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漫读(16):未若富而好礼 — 孔子敲打子贡太抠门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第一)。
这段对话很有意思。一问一答,一悟一赞,活灵活现地反映了孔子与弟子间教学相长,其乐融融的情景。孔子的教学方法,不像现在的老师一概照本宣科,而是学生问老师答。学生的主动性更强,老师只是给予指导和点拨。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生有主动性,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就能进步神速;反之,就学不到什么东西。这与西方的教学方法是一样的。
子贡就善于发问,是个聪明好学的学生。他就向孔子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贫穷容易气短,富有容易骄横,这是人性的通病。子贡明白这个道理,对自己有所戒惧。大概他因为做生意,由穷变富,对两种境况都有体验。做到了穷时不丧志气,富后也不骄横。就想问问孔子自己这样做如何,想听听孔子的评价和指点。
孔子首先肯定了子贡这个为人准则和做法,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说,“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以往释《论语》者大都认为“乐”字后面漏了一个“道”字。这样解读很有道理。孔子认为更高的境界是处于贫困之中,也要乐于施行道义,忠孝信义之类。不止于保持志气;而富有时,也应不止于无骄,还应当好礼。比较而言,子贡的准则更为保守,而孔子的要求更为积极。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孔子要说“贫而乐道,富而好礼”?难道贫就勿需好礼,富就不需乐道?或者是互文修饰手法,贫富都需乐道好礼?我以为这是一个递进关系。贫则仅需乐道,富则不仅乐道还要好礼。孔子这里的“礼”,并不是指日常交往中的礼仪礼节,如拱手下跪,迎来送往,长幼有序之类;而是指需要花钱的大礼,如祭祀、参拜、祝寿之类。孔子对富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贡奉的祭品要丰盛,进奉的礼品要贵重。这样才叫“好礼”。
孔子这话肯定有针对性。子贡是有些惜财。《论语》八佾篇就记载:“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八佾第三)。就是子贡建议祭祀时不再用活羊。孔子听说后就风言风语道,“子贡呀!你爱惜你的羊,我爱我的礼”。但对他的朋友林放却说,“礼与其奢也宁俭”(八佾第三)。估计林放比较穷。穷人没有那个条件,乐道就可以了,做礼能省就省。而富人有条件,则不应节省,至少要与自己的财富相称。所以,“富而好礼”多半是孔子暗示和敲打子贡,不满他做礼时抠门。
那子贡听了孔子的回答后,立马就明白了孔子是什么意思。马上引用《诗经》来佐证,开悟似地说到:“哦!《诗经》上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不就是这个意思吗?”切和磋是古代加工骨制品的方法,琢和磨是加工玉器的方法。子贡这里用来比喻学习和修养都是一个精益求精的过程。既夸自己是如玉的材质,又夸孔子对他的精心雕琢。把孔子夸得可高兴了!
孔子一高兴就对子贡大加赞赏。说道:“赐也,你很能触类旁通,能由此及彼、告往知来。看来你可以和我讨论切磋《诗经》了!” 这也说明,《诗经》在孔子的课程设置中,比《尚书》和《周礼》更高一级。《五经》之中,《易经》和《春秋》都是孔子晚年才阐释修订完毕,恐怕孔子亲授的弟子无缘学到。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