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用刻板印象去定义青春期的crush
其实很感恩自己年少时代环境相对封闭,人们认知也相对有限,因为可以让在现代人看来很容易定义的刻板印象没有用武之地。不能想象我第一次的crush对象竟然是个女生,放在现在估计我都要像《燕外之意》里尉迟燕窝那样不停纠结自己的性取向,甚至可能往那个方向探进了。
但我初中那个阶段,女生都是可以随时快乐手拉手而没人会蛐蛐是否同性恋可能的。反正我就是不管不顾莫名其妙喜欢隔壁班的一个女生,为了结识她不惜通过先接近和她特别要好的女生,因为直接接近她我做不到,就总是想要呈现一种自然认识的状态。反正就是每天做梦都是怎样可以顺利结识她,怎样才能可以和她做好朋友。天可怜见最终梦想成真,于是恨不得和她时刻形影不离。那时她每天步行上学而我骑车,于是每天放学一起, 上学我去她家接她(坐我车后座)去学校就成了日常。
为了她我把自己的死党都抛诸脑后,也不在乎女生小团体背后的说三道四(她们只是觉得我突然变得奇怪,嘲笑我神经病,当然也有人告诉我)。但真的做了好朋友,最初那种疯狂想要在她身边的感觉反倒慢慢淡了,然后又慢慢疏远,我又回到了自己的圈子。
13,4岁,天真纯粹的只是牵手普通勾肩搭背并没有其他任何越界想法,一切的行为都是满足自己的逻辑和快乐,然后一旦被满足快乐就很容划上句号了。而在这之前我从未对任何男生有过这种冲动的只想要陪伴其左右的情感,所以这确实是一种crush。
虽然我非常确定自己是直女,而且日后我也非常喜欢男性再未对女性有过类似感觉,也仍然坚信性向是具有流动性的,对于一个人的渴望也并非就轻易被性别定义捆绑。能够释放自己的感受,不被任何定义局限暗示,那是多么美好幸福的事情。因为很多感受只是一种当下的经历,那种经历从来不代表永远,不具备约束性,只要不伤害任何人,我们不该质疑自己陷入自责和责他的窠臼。
很感恩自己有过这段经历,于是更加理解青春期的一些困惑,更加厌恶成年人的世俗恶毒和虚伪定义别人的自以为是。更加讨厌定义年轻人的性别认知,蛊惑煽动他们对自我性别否定和厌倦,继而伤害自己。
发自内心无法自控的情感是非常珍贵纯粹的东西,这种情感无论对象都该得到尊重,误导是可耻的,利用也是可耻的,成年人要时常记得自己的年轻时光,具备起码的理解和责任感。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