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旅行者的寫作課》

偶希都理
·
·
IPFS
·
★幫助旅行者能夠更進一步深入了解另一種文化,並且以清晰生動的散文呈現新觀點。沒有什麼心智活動比將思想化作文字更能鍛鍊心志的了。這也就是為何在我們寫作的同時,新的洞見就會應運而生。在寫作的每個階段當中,都會讓我們深入探索未知的領域,探索新的文化和語言,並且與人產生連結。

●知名的寫作教師暨理論家彼得.艾爾波(Peter Elbow)提到自由寫作時這麼說:「自由寫作的概念不是要產出精煉的作品,而只是要讓你在寫作時不要批評與編輯。」

英國作家格雷安.葛林(Graham Greene)每天都會寫作,一次就是寫個五百字,無論身在何處都一樣,通常就是寫在隨身攜帶的小筆記本裡。詩人黛安.提爾(Diane Thiel)將自由寫作譬喻為「洩洪」,對於在新文化當中朝我們襲來的各種影像、感受、聲音、味道、氣味,這種隱喻再適切不過了。


●給你一些實務上的建議:筆記本、日記本以及越來越多人使用的筆電與iPad, 都是旅行者的重要工具。請考慮帶幾本不同的日誌,包括口袋型筆記本,讓你在街 上可以隨時紀錄,以及較大型的筆記本,讓你方便在家中、火車上、咖啡館裡書寫。你可以自由選擇有橫線的、空白的、昂貴或是便宜的筆記本,書寫工具的偏好因人而異。在安全的地方,你也能使用小筆電或是平板電腦來紀錄想法。請不要認為你的記憶力很可靠,請每次務必都要記下日期、時間、地點。


●在國外時,書寫的目的可謂再清楚不過,但除了讓自己容易回想以外,驅動我們書寫的原因還有什麼?知名文人芳辛·格瑞(Francine du Plessix Gray)說:「我們為了報復現實而書寫,藉此做夢與進入別人的生活當中。」泰芮·威廉斯· (Terry Tempest Williams)在散文《我為何寫作》中,說明許多人寫作的共同理由,就是為了紀錄自己的想法,並且和朋友分享。不過她也寫給候鳥與自己過往的陰影,這是為了向野性低頭,以及與矛盾共舞。如果你相信寫作的過程,那麼意外的禮物就會現身。威廉斯最後寫道:「我寫作就像在摯愛的人耳邊低語。」現在,就請你開始探索自己寫作與旅行的原因。


●為什麼養成每日寫作的習慣似乎相當困難?作家裡常承認他們會找出各種理由來逃避寫作,例如洗衣服、整理院子,尤其是上網,這不只是懶惰的問題而已,請你想想我們寫作的最大阻礙,就是內心那個討厭的批評家,堅稱我們說不出具有原創性的東西,「你知道希伯來文課很無聊嗎?」在你書寫早年學新語言的經驗時,這樣的聲音便會於耳邊悄悄響起,所有的作者都不時需要對抗那種徒勞無功的感覺,不過這時又有另個聲音響起。「在每個天才的作品當中,」愛默生說道,「我們都會發現被自己否決的想法,」小說家姬兒高德文曾在散文中描述自己對抗内心批評家的故事,當時她正在寫一本女主角正在做夢的小說,突然之間,「我對自己创作的內容失去信心,因此急著想詢問『專家』她是不是會做這樣的夢」。高德文最後發現了一封佛洛伊德寫給畫家席勒的信,當中流露著開放的觀念:「創作者的心靈,在我看來,就彷彿理智把大門的警衛撤走一樣,因此各種想法便匆忙湧入,也只有在那個時候,理智才會重新審視與檢查各種概念。」在你進行修訂與編輯的時候,內心的批評家就會助你一臂之力,至於現在,請不要理會那個聲音,讓自己自由探索各種可能。


●在你創作屬於自己的突破故事時,擁有引人入勝的切入點相當重要。你可以像厄妮斯汀一樣,從飛機、船、車、腳踏車開始,也可以從一片混亂的情形當中開始描寫你的印象,例如:你在祕魯利馬的第一個早上,起身望向窗外,發現路上充滿了車輛的噪音,孩童的喧囂,以及柳橙汁小販的叫賣聲,或是非洲查德的國際機場如何被沙塵暴從白晝化為黑夜。你很可能以為自己永遠記得這些細節,但在動筆寫下來之前,往往不會意識到自己曾看到或想到什麼。詩人威廉.史塔福寫到:「作家不是有話要說的人,而是在開始說話之後,才想到自己發現的一個過程會帶來新事物。」


●人類學家李維史陀認為,所有的社會當中都會創造各種二分法,反映出自然與文化的對立。「生食與熟食」就是一種重要的分水嶺,迫使我們思考自己認為什麼才叫「自然」或「文明」。

你也可能認不出盤子上的那團脂肪是什麼,所有好的旅行者都知道一條守則:把送上來的東西吃下去。如果不這麼做,就會顯得失禮,但要做到這點並不容易。阿爾登.瓊斯在散文〈豬油對你很好〉中,描述住在哥斯大黎加時渴望吃到生菜的情形。她看見在田裡的新鮮花椰菜被放入煎鍋中的一大匙豬油裡,「我吃了濕答答、黏乎乎的花椰菜後,心裡盤算著隔天早上要帶著瑞士刀偷溜出去,切下一株新鮮的花椰菜,躲在咖啡樹叢裡大快朵頤,享受生食的美味。」瓊斯在腦中聽到兩種聲音,分別抱持著「旅行者」與「觀光客」的觀點。旅行者說:「吃下豬油,尊重當地的傳統!」觀光客則說:「去海灘吃些美味的老美食物吧!」

瓊斯用幾個不同的層次說明對食物的理念,組成了故事中詼諧的部分。哥斯大黎加政府原本宣稱豬油相當重要,因為在國民以米飯與豆子為主食的情況下,有助促進脂肪攝取。但是,在一位當地年輕人據說因為豬油造成心肌梗塞過世之後,一切就變得不同了。


●請用自由寫作的方式,寫下你觀察到、聽到、親身體驗過且會感到情緒波動或不安的事件。只要描述情況就好,不要加以解釋,並且重現談話內容、對話、周遭的環境。接著從新的頁面快速紀錄你的情緒反應,從中挑出構成情緒核心的句子,並且將這句話放進一開始進行的寫作裡。


●知名小說家法蘭欣·普羅絲指出:「微小卻重要的細節,一筆一畫地勾勒出藝 術家希望繪製的全貌,呈現那些希望能讓我們相信的陌生或熟悉細節。」她說明這 些細節包含了:「地貌與自然景觀(《白鯨記》當中有關海洋與鯨魚生物學的事實)…流行(布魯諾·舒茲筆下裁縫師的假人模型,丹尼士·詹森的《耶穌之子》裡,酒吧顧客戴著病人手環)等等。」具體的描述能夠引發讀者的想像,看見(火紅的酒漬櫻桃),感受到(粗糙的木頭),嚐到(帶有鹹味的鱈魚),聞到 (新車當中刺鼻的塑膠味) 聽見(擦鞋布發出的啪聲)。旅行能夠讓我們脫離習慣的描述方式,這點非常棒,能使我們創作出最棒的作品,讓自己與讀者都感到驚喜。


●作家莎拉·威勒花了七個月的時間待在南極洲,撰寫《白色南國》一書。她的作品強烈呈現出南極的特色及當地的居民,在永恆冬日的背景之下,所有正常的時間感都消逝了。她曾說過:「從作家的觀點而言,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那個地方)對你造成了什麼影響,在你完全迷失的時候,不僅是失去自己的文化支柱,而是失去所有的文化支柱時: 南極洲是永遠的白板...是大自然最嚴峻與殘酷的一面。」


●理想的旅行者會在出發前先做功課,查找相關的書籍、文章、網站、地圖,任何你能找到有關這個地點的歷史與脈絡,都能喚起過去的幽魂。

運用某個遭到遺忘之處的實際特色,或某個時代的流行語彙,能讓讀者進入特定的時間當中。比如要喚起大家對一九三九年倫敦冬天的想像,你可以描述二次大戰爆發前的煙霧,那種又濕又冷的感受和烏雲下的恐懼。你也可以呈現「保持冷靜,繼續前進」這張海報的氛圍,這是英國政府事前特別針對受到空襲,為了幫助人民對抗恐懼和提振士氣製作的文宣。這類的文宣,能透過間接卻鮮活的方式讓我們進入某段歷史裡。


●不妨想像你受邀觀賞西班牙鬥牛,那種暴力的場景讓你退縮,但又想了解鬥牛活動的重要性。參與這種活動代表什麼意義?不參加的話呢?或者你要放棄鬥牛賽,改去和一些西班牙朋友聊聊,了解他們的觀點。你可以訪談看法不同的人,甚至把反對者與鬥牛士的話並列呈現。「了解」來自於願意暫停批判,並且花時間觀察、研究和書寫。


~彼得.切爾森 (Peter Chilson)/華盛頓州立大學創意寫作與文學教授

~《旅行者的寫作課:從題材挖掘、塑造觀點到改稿,寫出旅行見聞的深度、廣度和溫度》

~《Writing Abroad: A Guide for Travelers》


#旅行者的寫作課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博客來購買《旅行者的寫作課》】↓↓

https://shopsquare.co/2_OMc

【金石堂購買《旅行者的寫作課》】↓↓

https://easyfun.biz/2wd16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閱讀筆記/日文教學/電影筆記/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 閱讀筆記~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i_book/home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Matters】

https://auth.matters.news/@scart1020


【作者~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偶希都理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日文教學/閱讀筆記/電影筆記/臺灣、環遊世界旅遊,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時事日文】「小雪」的日文怎麼說?

【時事日文】「職場霸凌」的日文怎麼說?

【時事日文】「電視」的日文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