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悟(尋思)

彌生雪
·
·
IPFS
·

人究竟是什麼? 為什麼要如此的努力?有的人找到了方向,有的人仍在迷惘。

 我們來談談馬斯洛的八大需求。

 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1943年發表於《心理學評論》期刊的論文(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中提出的心理學觀點。

 生理、安全、愛與歸屬、尊重、認知、審美、自我實現、超越需求,一共八大後來改為五大。所以我用五大的部分。

  但這五大沒被人記著,又或者是“順序錯誤”? 為何如此說?首先你要明白[前進]當你無法往上時就會卡在那個需求中。

  馬斯洛是個心理學家,所以說作奸犯科的一定也缺少著這裡面的什麼。

  一、(Physiological Needs)

生理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通常是人類延續生命的一些必要條件,例如:食物、水、居住、睡眠等需求。

二、(Security Needs)

亦稱為保障需求,是指人們免於恐懼、危險以及被剝奪的需求,例如:財產的保障、食物的安全、住家的安全及交通的安全等等。

三、(Affiliation Needs)

包括了親情、給予、與人交際、歸屬以及結交朋友、友誼等需求,又稱「愛與歸屬感(隸屬)的需求」,例如:談戀愛、結婚生子,或參與各種社團活動、同鄉會等組織的需求。

四、(Esteem Needs)

包括自信並受其同儕團體的認同與尊敬,此一需求之滿足通常來自權力、聲譽、地位與自信。

五、(Self-actualisation Needs)

自我實現需求指的是個人對自我潛能的充分發揮。在此一需求層次中,人們期望可以發揮潛能、自我成長、自我實現。

然而第一個需求看似簡單,但有的人敗在這裡。出生環境,家庭問題,那和談[前進]所以說不用「按照循序」來達成。

畢竟馬斯洛只是將人的需求排列,隨後能不能達成誰都不知道。

然而這些需求是創造的,被“自已”創造三和四都跟團體有關...如何創造?

先談談三社會需求 他給了很多但重點是“愛” 但有人卻為了被愛,而將自已做賤卻不知得到的愛成為了[關注]

一個小孩子因為父母喜歡妹妹,所以用傷自已來獲得“愛”所以他明白唯有「傷害」才有“愛” 在來就是一個小孩子渴望被愛所以一直聽話,不管什麼都做到做好,在無形之中成為了傀儡。(只知討好)

所以說...如何滿足第三需求? 我只能說「愛自已」在渴求「被別人愛」之前先被「自已愛」

(不要“渴求”別人愛你 [長久或者短暫]優先愛自已)

那為什麼要愛自已?有什麼用? 如果你覺得愛自已沒用的話... 那你可以一直卑微的活著不為自已著想,只為他人著想。

 你渴求別人愛你的同時,卻忽視了自已 「以自已的痛苦換取他人的愛」值得嗎? 「嘲弄自已換取他人關注(取笑、嘲笑)」這真的可以嗎?

 (犧牲了自已的所有只為了一分鐘的被愛...)

 因為“極度”想被愛所以無視自已,所以踐踏自已為了一個簡單的「被愛」

 在來我們思考第四個自尊需求

 我覺得在這一個需求之中,最重要的是「自信」二字,雖然前面有提到權力、聲譽、地位。

 但我認為不一定需要這三個,「我不尷尬時尷尬的是別人」「我堅定不移時沒人能阻擋」足夠的自信那...前面那三個難道不是它的果嗎?

 古代有很多的思想家,然而一而再再而三出現在課本的是“孔子”

 孔子周遊列國,並不是茫茫然地四處推銷自己的學說,而是希望能找到一個能夠受到信任的地方,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進而使天下安定。

他到每個國家,都要觀察當地的政治情勢,一方面審度是否需要停留,另一方面也思考適合的施政方法,所以當有人詢問時,就能提出相應的見解。

 仲由見到同學朋友飢餓不堪的情況,氣憤地問孔子:「難道君子跟小人一樣有困窮的時候嗎?」孔子回答:「君子困窮也不改變德行,小人困窮就會胡作非為。」

 [《論語》]孔子當然感受到死亡的威脅,但是他並沒有喪失熱忱,反而始終秉持著當初的信念,堅持要將大道推行於天下。

 孔子師生一路上遇到不少隱居的賢者,就對孔子的做法提出異議。

 例如桀溺便對仲由說:「天下都是一樣亂,誰能改變呢?你與其跟從一個不能與人相處之人,不如乾脆跟從不跟世事往來之人吧。」孔子聞言

 很感慨地說:「我又無法加入鳥羣獸羣,不跟人在一起,要跟誰在一起呢?假使天下有道,我就不會去改變它了。

 在孔子周遊列國的時候,遇見了各種的人事物,而他還是堅持當時但信念而繼續,假若沒有自信能否堅持下去?

 孔子不是貴族,只是一般的平民百姓,然而在這過程中他持續的進行自已的信念,遇到別人的話語也不低頭,這難道不適合學習嗎?

 團體之意是何? 是想去“以成形”又或者是“未成形” 團體不一定要自已融入,畢竟在團體之中是有“排擠”之事。遊歷多次(因為有自信才能堅持)

 然而孔子的行為正是「團體」團體的意思應該是有著相同理念、目標與其身份者、夢想相同者。

 例如海洋保護協會、保護動物協會、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等等 而他們的目的都是“善” 為了環境而展現的“善” 為了人而展現的“善”

 卻不像什麼詐騙集團、人肉犯子、很喜歡作奸犯科的,他們展現出來的是“惡” 別跟我談什麼“困境” 一堆有的沒的!孔子言:君子困窮也不改變德行,小人困窮就會胡作非為。

 有何可談? 如何而談? 所以說團體為何不能只以“善”為主?死他媽硬要作奸犯科!這比乞丐還不如!乞丐好歹也只是乞討而已 一開始提到的團體,那一個又不是“善”的呢?

 然而...這個善能保持多久,又或者能否持續。要知道年紀是其中一個,站出來又是另外一個,世上的孤獨是自已的理念與他人不同,但倘若戰死才能給世人清醒願意嗎?

「地球危機」不好意思...一直在宣導一直在訴說,有多少人聽進去?「饑荒」來~各位同學看影片這是××國家的現況所以....「同理心」要知道她能力比你們不足所以...「霸凌」同學我們要有愛...

......真的很可笑,孔子講的話讓我感覺很有道理與意義,尤其是年紀比我大的各位,知識要比我多的各位。

倘若世界能沒有惡...可以嗎? 我不知道,這不是單靠我一個人就能辦到的,但假若唯有“危機”到來時才注意到那些“存在很久”的團體,才加入與幫助的話...

很可笑,我有什麼能力?我只是一個喜歡寫故事的人,但我明白危機到時已經晚了。

 有人因“富有”而[快樂] 有人因“平窮”而[悲傷]

然而一定要「大富大貴」才能幸福?為什麼人總要說[錢不夠]? 「平窮」真的不幸福嗎?

我知道的,我明白的「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真的不能」

古人用自已的方式達成了這個需求,他們過著隱居生活讓自已感到舒暢,而不是榮華富貴。

我想跟你們談第一個需求,生理需求

顏回曰: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指顏回生活雖然清苦,卻依舊不改樂道的志趣。 後用以比喻安貧樂道)

 為何大量的錢財在君面前,如此的吸引君,然而當君發現此是謊言時卻在哭泣? 吾不懂因年紀尚小但吳卻知「需要與不需要」

 有的人總嫌棄家破爛,卻不修補只知花天酒地,將其財拿去賭博,敢問為何去賭博? 賭博是需要?還是不需要?

 嫌棄著,卻不知變通。此財因當如此花費?在於需要或不需要。「計算」「考量」「詢問自已」

 計算一天當中需要花費多少 考量自已的狀況 詢問自已是否需要 倘若真的有閒錢在說吧。

 但倘若君面前有一大筆錢財,會如何使用?大概會花天酒地。又或者更換物品。

 但若是吳...會直接捐走,因為吳“不需要”,若吳簡單的生活方法便能讓自已,豁達(身心舒暢)又何必要如此錢財倒不如給予更需要之人。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歡嗎?被打動了嗎?你的生活費夠嗎?

彌生雪https://vocus.cc/user/@Xueji707 另一個創作平台 我是彌生雪,是一個作家故事或詩都可以。 繁星與星辰、大海與天空、草地與河川,它們天各一方卻又觸手可及。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太陽與月亮

迴向

枯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