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河南?胖东来的“慢生意”与商业清醒
人红是非多,企业也一样。
2023年胖东来开始在网上走红,各种讨论各种争议不断。从隔夜进口三文鱼刺身,再到发布 “结婚执行标准”,被批评爹味太重,再到现在的红色内裤出现掉色、过敏问题,这家被盛赞为“不挂牌的5A级景区”、零售界的传奇,始终在舆论的漩涡中沉浮。
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是完美的,你不可能永远让所有人满意,胖东来的产品会有问题实在是太正常不过,毕竟三星、苹果这样对品质要求极其严苛的企业,也会有不良率。我今天倒不想聊那个红内裤的事情,这件事太小了,道歉、赔偿、工作失误的工作人员扣绩效罚款就完事了,处理起来没那么复杂。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embed/ed102175-17be-4094-a78c-e7ce188a1e3d.jpeg/public)
而是我看到又有讨论说,为什么胖东来走不出河南,甚至走不出许昌。
在我看来,胖东来待在河南,待在许昌挺好的,压根没必要扩张。
毕竟光耀集团的前车之鉴就摆在那里。
光耀集团2002年在惠州成立,2007年,便成为惠州房产销售冠军,2011年成为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惠州史上第一个晋升百强的房企。作为曾经的惠州销冠,也许是不想偏安一隅,光耀集团成为了惠州第一家走出本地的房企,大规模扩张后,业务范围不仅遍及广东全省,上海、杭州、北京、天津、威海、香港都有项目。只做房地产还不满足,涉足教育、建筑、金融、环保行业。
结果呢,走出去没几年,无序扩张导致资金链承压,一口气没喘上来,2017年申请破产重整,2021宣布破产。
历史是个轮回,黑格尔说人类从历史中唯一能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不吸取教训,有了点成绩,有了点钱就开始挥霍,就开始造,就开始瞎投资,导致“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的案例实在是太多太多。
光耀集团曾经那么辉煌,破产了以后,有人惋惜吗?不过都变成了历史的一粒尘埃,如果胖东来走出河南,全国扩张,哪天资金流断裂了,垮掉了,有人会伤心欲绝吗?大概率,只是听到消息,哦的一声,然后换家超市继续买东西罢了。
所以,不仅仅只是胖东来,谁有点小钱、有点成就,还是收着点、藏着点、稳着点,毕竟守江山比打江山更难,别看那点财富,分分钟就给干没了也不是没有可能。
有句话说的好“强龙难压地头蛇”,就跟光耀集团一样,如果“地头蛇”走出本地了,那就得看各位“大哥”的脸色了,于东来曾公开解释过,如果拓展到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要面对的竞争对手有盒马、山姆、开市客、奥乐齐等国内外连锁商超品牌。这就说明,人家有着清晰的认知,商超大大小小,又何止这几家,还有大润发、盒马鲜生、永辉超市等等,还要面对密密麻麻的各类型便利店,大城市虽大,但是人口乘以收入就是蛋糕的总规模,分的人多了,每个人能分到的就少了,而且大城市地租贵、宣传贵、获客贵,成本上来了,规模难以增长,投入产出并不成正比,去大城市不过赚个名气,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名气很重要,白花花的银子更重要。
另外胖东来的东西也不便宜,就有媒体去采访了,许昌本地市民就说,他们平时买菜做饭还是在外面买,胖东来的东西虽然质量好,但有点贵了。车厘子,在胖东来时代广场店,5KG“智利车厘子JJJ礼箱”售价为398元,而山姆超市5KG“智利车厘子JJJ”售价为328元,价格略高;许昌本地连锁超市“九弟超市”,胖东来的熟食河虾约65元一斤,而九弟超市约为35元一斤,胖东来的五香酱牛肉约79元一斤,九弟超市的则不超过50元一斤。胖东来现在名气打响了,本地市占率提上去了,作为地区性企业在地区还有议价权,还能物美价不廉,但是走出河南走向全国了以后,看着那么多同类型商超,那么多竞争对手,要不要打价格战,不由你说了算。如果开打价格战,那胖东来引以为傲的各种福利可能就得取消,毕竟面对价格战,不降本增效,那可能就意味着亏损。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embed/6565301d-f643-49fa-a8a7-1f59d9391369.png/public)
而且在我看来,胖东来守住自己的基本盘,有现金流、有利润,也不用考虑上市。上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讲故事,有概念,有炒作题材 ,要有成长性。俞敏洪曾在多个场合表达了对新东方上市的后悔。他说,上市就要对股东负责,就要追求规模和利润增长。而扩张之后的质量如何保证?
因此,如果胖东来上市了,就没办法一直窝在许昌了,投资人和资本为了追求更大的规模和更高的利润水平,就会要求胖东来不断扩张,但是商超的扩张本来就伴随着风险,就像俞敏洪说的,扩张之后的质量如何保证?扩张了以后,万一品质下降了、口碑变差了,经营亏损了,谁来担责?一旦上市,就不再是一个创始人团队自己说了算的公司,资本的力量就更加强势,面临资本逐利与情怀的冲突,那可真是把创始人架在火上烤。
就算是上市融资,那也不容易,各种材料你得交吧,监管得问吧,满足各项法律法规了,不好意思,可能还会有个窗口指导意见卡你。而且上市了以后,变成公众公司了,股东们也七嘴八舌的提意见,很多时候,股东们都是外行,提的意见压根行不通,反而是一种噪音。
在我看来,对于优质企业而言,上市只是一个可选项,并不是一个必须项,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上市反而少了很多事,一身轻松。
胖东来呆在河南挺好的,物以稀为贵,如果到处都是胖东来等于没有胖东来。正因为只有许昌有而其他地方没有,胖东来成为了一张城市名片,成为特产了,不管你是真心喜欢他们家的产品,还是说只是想尝鲜,都只能在许昌体验,这样神秘感就有了,外地的游客也蜂拥而来,把胖东来的产品当成特产当成礼品带回家,人家路费都花了,还在乎胖东来的那点价格吗,在双向奔赴中双方互相成就。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embed/205be504-89f8-4133-94ff-6574456ec4ea.png/public)
胖东来的故事,恰似中国商业土壤中一株独特的植株——它不必成为遮天蔽日的参天巨树,只需在许昌这片沃土上深深扎根,用枝叶荫蔽一方,便足以成就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商业的本质从不是盲目扩张的“大而全”,而是“小而美”的专注与深耕。正如日本百年老店“小笹”仅凭一枚羊羹名扬天下,却始终坚守东京一隅,胖东来的魅力恰恰在于它的稀缺性与在地性。
若强行走出河南,胖东来或许会沦为资本游戏中的一枚棋子,在价格战的泥潭中逐渐褪去“品质”的光环;而留在许昌,它却能以“城市名片”的身份,持续吸引慕名而来的消费者,将地域特色转化为品牌护城河。历史早已告诫我们:企业真正的生命力,不在于攻城略地的速度,而在于能否在时间的长河中守住初心。
与其追逐虚无缥缈的“全国连锁梦”,不如做一家“幸福的慢公司”——不上市、不扩张,用稳健的现金流滋养员工福利,用极致服务赢得本地口碑。毕竟,商业的终极意义,是为一方百姓创造温暖,而非为资本编织幻梦。胖东来若懂此道,便知坚守河南,已是最好答案。
参考资料:
线下零售消亡忧虑声中,胖东来为何成为“例外”?——21世纪经济报道
胖东来,为何不走出河南?——21世纪经济报道
昔日百强房企光耀集团破产,董事长郭耀明曾言“如果能借到钱,就缓过来了”——华夏时报
惠州曾经的本土房产巨头光耀宣布破产!——广东房网惠州站
人民日报评论:“不挂牌的5A级景区”是如何炼成的?——北京日报客户端
俞敏洪后悔新东方上市:像娶了把控不住的女人——中国新闻周刊
俞敏洪:一路走下去因别无选择 后悔让新东方上市——新京报
俞敏洪痛苦16年的经营魔咒:情怀向左,资本往右——湃客:公司研究室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