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僑務會議與澳門「反共」神父
一九五二年,退守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決定召開首次全球性的僑務會議,冀能集思廣益,對過去僑務作檢討,對未來僑務作研議。會議由僑務委員會主辦,邀請海外五十五個地區的僑團代表、對僑務有研究與經驗之專家及僑務相關人士參加。而澳門是受邀請的地區之一。
參與會議代表的產生方式主要有三種,分別是由當地使館指導;由僑委會指定之駐外委員商同該地重要僑團推派;由僑委會指定之僑團負責人商同該地重要僑團推派。三種不同的方式主要因應當時該地與中華民國的關係,例如澳門作為葡萄牙的殖民地,而葡萄牙與中華民國存有邦交關係,所以中華民國能在澳門設有官方機構 — — 中華民國外交部駐澳門專員公署,這使得澳門可以由使館指導推派人選。某些與中華民國沒有邦交的地區,就只能採取其餘兩種方法。
會議原本只分配兩名名額予澳門,後來加至三名,由聖若瑟學校校長何心源神父、商人鄧晴隆和時任澳門華人代表李寶田代表澳門出席。這三名代表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非澳門華人代表李寶田莫屬。一九五一年,年僅三十四歲的李寶田接任盧榮錫擔任澳門華人代表,直至一九五五年向澳督請辭為止。李氏為富商傅德蔭之女婿,當時擔任德記船務公司經理、紅十字會澳門分會會員等職務。李寶田與中華民國究竟有何淵源,使他受到邀請出席僑務會議,我們並不清楚。不過對於中華民國來說,澳門華人代表出席僑務會議肯定是一件好事。
會議在十月二十一日開幕,而整場會議足足開了十日,期間主要是聽取政府報告、提出議案、報告僑情和參觀台灣。澳門代表大約提出了八份議案,而李寶田佔當中四份,分別有動員華僑力量以利抗共復國案、請僑委會將澳門難胞的情形向國際報導,冀獲救助案、請僑委會對鄰共區之附匪工商各界予以勸告,對忠貞各界予以褒揚案、及懲處海外不法公務員案。報告僑情方面,由何心源神父代表澳門報告,根據中央日報報導,他形容二十萬澳門僑胞堅決反共,僑校多由天主教辦校,且師生皆為反共之勇敢戰士。何心源身為神父竟然如此「反共」,固中原因外人恐怕不清楚,不過仔的描述肯定是誇大了實情,與事實存有不少的差距。
會議結束後,各個地區的代表都發表感想,當中包括李寶田和鄧晴隆。鄧晴隆的感想相當「八股」,都是歌頌自由祖國多偉大,多美好,並沒有特別之處,但李寶田就有二段「奇遇」。首先是李先生遺留了二百元在一件衣服內,並將它拿去給女士清洗,事後那位女士把衣服連同二百元交還給李先生;其次李先生參觀動物園時,不小心遺留了外衣和相機在食店中,當他趕回食店,食店主婦便原物奉還,更拒絕二十元的答謝禮。李寶田認為這些情形是他遊歷各國所沒見到的。
最後,僑務會議是否真的「對過去僑務作檢討,對未來僑務作研」?我想時任總統蔣中正在開幕禮的致詞中的一段話可窺一二:
在這次反共抗俄戰爭,海外僑胞,更充分表現了明順逆,辨忠奸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大義,尤其是,這三年來僑胞在國際政治複雜錯綜的環境中,堅決反共………
此外會議中還有兩項重要的事項 — — 簽署華僑反共公約和成立華僑救國聯合總會。可見這次會議的目的是集結各地區反共或支持中華民國的僑胞,鞏固他們的支持和動員他們去反對共產中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海外爭奪當地華僑認同在當時十分平常,在中國大陸邊緣的澳門當然不能可獨善其身。
參考資料:
<僑務會議實錄>, 僑務會議實錄編輯委員會,海外出版社
華僑日報, 1951–04–02,1955–08–22
香港工商日報, 1951–04–02
中央日報,1952–10–23
原文:https://medium.com/@horsehavehistory/台灣僑務會議與澳門-反共-神父-b940aadd13d1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