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兵國門今何在:十八區遊記之屯門篇

朗遊世界
·
·
IPFS
·

本來到十八區旅遊,第一站來到屯門只是個偶然;想不到一查資料,原來屯門是香港最早有歷史記載的地方。遠在一千年前,唐朝軍隊已經因為屯門西臨珠江口而屯兵於此,所以這裡才叫作“屯門”。在明朝中期,葡萄牙人更曾經佔領屯門作為根據地,比澳門還要早,最後因為被明朝水師打退才作罷。如果當年葡萄牙人打贏了,可能香港會提前三百年成為殖民地,歷史也因而被改寫。

屯門之所以成為兵家必爭之地,除了因為這裡能掌握珠江口,也因為有“香港三尖”之一的青山。青山的歷史比屯門還早,相傳東晉末年有杯渡禪師,乘著木杯涉水而過,最後定居在青山修行;之後青山上修行者不絕如縷,更被人視為聖山。今天來訪時,適逢大雨滂沱,青山上雲霧氤氲,頗有幾分仙氣。在當年杯渡禪師修行的地方,現在有青山禪院。青山禪院曾與寶蓮寺、凌雲寺並稱香港“三大名剎”,但現在只有杯渡遺跡,卻不見僧人影蹤;而且寺旁建有青雲觀,此道觀更是附近原居民陶氏族人的家廟。青山禪院舊址本來有數百年歷史,但在2004年被陶氏族人悄悄拆毀重建;所以現在禪院已不是以前面貌,最有歷史的反而可能是位處山門的牌樓。此牌樓乃是當年為了紀念港督金文泰到訪青山而建,正面“香海名山”四字更是由熱衷漢學的金文泰親筆所題,其字蒼勁有力,令人驚歎。

香海名山牌坊

在青山山腳附近,還有青山紅樓。相傳當年孫中山為此處農場主人招待,偏遠的紅樓便成為革命黨人集中地,連著名的黃花崗起義都是在這裡策劃舉行。但時至今日,由於未被列入法定古蹟的緣故,紅樓仍然為私人持有,而且破敗不堪。在紅樓旁邊有孫逸仙博士紀念碑,也是香港少數長年豎立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的地方。縱觀上述古蹟,李小龍電影《龍爭虎鬥》曾在青山禪院取景,青山紅樓更是新中國“龍興之地”;它們至今如此遭當局忽視,甚至任由其破敗,令人痛心。

破落的紅樓

在殖民時代早期,屯門一向被殖民政府叫作青山,所以才有青山道、青山醫院等名稱。一直到六十年代晚期港英政府決定在這裡興建新市鎮,屯門才被正名。直到 2003年西鐵終於通車,屯門向來只有兩條公路與外界接駁,所以頗為與世隔絕。與香港很多地方依附地鐵興建不同,屯門不少屋苑都自成一國,例如幾棟大廈下面有著迷你商場和食店,組成一個小型社區。可能因為租金便宜的關係,這些社區不缺小店,而且小店各具特色;我今天便在一間名叫“聚福樓”的咖啡室午餐,雖然價錢略貴,但那裡精緻的裝潢和用心製作的食物,令人回味不已。

聚福樓一隅

屯門雖然沒有什麼熱門景點,但如果我們細細咀嚼,倒會發現這裡與香港歷史頗有淵源,而且社區各有特色,商品價廉物美,適合人慢慢探索。下次我如果天氣好一點再來,不但可以登上青山遠眺伶仃洋,更可在黃昏時分在下白泥或黃金海岸看日落,想必又有另一番趣味。

屯門公路上的日落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朗遊世界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