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活節奏
疲憊的睡了一宿醒來後,才覺得這奇幻的一天實在略顯不真實,事情發生的又快又急又多,疫情與病毒也沒有在休假似的,恐怕我們都得更適應這樣的新生活節奏了。

三日兩夜
再「無所謂」的人,都一定有其生活節奏和一些別人難以理解的堅持

聊聊節奏
抓住自己的節奏

【斷捨離】生活的節奏感,從小事開始做起。
不打掃整理又怎樣?日子還是能過啊!沒錯,不打掃整理,其實也不會怎麼樣。但是,開始動手整理、規劃自己的生活會過得很不一樣。

好好復活
休息就是隨心所欲地做想做的事,不用計較付出與收獲,不用擔心還有沒有下一次,生活中有時間可以揮霍,有餘裕可以發呆。

事到如今,不如趁機重新認識自己?重新認識香港?
這一年來,我們周圍發生了太多太多事情。一頂「綠帽」,為這個地方引來一連串的蝴蝶效應。啟動了反送中運動,也引發了後來讓人側目的7.21事件,和之後越來越過分的事情。當然,從好方面看,反送中也間接減少中港人流交往,減輕了第一波武肺的殺傷力。不過,從今年6月開始,事情好像都突然急轉直下。

《久未下廚》
工作假期回港後一直沒有下廚,入廚房最多只是洗個碗。去紐西蘭的一年,其中一個最大的得著,就是學會了填飽自己的肚子,雖說不上好吃,至少也是能吃。香港的生活節奏太快,時間永不夠用,等到能有一刻喘息放空之際,你還在滑手機,不禁概嘆被科技及生存支配了生活的自己。

陰柔理論缺少的桌腳_包容力、生活節奏、社會距離
若要思考個體與社會的問題與發展,就應面對合理化的探討與論述,我們生活世界的日常實踐為什麼是合理的?存在不一定合理,論述也可能扭曲。面對合理化的探討,需要社會理論的要求;一方面社會理論的使用,可能是以任何現有理論架構來維持既定的社會發展模式,一方面社會理論也將是一種啟示性關係的運用,以面對未來社會的塑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