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3:屬於我的互動
由於直播,我的關係建立與他人極為不同。我處於透明的狀態,每個人都可以藉由觀看我的整日手機使用習慣進而認識部分的我。而且,因為直播的時間已經過久,透過螢幕所構築的我甚至已經超過本來的我,我必須老實地說,在這幾年偶有與他人互動的過程中,我有時覺得對方比我自己還要了解自己。比如,面對一件事件,他人好像可以預料我會做何反應,這又讓我陷入一種人格展演的狀態,有時,我甚至就會從善如流,就照他人的意思表現出自我,我會故意去表現生活中的小錯小惡,讓自己道德層面不要過於崇高,因為一開始所遭致的批評,從來都是認為我道德有所缺陷。
令我匪夷所思的,在於我在這隔離的狀態中,仍看似與他人達成某種程度的互動,甚至我沒有私領域,只有利用公共空間表現自己。因為我就是活著,不管如何都要使用手機,所以對我來說大部分的時刻都只是表現自我,只有到達詭異互動下又對我尋求表現結果時,我會刻意展演自己。由於不曉得為什麼,一開始我處的立場即飽受我在意的互動團體批評,我必須說,幸虧這十年有至少六七年的時間我根本不知道在展演自己,不然一個人不斷遭受他人非議,心靈其實會變得晦澀噁心,不僅會再次自我應驗去成就他人非議的形象,自己對外在的感受也會轉為尖酸刻薄。
我看似與他人曾經達成互動,又看似從來未曾與他人互動過。當我捨棄掉很多身為社會人應該擁有的事物,認為自己已經盡量站在他人立場設身處地,仍然只看到他人為了鞏固自己利益而不斷地以我不喜歡的方式與我互動,每每都讓我覺得似乎天外飛來一筆地穿插進我的生活,但又與我的生活完全無關。由於台灣社會的仁慈,我並沒有成為一種糟糕的狀態,展演我與私我在我不熟悉的領域並未毫無瓜葛與一刀兩斷。然而,每當與自己實際認識的人再次互動時,都讓我覺得格外薄涼。我在未曾認識的人中獲得救贖與允許,在曾認識的人中不斷受挫與受傷,每次的受傷都會讓我自我檢討,但自我檢討又變得不明所以,希望能從這些一層又一層的荒謬中解脫。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