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日誌|閱讀計劃
又到新的一個月了。雖然我閱讀較傾向隨心,但每個月初也會計劃一下這個月要看什麼書,其實是習慣每到月尾在圖書館借書,首先當然是要讀完借回來的書,然後再看自己買的書。計劃畢竟只是計劃,我不一定完全照著閱讀,一來預約了圖書館的書可能會突然跑進來打亂計劃,二來有時看到別人介紹的書,可能就會被吸引了,原本計劃看的再放著吧。

Ep7. 彼得・杜拉克也提出反本能計畫
拖延是一種追求安逸的本能。努力本身就是一件「反本能」的事情,而人們做選擇時,會習慣性選擇簡單的事情來做,拖延也就隨之產生。拖延時我們看似得到一時享受,事實是拖延的過程也很煎熬。

2020下半年新書整理+新習慣養成
就阿勒泰永遠都要入鏡 2020下半年遇到很多心力交瘁的事,想做 / 要做的事很多,就是時間不夠用,事情累積多了就開始暴躁,心情很不好,連帶的身體也出狀況。為了處理好生活上的大小事,穩住生活步調,只能先在備忘錄裡做心得小筆記,等未來有機會再做整理寫文章。

閱讀悅甜計畫|2020上半年新書整理(下)
調整了位置這兩個月實在是太忙了,不是每天都不知道今天星期幾,就是出門忘這忘那的,還一度忘記自己洗過頭了沒...所以一有休息時間不是耍廢,就是追書追文追劇追新聞玩手遊,只想讓自己變成一灘爛泥,要多廢就多廢,誰都別攔我。等我清醒過來的時候,九月竟然也要結束了 囧 只好趕快把在草稿裡睡...

閱讀悅甜計畫|2020上半年新書整理(上)
書格已滿上次整理完書櫃後,不知不覺就到了七月中,是時候該整理一下上半年看的新書了。上半年出了不少新書,有三分之二都是我喜歡的類型,結果就花了很多時間在參加試讀活動。按照出版順序排列,各種類型都有,大部分都符合我的喜好,只有一本踩到雷。日本輕小說(懸疑推理)加納朋子 - 七個孩子書...

讀5月新書《黑咖啡》+ 閱讀悅甜計畫
《黑咖啡》再濃郁的情感,也可能隨時消失,沒有預兆的消失在生命的盡頭或冰封在記憶的深處。故事的第一章是《最後》,作者用倒敘法回憶故事,卻又沒有照著事件順序走,描述方式就像在拼拼圖,先拼出了某一區,再拼出另一區,以為是對的那一小塊拼圖,原來是錯的,只好重新拆開,再找另一塊重組,花了好...

讀《離別的聲音》:生命中的過客,可能會激起我們心中的火花,或大或小,甚至無關緊要
簡介:那些擦身而過,卻難以忘懷的人。離別的聲音是怎樣的?六個短篇故事,描述著離別。例如離職歡送會的現場,例如共事過幾個月的同事,例如此時想起那個俯身專注地,看著自己被雨浸溼了趾尖絲襪的修鞋匠。或者,是一個朋友的女朋友。這是一本細膩清新卻有堅硬感受的短篇小說集,宛如紛飛花瓣裡閃耀著金屬,聲音在空氣中結晶。

讀《鬼地方》:逃遠了才想起了家鄉,而記憶總是比真實清晰
簡介:陳天宏,出身彰化永靖,一個沒什麼人聽過的小地方。他是家中么子,爸媽連生了五個沒用的女兒,最後兩胎才拚到男丁。這么子逃到德國柏林,一心與家鄉割裂,卻意外殺了同志伴侶。出獄之後,無處可去,只得返回永靖。故事從島嶼小地方的一天說起,爸媽大姊二姊三姊四姊五姊哥哥,還有陳天宏,陳家成...

讀《以你的名字呼喚我》:那個當下他們屬於彼此,但僅止於那個當下
簡介:如果我們再次相見,請記得,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而我,也同樣會用我的名字呼喚你。《以你的名字呼喚我》(Call Me by Your Name)是一部2007年出版的愛情小說,由美國作家安德列·艾席蒙創作。小說的主要內容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一名智識過人的17歲義大利猶太男孩與一名...

讀《跨國灰姑娘》:越來越知道怎麼「管理」這些外傭,而這之間主僕關係的感受也就越發強烈
簡介:這本書說的是女性外籍幫傭來到台灣的故事。自1992年起,一批批的家務移工憑著勇氣,飄洋過海來到全然陌生的島嶼,僅僅計算登記有案的家務移工,就已經超過16萬人。她們以短期契約的過客身分,在台灣社會的邊緣角落裡默默工作,維持著台灣社會的「現代生活」,但是,一般雇主只把她們當成「...

讀《專業之死》:現在世界似乎告訴我們,每一樣你都可以懂阿
簡介:隨網路科技與高等教育的普及,現代人可取得的資訊及知識量遠超過以往任何一個時代——但這也是所有人最不願學習、最不尊重專業的時代。人們即使確實比以往聰明,卻以為只要靠Google、維基百科就能和專家並駕齊驅,對各種學識成就反唇相譏,面對專家建言也往往冷眼以對,從醫療、法律、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