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宝庆寺唐代造像(十)
IPFS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7f8750e2-ed9c-4b9b-bfc6-3ae2d14ad068.webp)
重要文化財
1座
石灰岩
整体高度110.5 整体宽幅88.7 整体纵深12.5 像高(中尊)60.5 (左侍从)56.0 (右侍从)56.5
唐代 8世纪
中国陕西省西安宝庆寺
东京国立博物馆
TC-770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d44d54f7-0a34-4214-8c03-6c5e9764306e.webp)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e0021f9f-25c7-4883-8ed6-2327ca90e397.webp)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743d3dec-d398-4c72-bec2-e66025c37ba7.webp)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1ab1fc1d-224c-4c68-b5d3-bd822bad3b39.webp)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99933e37-7e90-4e72-bdc4-f480acbe8543.webp)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319ed792-aa28-4ce1-b41e-7f03b909cd93.webp)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2af9b7b7-d554-4aee-9b38-2f6cc553e05d.webp)
宝庆寺石佛群,由于受到印度笈多王朝美术的影响,具有写实性且丰富的形体表现以及富有变化的装饰创意等,作为盛唐时期佛教雕刻的代表性作品而声名远扬。
该石佛群是取代唐朝创立了周王朝的武则天(则天武皇后)于长安3年(703年)在长安城光宅坊光宅寺内所建的七宝台内部的庄严象征。其后石佛群被迁移至西安(长安)安仁坊的宝庆寺(花塔寺),收纳在该寺的砖塔、佛殿内,但20世纪初石佛群的大部分流至国外。现在三尊样式的释迦牟尼降魔像、弥勒倚像、阿弥陀坐像及十一面观音立像等包括留存在中国的作品共计32件已被确认。其中数件作品上标有长安3年、4年(703、704年) 、开原12年(724年)的的纪年铭文,但亦有追加雕刻的开元年间的刻铭,因此有人认为造像时间为长安年间。
光宅寺的营建状况及其造像反映了与佛教界结合而发动武周革命的武则天的政策,在研究当时的佛教接受状况原貌方面是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
日本重要文化财 编号:00101
京都大学收藏拓片资料: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4810e900-9590-4c00-988e-8ab17a8e003e.webp)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