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妈妈多一点爱:关于更年期,我们需要知道的事
连续两次体检查出来的激素水平不太稳定。妈妈不断对比着两次的检查报告,最后终于问我:我这样,是不是就到了人家说的更年期了?
我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
从医学角度讲,拥有卵巢的女性在大约 40–50 岁左右时,身体分泌的雌激素含量会突然开始随机变化。这段时间被称作「更年期」,持续时间从两年到十年甚至更久,最终通向雌激素分泌极少、彻底停经的「绝经期」。但正因为这段时间的变化随机性太强,仅靠一两次检查根本无法做出诊断,往往都是从最后一次月经的日期倒推,所以我无法笃定地给出我的答复。
没有接受过医学教育的她,面对身体的种种变化,是极其不安的。她不知道自己还有多远的路要走、一路上会经历什么可怕的事情,甚至,会不会就此变成人们口中的那个「歇斯底里的疯女人」呢?
所以,就有了这篇文章。
我愿把它送给妈妈,送给妈妈们,送给所有不是妈妈,但已经迈入、或即将迈入绝经期的人,告诉她们,更年期是什么,会出现哪些症状,该怎么做才能减轻更年期的种种不便,并防止因为激素缺乏给身体带来的长期负面影响。还有未曾经历更年期,却愿意陪女性长辈一同走过这段时间我们:在她们的更年期,我们可以做什么?
妈妈。不要怕,跟我来吧。
什么是更年期
女性在出生时,卵巢中会有约 100 万个卵泡。这些卵泡中有很大一部分在成长过程中慢慢退化,到青春期剩下 30 万个左右。随着年龄增长,卵巢内的卵泡数量也会越来越少。
身体面对这样的状况,最先采取的措施是改变激素分泌,以维持正常的排卵周期。然而随着卵泡数量进一步减少,想要通过控制激素来控制月经和排卵已经越来越困难,在身体上的直观表现就是月经周期开始紊乱——这也是大部分人最先感受到的更年期症状,也是更年期开始的标志。
最初可能只是不超过 7 天的周期浮动,月经周期从常见的 28 天延长至 35 天左右,甚至能长达五六十天。与此同时,大部分人的的经期出血量也会出现波动,变多变少都是有可能出现,且完全正常的。
随着时间发展,下一次经期什么时候光临也成了未知数。除了延长的周期之外,时不时的还会出现停经的日子,在两次经期之间,还有可能出现点滴出血。在最后一次月经到来后 12 个月,就可以被诊断为「停经期」(menopause)。
进入停经期的女性将不再排卵、不会再来月经,也不会怀孕。雌激素和孕酮仍会分泌,只是水平非常低。更年期所经历的种种症状在停经后仍然有可能出现,有些会慢慢消失,另一些则有可能需要很久才渐渐消退。同时,身体长期处于低激素的状态也有可能带来种种长期健康隐患,这一点会在后文详述。

更年期的症状
从月经周期开始紊乱,到最后一次经期到来,这个阶段平均要四年时间。在此期间,与月经紊乱伴生的还有许多其他症状。
大约有 80% 的女性会经历「潮热」。它像是从胸口突然涌遍全身的热浪,导致脸颊潮红、大量出汗、心悸,有时还会导致焦虑,伴有发冷及颤抖。潮热的出现往往不可预测,整个过程持续 2-4 分钟,并且在夜间尤为常见,是导致更年期一部分夜间惊醒的罪魁祸首。
激素的变化同样会影响心情。许多更年期女性在更年期都出现了抑郁和焦虑的症状,如果此前有过精神疾病史,此时的变化会更显著。
这些精神症状不只会影响她们在白天的表现,到了夜晚,焦虑情绪让她们更加难以入睡。更年期的激素变化本身就有可能影响睡眠,加上时不时出现的夜间潮热出汗,进一步影响睡眠质量。
正如大家所知,睡眠不足可以对情绪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这就又加重了白天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对他人的情绪是更年期的所有症状里最容易被外人感知到的,所以在大部分人的理解里,更年期妇女就和「暴躁」画上了等号。
另外,随着雌激素水平下降,女性的认知水平也随之受到影响。有许多女性都表示自己的脑子「没有以前灵光」,记性也变差了,这些都是更年期会出现的症状。

还有一个更加难以启齿的,是来自私处的变化。有 85% 的女性都表示在更年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阴道干涩、瘙痒和刺激等症状。从统计数字来说,它们出现得比潮热还要频繁。
雌激素对保持阴道的弹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的组织会更薄、更没有弹性、更脆弱,从而引发种种不适。同时,通向阴道的血流量减少,使其内部更加干燥。
阴道表皮细胞剥落也导致阴道内 pH 升高,更适宜细菌生长,这也是为什么更年期妇女患尿路感染的几率比其他时候更高。这个变化同样会影响泌尿系统,因此她们可能会出现经常需要排尿或无法控制排尿等症状,同时在排尿时和排尿后有灼热感。
因为这些症状发生的部位是在难以启齿,所以很少有人提及它们。或许有些女性会因为频繁的尿路感染寻医问药,但是将其与更年期联系在一起共同治疗的,却少之又少。
雌激素缺乏对身体的长期影响
上面提到的那些更年期症状都是由雌激素减少导致的。不过,并不是所有更年期症状都会长期持续下去,有许多在绝经之后就会慢慢消退。
然而,身体中许多器官和系统都会受到雌激素水平的影响。在绝经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仍会少量分泌,只是无法回到更年期之前的水平,这些被雌激素调控的器官和系统就难免受到影响。
首先是骨质流失。女性的骨密度会在更年期时开始下降,并且并且在绝经期后的几年里持续降低。随着时间发展,就会导致骨质疏松和关节炎。
其次,女性绝经期后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也会上升。12目前的猜测是,更年期时体内的胆固醇含量升高,从而在绝经后引发各类心血管疾病。
除此之外,更年期后的女性还有可能更容易患认知障碍、更易长胖、患有糖尿病的风险增高等长期影响。不过对这些现象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需要更多证据来证明它们与更年期的联系。

如何缓解更年期症状?
我相信对大部分女性来说,成长过程中一直被教育着「自己的感受不重要」「要把别人的需求放在自己前面」,面对种种生理症状总是想着「能忍就忍」,更不要表现出来「让别人担心」。就像月经、性、生产的痛苦,都是「忍忍就过去了,谁不是这么过来的呢?」
然而,科学发展和进步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减少人类的痛苦。更年期时会经历的大多数症状都可以通过药物和非药物手段缓解,长期缺乏雌激素对身体的影响也不是完全不能逆转。或许对于大多数正在、或即将经历更年期的女性来说,她们也需要知道该如何应对这段时间内身体的变化。这段历程,我们也可以帮助她们共同度过。
激素替代疗法(HRT)
既然一切更年期症状的起因都是体内激素分泌减少,那么最显而易见的方法就是补充缺失的激素,两相抵消。
现在已经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激素疗法可以缓解大部分更年期症状,包括潮热、阴道点滴出血、阴道干涩,并预防骨质流失。越早开始治疗,就会越早摆脱这些症状的困扰。
激素替代疗法使用的激素就是口服或通过其他方式摄入雌激素和孕激素。因为它们的激素和身体会生产的那些一样,被人体吸收后就会产生和原生激素一样的效果。
无论是否摘除子宫,更年期时都需要补充雌激素。不过单独使用雌激素可能会刺激子宫内膜生长,从而增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因此对有子宫的人来说,需要加入孕激素来降低风险。
更年期需要服用的激素疗法和避孕药类似,有多种剂型和剂量可选。有口服药物、皮肤贴剂、阴道环、涂抹在皮肤上的乳膏或喷雾,还有专为缓解阴道和尿道症状的阴道内片剂和乳膏。后者的激素含量相对较低,副作用也更少。
口服药物和贴剂是最常见的两种形式,它们在减少潮热和预防骨质疏松上没有明显的差异。在我见过的例子中,贴剂更受欢迎,因为它们只需两周一换,贴上去就几乎无感,而不用像药片那样,需要按照一个固定的周期服药。并且从医学角度说,贴剂里的激素无需肝脏代谢就可以进入血液循环,不会导致血脂升高,也有更低的血栓和卒中风险。

不过,激素替代疗法并不适合所有人使用,不恰当的服用方式也有可能导致血栓、卒中、冠心病和乳腺癌风险上升,或者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在服用前请务必咨询医生意见。
就像糖尿病人和甲状腺功能不全的人会使用激素疗法一样,使用激素缓解症状本来就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最好的方法就是和熟悉你身体状况的医生讨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各不相同,因此对激素的需求也不同,是否适合使用激素就要医生判断了。开始激素疗法后,也需要定期回访,检查治疗效果,并根据情况适当调整激素疗法的剂量。
非激素疗法
如果对激素疗法仍然抱有疑虑,不敢轻易尝试,那么可以先试试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者使用一些非激素药物来缓解更年期的症状。
食物和生活方式
豆制品中含有大豆异黄酮,它的结构和人体内会产生的雌激素十分相似,因此在体内雌激素水平较低时,会发挥出类似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更年期的症状。
当女性步入更年期,身体新陈代谢会比之前缓慢,雌激素含量的改变也会影响体内脂肪的分布。具体的表现就是会感觉自己「越来越容易发胖」。这个问题目前只能通过改变饮食方式和增加运动量改善:让蛋白质和蔬菜变成食谱中的主要成分,并减少油脂和碳水在日常饮食中的含量;运动则是推荐力量训练和有氧运动,在增加卡路里消耗的同时,也能增加肌肉,保护因为缺乏雌激素而慢慢变得脆弱的关节。
正如在前面提到过的那样,雌激素缺乏会导致骨质疏松,因此在饮食中加入钙含量丰富的食物,比如牛奶、绿叶蔬菜、连骨及壳食用的鱼类及海产、芝麻等,就可以减缓骨质流失。服用含有钙和维生素 D 的营养补剂也可以起到相似的作用。

雌激素下降还会导致盆底肌松弛,出现漏尿、排尿频繁等症状。凯格尔运动可以有效地锻炼盆底肌,减少这些症状出现的频率。锻炼盆底肌对于由生产导致的漏尿等也有帮助。
缓解私处干涩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低浓度雌激素乳膏,但不含激素的普通保湿剂也同样有效。常见品牌如 Replens、Sylk,使用后效果可以维持数天。
这些保湿剂的成分与水基润滑油相似,但通常需要使用特殊的涂抹器,使其能够覆盖阴道的大部分区域,因此不建议直接使用为了性生活设计的润滑油。阴道皮肤较为脆弱,因此请避开含有香精及其他刺激性成分的保湿剂。
在更年期时有极低的概率怀孕,绝经后则完全不会。但当阴道分泌的润滑液体减少,摩擦就会使内壁更容易出现细小的伤口,更易感染各种病菌,因此性生活时仍然推荐使用避孕套。在日常也不建议使用刺激性太强的清洁用品,防止对内部造成伤害。
应对潮热
作为最常见的更年期症状之一,除了使用激素疗法,还有许多技巧可以减少潮热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潮热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不可预知、不可控制的,但有些事情可以会让它们出现地更加频繁。所以可以考虑建立一个「更年期症状备忘录」,就像我们跟踪经期一样,记下最近的压力水平、饮食(尤其注意咖啡因、烟、酒、高糖高脂和辛辣的食物)、让你尴尬的情况,这些都是潮热常见的诱因。此外,极端天气、旅行史和其他疾病对身体的影响也要纳入考虑。如果有哪些行为和潮热往往一同出现,那么在未来避开这些事或许就能减少潮热出现的频率。
在日常生活中,从衣着到床上用品,都推荐使用透气性强的棉织品,让皮肤更好地透气,散发汗意。出门时的穿着可以考虑叠穿多层,这样一旦潮热出现,脱下最外面的几层也不会显得太突兀。
如果在潮热出现时喝冰水会让你更舒服,那就别忘了随身携带一瓶冷水。潮热在夜间出没更频繁,睡前就可以考虑在床边放上装满了冰水的保温杯和毛巾,在半夜惊醒时缓解不适。
其它非激素类药物
有一些用来治疗高血压、抑郁症和神经痛的药物可以用来缓解潮热;医生会推荐双膦酸盐以预防骨质疏松;许多抗抑郁和抗焦虑的药也被用于缓解更年期导致的情绪波动。这些药物在服用前需要考虑服药者的既往病史和身体状况,用来调节潮热的剂量也并非其常见剂量,贸然服用它们会导致严重的副作用,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作为年轻人,我们能做什么?
一直以来,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没有告诉人们,更年期到底会是怎样的,即使到了我们这一代,到了下一代,也很难说能有什么特别大的改变。
我们或许无法亲身体验女性长辈们曾经经历,或者现在正在经历的一切,但是总有一些事是我们可以做到的,陪她们一起走过这段有些迷茫、有些痛苦的旅程。

最先可以和她们一起做的,就是帮助她们了解更年期的相关信息。她们有极大可能和我们一样,不知道身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也不知道未来将要面临什么,降临到自己头上就会格外不安。
那么更擅长上网搜集信息、辨别真伪的我们,就可以帮她们找到可靠的信源,和她们一起了解过去、现在和未来身体上会发生什么。这些变化归根结底是她们身上出现了她们无法控制、未能预料到的生理反应,许多举动只是病情征兆,而不是她们有意为之,故意与人作对。
也要注意的是,在大部分的科普文章中都会提及更年期会出现的所有症状,但具体到每个人的身上,表征和程度都会有所不同,不要一概而论。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带着她们去咨询医生是最好的。
到了更年期的年龄,生活中总是会面临更多的问题。来自家庭、事业,可能遭遇的状况也会比年轻时更复杂。这些来自外部的压力如果再碰上激素波动,对她们身心的消耗就会更大。
陪她们一起去见医生,陪她们坐在医院里等待检查结果,都是在用实际行动展示你对她的关心,比嘴上说一万句好听的话更能打动人心。这个时候如果她们有什么样的需求,也可以好好倾听,尽量满足。
不过「尽量满足」也不是要任凭打骂、当出气筒的意思。激素紊乱的后果之一就是更容易出现情绪化,这个时候,回避可能比吵架效果更好。如果真的有什么分歧,冷静下来再谈也不晚。
结语
最初,更年期的症状可以非常轻,只是几次悄无声息的、推迟了的月经而已。而当身上渐渐显现出了更多症状,像是熟悉或不熟悉的潮热、点滴出血、体型变化、大脑变钝、脾气不稳,并且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时,或许才让她们意识到,传说中的更年期,终于要降临了。
更。年。期。
听起来像是一个离死不远的老妪在向世界和身边人发出不甘的怒吼。没有经历过的人可能很难理解,这声可以持续十数年的怒吼里藏着多少未倾泻的压力、不安、恐惧。
时移势易。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至今,人类的预期寿命提高了 10 岁有余,这也意味着更年期从一个在生命末期才会出现的现象,移到了人生更早的一个阶段。
如今,更年期来访只意味着,女性将踏入一个新的人生阶段。在接下来的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里,激素紊乱不会把人变成一个怪兽。它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可怕,就像社会上流传的种种刻板印象,最多只能影响你,却无法彻底控制你。
无论是否接受治疗,接受什么样的治疗,你仍然是你。你可以是开心、性感、充满活力、感情丰富、享受生活的女性,可以是一切褒义词的集合体。
我又想到妈妈当初给我打的电话。检查报告和那场谈话相隔了有好几天,通话时有好几次空档,我感受到了她的欲言又止。在那些沉默的时刻里,她在想什么呢?
谢谢她终于在最后问出了那个问题,让我最终有这样一个机会,做我该做的事,对你说我想要说的话。
也把这篇文章送给所有即将、正在、已经经历更年期的女性,送给所有关爱她们的亲朋好友。希望这篇文章解答了你对更年期的疑惑,当它突然出现在生命里时,你就知道了该如何面对;当它出现在身边人身上,你也知道该如何帮助她们步入这个全新的人生阶段。
参考文献
Derby CA, Crawford SL, Pasternak RC, Sowers M, Sternfeld B, Matthews KA. Lipid changes during the menopause transition in relation to age and weight: the Study of Women's Health Across the Nation. Am J Epidemiol. 2009 Jun 1;169(11):1352-61. doi: 10.1093/aje/kwp043. Epub 2009 Apr 8. PMID: 19357323; PMCID: PMC2727246.
Menopause [Internet]. NICE CKS. 2022 [cited 2022 Aug 23]. Available from: https://cks.nice.org.uk/topics/menopause/
Postmenopause: Signs, Symptoms & What to Expect [Internet]. Cleveland Clinic. 2021 [cited 2022 Aug 22]. Available from: https://my.clevelandclinic.org/health/diseases/21837-postmenopause
Ritter J, Flower R, Henderson G, Loke Y, MacEwan D, Rang H. Rang and Dale's Pharmacology. Elsevier, Churchill Livingstone; 2019. p. 425-438.
Santoro N, Roeca C, Peters B, Neal-Perry G. The Menopause Transition: Signs, Symptoms, and Management Options.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2020;106(1):1-15.
Block E. Quantitative morphological investigations of the follicular system in women; variations at different ages. Acta Anat 1952; 14:108.
Van Voorhis BJ, Santoro N, Harlow S, Crawford SL, Randolph J. The relationship of bleeding patterns to daily reproductive hormones in women approaching menopause. Obstet Gynecol. 2008 Jul;112(1):101-8. doi: 10.1097/AOG.0b013e31817d452b. PMID: 18591314; PMCID: PMC2666050.
Casper R.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diagnosis of menopause [Internet]. UpToDate. 2022 [cited 2022 Aug 23]. Available from: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clinical-manifestations-and-diagnosis-of-menopause
Freeman EW, Sammel MD, Lin H, Nelson DB. Associations of hormones and menopausal status with depressed mood in women with no history of depression. Arch Gen Psychiatry. 2006 Apr;63(4):375-82. doi: 10.1001/archpsyc.63.4.375. PMID: 16585466.
Kravitz HM, Ganz PA, Bromberger J, Powell LH, Sutton-Tyrrell K, Meyer PM. Sleep difficulty in women at midlife: a community survey of sleep and the menopausal transition. Menopause. 2003 Jan-Feb;10(1):19-28. doi: 10.1097/00042192-200310010-00005. PMID: 12544673.
Hansen KR, Knowlton NS, Thyer AC, Charleston JS, Soules MR, Klein NA. A new model of reproductive aging: the decline in ovarian non-growing follicle number from birth to menopause. Hum Reprod. 2008 Mar;23(3):699-708. doi: 10.1093/humrep/dem408. Epub 2008 Jan 11. PMID: 18192670.
Krychman M, Graham S, Bernick B, Mirkin S, Kingsberg SA. The Women's EMPOWER Survey: Women's Knowledge and Awareness of Treatment Options for Vulvar and Vaginal Atrophy Remains Inadequate. J Sex Med. 2017 Mar;14(3):425-433. doi: 10.1016/j.jsxm.2017.01.011. Epub 2017 Feb 12. PMID: 28202319.
Mac Bride MB, Rhodes DJ, Shuster LT. Vulvovaginal atrophy. Mayo Clin Proc. 2010 Jan;85(1):87-94. doi: 10.4065/mcp.2009.0413. PMID: 20042564; PMCID: PMC2800285.
Atrophic Vaginitis. Royal United Hospitals Bath NHS Foundation Trust. 2021 [cited 2022 Aug 22]. Available from: https://www.ruh.nhs.uk/patients/patient_information/URO029_Atrophic_Vaginitis.pdf
Liz S, Stömer L, 马心湖(译). 身体由我.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 pp. 1-320.
Chapurlat RD, Garnero P, Sornay-Rendu E, Arlot ME, Claustrat B, Delmas PD. Longitudinal study of bone loss in pre- and perimenopausal women: evidence for bone loss in perimenopausal women. Osteoporos Int. 2000;11(6):493-8. doi: 10.1007/s001980070091. PMID: 10982164.
Greendale GA, Sowers M, Han W, Huang MH, Finkelstein JS, Crandall CJ, Lee JS, Karlamangla AS. Bone mineral density loss in relation to the final menstrual period in a multiethnic cohort: results from the Study of Women's Health Across the Nation (SWAN). J Bone Miner Res. 2012 Jan;27(1):111-8. doi: 10.1002/jbmr.534. PMID: 21976317; PMCID: PMC3378821.
Atsma F, Bartelink M, Grobbee D, van der Schouw Y. Postmenopausal status and early menopause as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meta-analysis. Menopause. 2006;13(2):265-279.
Martin K, Barbieri R. Preparations for 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 [Internet]. UpToDate. 2021 [cited 2022 Aug 23]. Available from: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preparations-for-menopausal-hormone-therapy
Martin K, Barbieri R. Treatment of menopausal symptoms with hormone therapy [Internet]. UpToDate. 2021 [cited 2022 Aug 23]. Available from: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treatment-of-menopausal-symptoms-with-hormone-therapy
Martin K, Barbieri R. 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 Benefits and risks [Internet]. UpToDate. 2022 [cited 2022 Aug 23]. Available from: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menopausal-hormone-therapy-benefits-and-risks
Hormone therapy: Is it right for you? [Internet]. Mayo Clinic. 2022 [cited 2022 Aug 23]. Available from: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menopause/in-depth/hormone-therapy/art-20046372
Walsh BW, Schiff I, Rosner B, et al. Effects of postmenopausal estrogen replacement on the concentrations and metabolism of plasma lipoproteins. N Engl J Med 1991; 325:1196
Van Erpecum KJ, Van Berge Henegouwen GP, Verschoor L, et al. Different hepatobiliary effects of oral and transdermal estradiol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Gastroenterology 1991; 100:482
Stevenson JC, Cust MP, Gangar KF, et al. Effects of transdermal versus oral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on bone density in spine and proximal femur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Lancet 1990; 336:265.
Barrett JR. The science of soy: what do we really know?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2006 Jun;114(6):A352-8. doi: 10.1289/ehp.114-a352. PMID: 16759972; PMCID: PMC1480510.
Mishra N, Mishra VN, Devanshi. Exercise beyond menopause: Dos and Don'ts. J Midlife Health. 2011 Jul;2(2):51-6. doi: 10.4103/0976-7800.92524. PMID: 22408332; PMCID: PMC3296386.
Vaginal dryness [Internet]. NHS. 2021 [cited 2022 Aug 23]. Available from: https://www.nhs.uk/conditions/vaginal-dryness/
Introduction to Menopause [Internet]. Johns Hopkins Medicine. 2022 [cited 2022 Aug 23]. Available from: https://www.hopkinsmedicine.org/health/conditions-and-diseases/introduction-to-menopause
图片来源
Harrington J. Female Hormone Lifecycle [Internet]. Menopause Natural Solutions. 2020 [cited 2022 Aug 25]. Available from: https://www.menopausenaturalsolutions.com/blog/female-hormone-lifecycle
別看到 '更年期' 就害怕, 享受優雅熟齡吃這些~ [Internet]. 沛朋生医. 2020 [cited 2022 Aug 25]. Available from: https://www.forward-finder.com/blog/posts/%E6%9B%B4%E5%B9%B4%E6%9C%9F%E6%97%A5%E5%B8%B8%E4%BF%9D%E9%A4%8A%EF%BC%8C%E5%A6%B3%E5%90%83%E5%B0%8D%E4%BA%86%E5%97%8E%EF%BC%9F
Spencer C. Menopause symptoms [Internet]. My Menopause Centre. 2021 [cited 2022 Aug 25]. Available from: https://www.mymenopausecentre.com/knowledge/menopause-symptoms/
更年期煩惱一次解決!不管幾歲都要懂的事 [Internet]. 康健雜誌. [cited 2022 Aug 25]. Available from: https://campaign.commonhealth.com.tw/main/Menopause-390
pch.vector and pikisuperstar from Freepik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