展至今,脈絡(context)一詞也已成了日常用語;我們在追溯一段語意的時候,都知道得要先掌握脈絡。換言之,每一段表述都跟脈絡有很深的關聯。
而注意力token表述「作品與觀眾的關係」。
也就是說脈絡是token的一大成分。
因此在制動空間(Cyberspace)中,系統設計者必須能動地「製造」脈絡——無論是透過規則或宣傳。(實際上LikeCoin跟Matters都已經相當程度地做到了,即透過價值主張營造氛圍)
等等,「脈絡」這個詞不是用在「語意」上嗎?但我們只有「讚」而已啊。
如同先前所說,人類一直到網路時代才有了更多「上傳」能力;而人類對於世界的認知方式(即哲學),絕大部分仍停留在(網路出現前、能用來散布的)語言/文字,即使到是網路世代,在讚跟留言被切開前亦是如此。
不用語言,那如何用一張圖作為注意力token呢?
我們看看Instagram。
我對這個景點、這盤甜食感到讚嘆,拍了一張照片上傳。
這一個注意力token能博取別人更小的注意力token(讚),也能賣給廠商宣傳。
——這些次世代SNS的賣點並非利基(niche),而是嶄新的token型態,以及其氛圍/脈絡;兩者結合起來,使得單一token的價值大幅提升,勝過了Facebook、甚至是傳統的blog。
一如百年前共產主義被管理學擊敗,我們或許可以多想想創造價值,而非維權。
實際上,我也認為關聯最終會成為Matters的主軸,因為這基本上就是以文章作為注意力token的更優架構;而以創造價值的角度來說,如何讓token的功能更多樣化或許是條出路。
例如說到token,我會想要把它投入一台機器裡面,然後發生點什麼美妙的事情。
(相較於其他類型的媒體,文字的可處理性應該還是有優勢的)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