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者回憶錄154:「錯愛香港」——我的作者朋友們(之四)
我只是中學畢業,可以說沒有學歷。靠讀雜書而得到的知識,既無系統,也非專精。能夠編輯這本被認為知識人愛讀的雜誌,靠的就是園地開放,讓讀者也以作者的身份參與。

失敗者回憶錄153:數十年的幾支健筆——我的作者朋友們(之三)
絕大多數作者都只是文字之交。比如曾經是台灣《自由中國》在美國的主要寫手朱養民,從1972年開始就為我們寫了多篇談自由民主的鴻文,直至休刊號他已年逾八十,還寫來記念文章。我們只在1979年我訪美時見過一面。

失敗者回憶錄152:余剛、阿城和「炊煙」——我的作者朋友們(之二)
「如果我今天欣喜若狂,那麼這三十年就白過了。作為一個人,你已經肯定了自己,無須別人再來判斷。要是判斷的權力在別人手裡,今天肯定你,明天還可以否定你。所以我認為平反只是在技術上產生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