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悉尼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悉尼原来这么宜居
自从去年阳光明媚的五月底风尘仆仆来到悉尼以来,转眼已经一年。
在悉尼停留住下来是个阴差阳错的结果,但这个城市在这过去的一年给我很多惊喜。
大部分人应该会承认,悉尼是个相当宜居的城市,天气好,晴天多,四季分明却总体温暖。整个城市干净,有序,富裕,文明,多元,包容,商业繁荣。
它还解决了城里人根深蒂固的老问题:自然缺失症。
悉尼有山有海,往东走有让人惊艳的海岸线和众多美好海滩,我最喜欢那些沿海步道,往下俯瞰惊涛骇浪的悬崖。如果往蓝山走,可以深入山林,找到一条除了自己心跳和鸟鸣什么也听不到的安静小道,短暂享受被自然包裹的感觉。
悉尼大概是最适合亚洲人生活的西方城市了吧,既有作为发达移民国家的多元和自由,又不乏亚洲城市的便利。这便利很多程度得益于庞大的移民群体。韩国区straighfield大晚上蔬菜水果店还开着,华人区Ashfield的杂货铺也开到很晚,晚上走在burwood或者Chinatown,餐厅,奶茶店,影院,KTV,游戏厅都有,仿佛回到亚洲城市的夜生活。
悉尼是个美食之都。不仅中餐选择多,还有各国料理,吃越南菜有Marrickville越南区,泰国菜有Thai town,韩国菜则必须要去韩国区straighfield,印度料理则有paramatta印度区,或者夜晚在Newtown走一下可以吃到地道的意大利披萨,马来西亚的叻沙,土耳其烤肉,日式的甜点等等。
这是一个移民城市的优势。
在这里必须夸一下澳洲人民对外国美食的包容度很高,基本上保持了地道的味道。不像我在英国或日本吃到的中餐,改良到我都认不出是中餐。
悉尼的华人社区发展很成熟,即使英文不好,也很容易找到说华语的医生,律师,整骨师,会计,房产中介,银行经理,旅行社,驾校,以及小孩的数学补习老师,相当便利。
工作在悉尼的体验也好。对于被内卷了30年的人生而言,在第三十一个年头,遇见了悉尼。之前只在社交媒体里见到的work life balance,终于算是体会到了。
-天气好的时候,HR和上司会提醒你记得出门散步享受阳光哦。
你跟team说你周五下班后要去蓝山度周末,默认周五下午可以提前下班了。
早起你在群里说声身体不舒服就能在家办公。
请假去玩申请秒过。
当惯了社畜的我,突然升级成了社会人。
悉尼甚至没有明显的硬伤。一般来说城市都有自己的魅力和缺陷,让人又爱又恨,上海时尚温馨却内卷,东京文化丰富却压抑,伦敦让人惊叹却昂贵的离谱,清迈可爱迷人却有灰色的性产业。
而悉尼似乎是大城市里的三好学生,很难对这个城市愤世嫉俗起来。
内西区酷儿社群
悉尼的不同区域有自己的气氛和人口构成。
风景优美的沿海地带比如Bondi,Manly,Bronte,Maroubra是白人居多的中产和富人区,悉尼北区教育资源丰富,受中产亚裔欢迎。西部和南部房产价格便宜,非白人的移民会多一些。
虽然能够住在某个海滨街区很吸引我,但是这次搬家我还是首选继续住在内西区。
内西区大概是悉尼最queer的街区了,以Newtown为核心附近的几个街区Marrickville,Summer Hills,Erskineville等等,都是一个石头打出去可以砸到3个queer的地方。这里聚集了众多艺术家,年轻的家庭,学生,移民,工薪阶层。
总体归纳来说,内西区就是一个又平民又多元又左又弯又文艺的区域。
内西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亚裔特别多,我在悉尼的第一个家Croydon前后左右都是中国家庭。
我刚刚搬进来的时候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奇怪怎么澳洲人也喜欢在花园里种青菜。
后来有一次到家停好车,跟邻居家的一个中国面孔的大爷眼神对上了,他笑眯眯的跟我说你家对面那个是山东的,左边是天津的,我是上海滴,你家后面那户是福建的。
大爷继续透露,你现在这房东是中东人,再之前是意大利人,七年前他买下这房子花了一百二十万!
真。。。中国式对话。
所以内西区自然而然亚裔酷儿们的聚集地。各类活动大多也是在内西区举行,如果多去几次活动,往往会看到相同的面孔。
我也逐渐在这个过程里找到了一个社群以及认识了新朋友。
这样的气氛让我联想起上海的社群。上海的派对活动一般都在市中心,我很多朋友包括我自己会住在市区一带,串门以及约喝咖啡和酒都很方便。上海的愚园路就有点像Newtown的King Street,文艺范十足的弯仔码头。
但是比起上海,内西区的酷儿社群多元程度要高很多,就算是去一个亚裔居多的酷儿活动,大家的文化背景或个人经历各不相同,这是我觉得最棒的一点。
内西区是个追求个性且包容个性的地方。也就是说你可以做自己而不必担心融入澳洲白人主流文化。你可以穿自己喜欢的衣服,说自己的语言,吃自己国家的料理,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在bondi走一圈再回到内西区走一圈,你会明显发现差别。以穿衣风格来说,Bondi有很多身材很好的运动风的人,穿着瑜伽裤,运动鞋,手持Stanley水杯。
而Newtown街上的人穿着五花八门,你肯定没法一眼猜出他们衣服的牌子,有的张扬,有点休闲,有的嬉皮,有的低调,有的运动风,有的一身黑,有的恨不得把全世界的颜色穿在身上,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绕不开的PR难题
当你在澳洲认识的新的华人朋友,你会很快知道对方的签证和身份状态,因为聊天聊不到几句,就一定会扯到这个话题。这是一个一个人身上最大的谜团,ta有没有PR,如果有,怎么拿到的;如果没有,ta是什么签证,想留澳洲吗,ta 打算怎么拿PR,拿得到吗,我的同事的外甥的弟弟的男朋友也在走这个通道,巴拉巴拉巴拉。
拥有PR的人处于金字塔的顶端,同情地向下看下面还在攀登的人。
如何披荆斩棘,然后在这个美丽安全而富裕的国家取得合法身份,长久生活下去,这是一个让一代移民们永远痴迷的话题。
我也曾经就怎么留下来把移民法翻来覆去研究。但是现在我已经变得不太愿意老是跟陌生人谈这个话题。
我不喜欢这一套移民法给人带来的挫败感和无力感。我看到了人们付出太多代价,只求能够多在这个国家呆久一点。
某种程度上我相信人人有权生活在他们想去的地方。现代的国家和移民制度建立起堡垒保护本国人民,人类自由的移动也到了终结。
所以在读到茨威格《昨日的世界》里,他描述作为犹太人逃难离开德国时候,为了旅行准备的种种文书,护照,照片,被海关拷问时候感受到的屈辱感和贬低感。他怀念1914年之前那个属于全人类的世界,无需护照,没人人拷问你,自由自在去世界另一端的印度或者美洲。我特别能感同身受。
回到现代的移民制度。
我在日本生活过几年,跟澳洲对比,日本的移民法相当直接明了。你要去留学,那就给你留学签证,你要工作,你拿到了offer那就给你个工作签证。你住满五年,可以换日本护照,住满十年,可以拿永居。
在日本生活的时候,没有一种被签证牵着鼻子走的感觉。(当然日本生活的挑战并不小,只不过不体现在签证问题上)
我的第一份东京工作是个特别小的公司,但是再小的公司只要合法,都能申请工作签证。
我的伴侣在中国工作的时候,中国的签证签发也相当简单明了。
澳洲的签证复杂之处在于,澳洲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有太多的新移民住在这个国家,而签证的设计往往都跟PR身份绑定,除开伴侣和家庭签证,各类技术移民的签证是你在通往PR路上的一层又一层筛选,筛选你到底是不是这个国家所需要的移民,值不值得在这场竞争里获胜。
与日本或中国的工作签证相比,澳洲的雇主担保签证门槛很高,并非有了offer就一定能拿到签证的。我们公司就还有许多人在以打工度假签证工作的同事,即使十分优秀,但是一旦签证到期,就可能需要回国,无法转换成工作签证。
如果真的一心为了留在澳洲,只能变成澳洲所需要的那种技术人才,去读移民专业,则有机会走洲担保。紧缺的移民专业包括幼教,厨师,糕点师,护士等等,职业范围相当有限,我看到很多人其实对这些工作并没有热情,但是为了留下来,只能选择一个最不讨厌的移民专业去读书。
其他专业并非毫无机会,但是如果要获邀就要进行传说中的”卷分“,冒着无法获邀的风险。
很多人就这样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改变了职业轨道,去迎合澳洲社会的需求。
生活在Gadigal land
你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人介绍自己的居住地的时候,会说自己住在Gadigal Land,其实这就是指的是住在悉尼。在殖民者到来之前,Gadigal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一个原住民部族。
在悉尼,在某个会议,活动或者正式场合,你总是会听到「承认国家仪式」(Acknowledgement of country)。
当殖民者刚刚到澳洲的时候,他们屠杀原住民,夺走他们的土地,甚至还有臭名昭著的「被偷走的一代」事件,政府把原住民孩子抢走强迫他们与白人家庭同住以此来抹杀他们的文化同化他们。
而现在承认原住民,承认他们的土地,承认那段历史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悉尼,你看不到太多原住民人口。实际上,整个东海岸也就是澳洲最富饶的地带,原住民的比例都是很小的。他们大多住在炎热贫瘠的内地和澳洲北部。直到现在,原住民和澳洲人的之间的矛盾仍然这个国家的隐痛。
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来自世界各地移民在悉尼安家,舒适的生活。而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几万年的族群,却在这个城市没有太大存在感。
我记得在布鲁姆也有一样的感觉。大量无所事事的原住民聚集在海边,公园,商场的廊下聊天,喝酒。而刚刚落地澳洲的背包客,可能英语也说不流利,却远比原住民跟更有机会在镇上得到一份工作。
历史不能倒退。悉尼也无法回到一百多年前Gadigal人居住的样子,但至少我们承认历史,承认不公正的现实。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