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绳丨11月:为了不被忘却的纪念(2023年,总第17期)
“我去年还哭了,你忘了?”同事问道。谈论工作安排时,她顺带抛出想提前回家的计划,如此便可以多陪陪父母,就像上次一样。我当然没忘。
去年底,她父亲感染了COVID-19,持续高烧最终引发脑血栓。在北京人满为患、床位紧张的医院,病情因得不到及时控制,导致她父亲偏瘫。她急忙请假,和父母赶回家乡寻求治疗。如今,她父亲还需要人照料。
就快一年了。我虽保持着记录的习惯,但有时也会感到晕眩和错乱,尤其对于那些又出现在新闻里的医院画面。医护人员解释说,流感、鼻病毒等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叠加,使得各地儿科迎来就诊高峰,不少医疗机构都超负荷运转。
曾经“战胜”COVID-19的家长,在眼下的冬天,仍为孩子的健康发愁。用以指代那场大流行的“口罩”,也从文字的象征意义重新实体化,挂在人们脸上。
出于私心,11月不是一个总让人轻松的月份——有的记忆被永远留在一年前。另一些,则不知不觉陷入循环似的,伴随着浓浓的停滞感。可我知道,这颗暗淡蓝点已经又转了300多天,没有人或物是停滞的。
相反,齿轮在一点点带动某种故事,回到预设的轨道上。我不想任由鲜活的日常被流放,便一再地推着自己落笔。11月的“结绳”,尝试讨论记忆与遗忘,关注货车司机的生存状况、瑞士的租房报道、郑州鼓励生育政策的下文。
讨论
01丨迷人的“蒙古国海军纪事”
第24个中国记者节在11月8日到来。此前一天,《北京青年报》等平台发布了《中国游戏纪事》将上线网络视频平台的通稿消息。[1]
2021年,顶着“首部中国游戏纪录片”名头,《中国游戏纪事》的试映会举办。彼时,中国音数协第一副理事长、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介绍,筹拍该片的初衷,“是为数以万计的市场主体和优秀作品以及数以千万计的消费者还原史实和真相”。[2]
然而,随着纪录片上线,不少观众拒绝张毅君的说辞。知乎的相关问题下,答主们表达异议,认为这是对过去30多年中国游戏艰难发展历史的美化,抹掉了诸如“电子海洛因”等污名化的事实。一则评论以“蒙古国海军纪事”作为标题,不无嘲讽。[3]
一个内陆国,怎么会有自己的海军呢?该矛盾组合犹如棱镜,让我们看到绵延而怪异的光谱。
7月,电视剧《我的中国芯》扩大宣传,最终招致“暂缓上线”。那些放出的海报与视频里,角色进入实验室不戴口罩,而实验桌上摆布的五颜六色的化学试管,更充满对研发半导体芯片脱离实际的想象。[4]
从《我的中国芯》希望讲述的打破垄断封锁的故事,到《中国游戏纪事》试图对一个不断壮大的产业“正本清源”,创作者们沉迷其中的情绪,其实有着更深的脉络。
故事StoryStudio策划的一期专题,介绍了“架空历史”的文学作品。
这个类别可追溯到1490年,小说《骑士蒂朗》写一位法国骑士,前往君士坦丁堡协助拜占庭人取得胜利。1836年,《拿破仑与世界征服》正如其书名一样,呈现的是拿破仑没有因远征俄国受挫,反倒统治世界的情节。
文章分析,两部作品都带有小说家的美好投射:《骑士蒂朗》出版距离君士坦丁堡陷落不到50年,东罗马帝国的荣光彷佛仍触手可及;至于《拿破仑与世界征服》面世的年代,波旁复辟令法国再度追忆斯人丰功伟绩。
当然,也有“架空历史”的创作反其道而行之。
在1962年推出的《高堡奇人》中,世界被纳粹德国与日本帝国分而治之。这幅末日景象越是悲惨,就越能证明美国当年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正义角色,从而达到对冷战形势下关于国家认同的强调。[5]
换句话说,被“架空”的“历史”无论好坏,都一定程度服务于现实需要。但我们怎么区分讲述的真假?例如,让部分人引以为豪的《二十四史》,即所谓的“正史”,是唯一的版本吗?
10月底的一次对话中,历史学家罗新提醒说,《二十四史》源自国家力量连续干预历史写作的成果,这些记忆“是过去一代一代的人给我们准备好了的”,“要想跳出来是非常非常难的”。在这个层面,谈论记忆遗忘或历史书写,意味着与想让你忘记或记住的力量竞争。
“捍卫记忆本身是一场危险的斗争,无数人在历史上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罗新意有所指。[6]
这是真切的警告。11月15日,亮亮丽君夫妇到郑州融创某楼盘售楼部讨要欠款。根据《三联生活周刊》报道,该笔“佣金”约2万元,此前开发商为吸引客户承诺给付,经办人也承认“各方面都符合条件”,融创却一直拖欠。这对夫妇在售楼部大堂开启直播后,打人事件发生了。
报道说,在多次前往融创要钱的遭遇里,这是对方最为暴力的一回。9月,他们也做了直播,当时被抢走手机。郑州仁济医院的诊断书显示,11月15日的经历,让二人都有胸部、腰部和头部等多处损伤。[7]
11月19日,《南方都市报》向郑州市公安局十八里河派出所了解情况,得到“派出所已对打人者作出处罚”的答复。再之后没几天,亮亮丽君夫妇表示,准备离开郑州回老家。[8][9]
微博认证“资深媒体人”胡锡进就此评论,“虽然这不能看成有代表性的年轻人失败和撤退”,自己还是希望听到“更多向上进取成功的结局”。紧接着,胡锡进为他的惋惜,嫁接一段莫名其妙的发言:
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些很先进的领域,也形成了对接世界顶尖圈层的关切。比如最近几天中国知识圈高度关注美国OpenAI公司的人事内斗,但几乎与此同时,亮亮丽君夫妇的故事在舆论场另一层面也在发酵。我们的社会必须构建有全局带动意义的竞争力,向高端发展提供资源和注意力。同时基层草根的事情支撑着社会的基本面,他们既是中国发展动力的起点,也是国家力量造福于民的终端。让越来越多的亮亮丽君夫妇能够往前走,充满乐观希望,则我们的大社会必将更加繁荣,更加进步。[10]
毋宁说,上述表达是“蒙古国海军纪事”框架的刻意模糊的一面。
胡锡进看到了亮亮丽君夫妇的“草根”身份,转头却贴上“网红”的标签;他相信二人坦白的“圆满解决”,又对他们后来更新的“胶带”视频视而不见——亮亮的嘴巴被贴上透明胶后,丽君问:“我咋听不见你说话了呢?你说呀,我听着呢。”[11]
不过,倘若想找理由,胡锡进确实可以大方声称“没看到”,因为视频很快被删除了。而根据网上流传的图片,亮亮丽君夫妇的账号遭到平台的临时禁言。
浙江宣传在11月11日发布的《网络舆情不能“一删了之”》写道,“一删了之”反映出某些人面对舆情的“本领恐慌”,是“源于对网络舆情存在认知误区”。作者铺陈一通常识,接着总结说,舆情处置当“疏”不当“堵”,应标本兼治。[12]
大概微博等平台并未深谙此道。11月里,一些用户发现,2021年发起的“这八个全球第一美国当之无愧”话题内容,已被限制分享查看。彼时,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联合太和智库、海国图智研究院,推出《“美国第一”?!美国抗疫真相》研究报告。报告中,美国被冠以“全球第一抗疫失败国”等帽子。[13]
当前语境,取而代之的主流话题是什么?是“民双向奔赴让中美关系一次次重回正道”,是“中美将优化签证申请流程”。联系11月中美元首的会晤,如此转向倒也不难理解。[14]
不单单是微博,要论对公共议题态度的反复,德国的代表性甚至更强。
11月4日,德国首都柏林市中心亚历山大广场挤满人群。端传媒的文章回顾说,自10月7日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袭击以来,这是在柏林获准的第二次大规模声援巴勒斯坦游行。而早前,几乎所有同样的申请都被驳回。
以色列的反击,令加沙平民死伤人数迅速攀升。在国际社会谴责以色列的同时,德国彷佛失声了。一位以色列犹太妇女,独自举着标语谴责母国发动战争,亦被德国警察拘留。
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哈马斯发动袭击后就一直表态,以色列有权自卫,德国将站在以色列这边。德国对以色列和犹太人负有特殊责任——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实施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如今,保护以色列的安全,是德国的“国家理性”。
“正视过去”的行动上,德国似乎尤为坚持,也赢得赞誉。但需要指出,所谓“国家理性”的解释并不恰当。
接受端传媒的采访时,包括以色列裔在内的学者表示,出于对犹太民族的承诺,将犹太人与以色列国家混为一谈,带有很多问题。今天的德国氛围,让任何“对于以色列的批评”,都可能被解读为“对犹太人的攻击和敌意”,继而因为“反犹主义”的标签遭禁止。
悲哀的是,德国无条件地支持以色列,只会继续给种族歧视提供发展的温床。批评人士称,右翼党派通过假装声援以色列,强化反对穆斯林的情绪。而据调查,2022年德国84%的反犹犯罪行为动机源自右翼政治目的。[15]
许多地方的右翼势力正在抬头。11月22日,信奉民粹主义的维尔德斯在荷兰议会选举中获胜,距离成为首相更进一步。他宣称要“让荷兰重返第一”,该论调多少解释了外界为何称其为“荷兰特朗普”。
BBC的报道表明,维尔德斯的胜利背后,是匈牙利、比利时等众多欧洲国家政治风向的转变。对于一个“统一的欧盟”的叙述,无疑将面临严峻挑战。[16]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发表在The Conversation的分析说,极右翼政治的主流化进程与主流本身关系颇深。如果主流从各方面加以排斥,它们就不可能被主流化。事实上,主流媒体近来越发缺位。
该文章强调,我们对外界的认知离不开信息,信息的来源和呈现方式,决定社会舆论对事件的理解。比方说,滥用“民粹主义”来描述极右翼或种族主义问题,不仅有失精确,还助推后者的合法化。
“对于任何在塑造公共话语方面发挥作用的人来说,保持中立都不是一种选择。这意味着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评必须成为我们精神的核心。”作者最后呼吁道。[17]
于我而言,除了所谓“掌握话语权”的角色,弱势的个体也能做出自己的回应尝试,以跳出“蒙古国海军纪事”模式的禁锢。
罗新10月底参与的那场活动上,作家张悦然谈及“个人与时代记忆相冲突”的问题称,书写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当你把你的记忆书写下来的时候,它已经和你周围的东西区隔开了。它已经在帮你整理你的记忆,在帮你带着这个记忆面向未来了。”[6]
站在文学的视角,张悦然提醒,有时候我们要先遗忘,然后才能够记住。这种距离,给了记录者也许是更为安全的、新的认识可能。
20年前,当SARS的恐怖散去,当一种关于战胜病毒的英雄式叙述大行其道,近千名感染者陆续出现股骨头坏死的征兆。这些人突然发现,自己刚从一种致命病毒的威胁中逃生,却又很快陷入有着“不死的癌症”之称的后遗症折磨。
在端传媒的文章里,他们讲述着身体和心理的拉扯:治愈无望、求职受限、情感变故……一笔笔烂账,都没法进入“正史”的背景。
受访者武震,尝试给过去20年经历做一番重述:“现在,学会了从痛苦中解脱的能力,看世界的眼界不像以前那么天真幼稚了。现实给了你一棒子,让你知道真实的世界什么样的,以前也不是完全不知道吧,但没发生在你身上,就不会痛。”[18]
没人愿意遭受苦难,不过,保持对痛觉的敏感是有必要的——这里,我说的是个体层面。
11月里,先生制造、正面连接先后刊登了带有淡淡痛感的记忆自白。王雯清在《鸡犬不宁》中,写下祖孙两代人不可避免要分隔,捕捉到某种只属于乡村的“鸡飞狗跳”。而通过《我和我的保洁员母亲》,张小满留住逼仄的出租屋内母女如何互相妥协,以及深圳和小地方之间的落差。[19][20]
我逐渐理解文学评论家杨照的转述,跟罗新、张悦然的谈话里,他在一处地方总结道:“一些记忆可能必须透过文学,而不是透过历史的正式方法来保存。”[6]
什么国家、经济、战争、政治啊,这些并非不重要,可假设所有的记忆都以融入主流叙事为前提,那就未免太过乏味了。留守乡村的爷爷、一次次求职的母亲,这些形象固然因联系着宏大命题而令人揪心,不过,即使只有他们的喜怒哀乐,难道就一文不值吗?
不到一文,也值得。
活动最后的提问环节,杨照怀着一个白发老人的担忧,不无动情地向听众请求:
……你们要不断地去找不一样的方式,保留并诉说你们的经验,而保留跟诉说基本上是同一件事,你们不诉说就不可能保留。
……我希望更多人具备这种责任感,我要讲我的故事,我要讲我的记忆,我要讲我的记录,但是我要讲到能吸引人,能说服别人。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用这种方式去努力的话,我们就不会听到一个故事,这个时代就不可能被一个统一的声音给固定下来。
一个时代没有标准答案。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人不需要按照标准答案去活,甚至去改造自己的经验跟自己的记忆,那就叫做自由。那是一种特别的自由,但是对我来说,活到60岁,我认为那是最珍贵的自由。[6]
关注
01丨96位货车司机生存报告
援引中国交通运输部的数据,2020年,1728万名货车司机,担起全社会74%的货运量和31%的周转量。他们的待遇如何?
11月,极昼工作室综合媒体报道,通过近三年不完全统计的96位已故货车司机的经历,在一篇文章里串联起整个“大国交通”故事的暗线脉络。
行业流传的顺口溜说,穷死不拉管,饿死不拉卷,打死不拉绿通——钢管、钢卷等难以固定,遇到紧急制动,容易因为惯性将驾驶室刺穿或压塌;绿通指水果蔬菜、生鲜,这些货物质检严格,易腐坏,要求的时效高。只需看看我们便捷的日常生活,就知道这不过是司机们的自嘲开解。
几乎没有人能停下来。即使是真的死了,也不行。“家里的顶梁柱”去世后,还留下年幼的孩子、年迈的父母,以及各种贷款。而家属想顺利获得赔偿并不容易,常要提起诉讼。
2014年实施的《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规定,重型载货汽车和半挂牵引车在出厂前应当安装符合标准的卫星定位装置。但是,很多司机都遇到过装置之一的北斗行驶记录仪掉线。2020年的抽查结果显示,合格率仅七成左右。
2021年4月,由于北斗掉线,河北沧州的货车司机金德强面临2000元罚款。他服农药自杀,留下遗言:“北斗掉线我一个司机怎么会知道……”那一年,金德强50岁,购车加上儿子婚事带来的多年负债,他才刚还完。
从业时间基本超过6年的“老司机”,长期久坐,饮食作息不规律,也难逃罹患胃病、颈椎病等“慢性杀手”。3月,一位货车司机在四川某服务区被发现死亡多日,手里还握着水瓶,旁边是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药。[21]
02丨以租房代替买房的瑞士
瑞士近900万居民是世界最富有的人群之一,但他们大多是租房者。根据一项调研,苏黎世一套单间公寓的平均价格为110万美元。按每平方英尺计算,苏黎世的房价比巴黎高出约80%。
The New York Times将瑞士描述为一个“后所有权社会”样本。与欧盟70%、美国67%的自有住房或公寓的平均线相比,瑞士约36%的水准在西方国家中垫底。许多瑞士年轻人承认租房能避免买房麻烦与负担,但也对别无选择感到不满。
部分受访者称,拥有一栋带花园的独栋住宅已不太可能。在瑞士,70%的地形是山脉,有限区域上建造了昂贵的房地产。一辈子租房并不被认为是个人的失败或制度的缺点。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瑞士一直是租客占多数的国家,这带来了一些额外好处。2008年发生的经济危机,几乎没有对瑞士造成影响。瑞士金融当局要求对借款人进行严格审查;“次贷”从未在日常生活中出现过。
可这种结构并不会缩小两方群体的经济差距。瑞士30多岁的房主的净资产中位数,是同年龄租房者的6倍,并且这个口子随年龄的增长而扩大。瑞士70多岁的房主,比同龄租房者富裕11倍。[22]
03丨郑州“三孩补贴”尚未落地
顶端新闻报道,9月1日起,《郑州市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办法》全面启动实施。该文件规定,郑州对新生儿入户郑州市的一孩、二孩、三孩及以上家庭分别一次性发放2000元、5000元、15000元的育儿补贴。
然而,市民反映,自己家庭生育二孩或三孩,想申请补贴,却“找谁谁不管”。不仅是生育补贴,上述文件写到的“在幼儿3周岁以前每年给予夫妻双方各10天的育儿假”以及“女职工产假可申请至一年”等规定,都无法落实。
郑州市卫健委工作人员回应,“现在还没有办法申请补贴,市里面正在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那实施细则什么时候能出台?对方表示,时间还不确定,“因为这里面不仅仅牵涉到一个申请,还牵涉到资金的来源”。[23]
参考备注:
题图:Photo by Ehimetalor Akhere Unuabona on Unsplash
每日人物的报道,呈现了这个冬季北京的就诊焦灼:儿童医院,难熬的一夜,https://mp.weixin.qq.com/s/ArpGpOIhsXFvvegbN29PpQ
关于去年同事和许多人都共同有过的确诊、治疗经历,我写在了当时的“结绳”里:12月:谁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2022年,总第6期)
11月28日,亮亮丽君夫妇发布视频,宣布继续留在郑州,准备创业。部分人质疑他们炒作,并且从拍摄和剪辑手法说,有公权力机构介入的嫌疑。我无意在此深究,正如本篇“结绳”也没有涉及两人既往的争议言论——例如为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害一事叫好——这些与一个人因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被打的话题无关。但这让我想起另一个切题的方向,那就是自我讲述的美化倾向。有时候,我们保留记忆不仅需要对抗外部力量,而且得提防自我。前不久出版的《埃隆·马斯克传》,即带有虚假的泡沫。我其实一直不太能理解,这位美国创业者为何可以在中国收获如此多拥趸,后者情愿忽略他的种种恶习与破坏。关于这两件事情的链接如下:
> 我们准备在郑州创业了,加油亮亮丽君!,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5C4y1y7N8
> 传记作家帮马斯克造神,https://mp.weixin.qq.com/s/CLVo62YknD8r_ypjPimrEA我之所以开展瘟疫主题阅读,某种程度上就是希望,保留住COVD-19带给我们的痛感:
> 书单丨瘟疫的遗产(一):公共卫生,在黑暗中摸索
> 书单丨瘟疫的遗产(二):对强制说“不”的自由计划中,有两篇瘟疫中的“对谈”要在今年发布,但考虑到情势转变,一篇聚焦上海的内容恐怕不能如期刊出。此前的一篇是:对谈丨毕业四年,我有点看不到法学理想了
食物往往是记忆的一个入口。前些年,我开启了“食记”系列的写作,尝试将私人饮食经验放在公共背景下呈现。目前已经更新了六篇:
> 第六篇为:食记丨腊肉
> 第五篇为:食记丨粽子
> 第四篇为:食记丨米粉
> 第三篇为:食记丨马蹄
> 第二篇为:食记丨月饼
> 第一篇为:食记丨糍粑“结绳”系列邮件订阅及在Substack更新地址:https://yuliqing.substack.com
“结绳”系列在Matters更新地址:https://matters.town/@ysmwryx
号召支持:愿我们依旧好奇、理性与悲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