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撾
此标签目前无人主理
2 人关注
21 篇文章
一隻儀仔

老撾咖啡🇱🇦Robusta分數都有84.31?

大家知道老撾也有生產咖啡嗎?CLEAN 項目是由非營利組織 Winrock International 負責,重點促進農業部門和市場聯繫。今年首次舉行了老撾咖啡比賽,希望藉此活動讓國際買家對這個東南亞國家的咖啡品質有全新的認識。一起來認識老撾咖啡吧!

育成和音的湄公河誌

在老撾湄公河上的醫療任務

下面的鏈接是一段10分鐘長的視頻,關於東南亞的一個時間和一個地方,顯示了一些今天已經不存在的圖像。

育成和音的湄公河誌

[旅遊] 探索雄偉的老撾孔恩瀑布(二)

湄公河是亞洲最長的河流之一,流經六個國家,估計養活了6,000萬人。而在流域沿岸的老撾孔恩瀑布,養活了Nakasang鎮的社區,帶動了當地經濟生活。

育成和音的湄公河誌

[旅遊] 探索雄偉的老撾孔恩瀑布(一)

駐柬埔寨金邊的兩位攝影記者呂克·福賽斯(Luc Forsyth)和加雷斯·布萊特(Gareth Bright)於2016年踏上沿著湄公河從海洋到源頭的旅程,完全沉浸在探索這條世界上最著名的河流之一的冒險中。

相关标签

  • 咖啡樹
    211
    農民
    89
    性剝削
    77
    民族史
    36
    東南亞史
    35
  • 琅勃拉邦
    12
    經濟特區
    22
    海外創業
    11
    龍坡邦
    21
    茶農
    12
返回全部
育成和音的湄公河誌

[來論] 老中鐵路的真正好處是什麼?

從一開始就參與鐵路項目設計和制定的老撾公共工程和交通部鐵路司前副司長索納薩克·N·恩薩納(Sonesack N. Nhansana)想向關心中老鐵路的讀者,介紹一些關於鐵路投資項目的基本事實,以及政府為該項目借了多少錢。

育成和音的湄公河誌

新冠疫情系列(二):性別暴力及性健康風險增加

在全球範圍,隨著新冠肺炎大流行,針對婦女和女孩的暴力行為正在增加,大多跟經濟和社會壓力,以及限制社交和行動的措施有關。擁擠的家庭、濫用藥物、獲得服務的機會受限和同伴支持減少正在加劇這些狀況。

育成和音的湄公河誌

老撾南河(Nam Ha)生態旅遊

老撾南河(Nam Ha)國家級保護區位於老撾與中國接壤的偏遠北部省份琅南塔省,佔地22.24萬公頃。自1999年以來,該地區的保護工作一直與提高當地生態旅遊潛力聯繫在一起,生態旅遊現在支撐著該地區57個村莊和3,451戶家庭的經濟。該地區成員接受生態嚮導培訓,經營村裡的小屋和森林營地。

育成和音的湄公河誌

中老國際鐵路為一帶一路帶來了什麼?(下):勞工、環境與社會保障

中國出資修建一條穿越老撾的中老國際鐵路,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點項目,即將於2021年底前全面開通使用。中老國際鐵路既是塑造一帶一路倡議的經濟項目的核心,也是老撾立國以來首條大型客貨兩用鐵路,將中國市場與東南亞其他國家和港口的市場連接起來,對老撾的經濟發展也是意義重大。

育成和音的湄公河誌

[飲食] 野生茶對老撾經濟和生物多樣性的好處

茶葉是老撾川壙省(Xiengkhouang)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它有助於支持當地經濟,並有助保護生物多樣性。

育成和音的湄公河誌

[飲食] 蟋蟀養殖為老撾飲食注入活力

食蟲術,即吃昆蟲的藝術和文化,是一項至少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的傳統。今天,泰國東北部孔敬大學昆蟲學副教授尤帕·漢文松(Yupa Hanboonsong)表示,來自六大洲的大約115個國家的人都吃昆蟲。老撾的一個新項目正在利用一種古老的藥物--蟋蟀,來解決該國高營養不良率的問題。

育成和音的湄公河誌

[遊記] 菲律賓旅客眼中的一片天堂:老撾琅勃拉邦

從曼谷乘坐緩慢行駛的巴士前往老撾琅勃拉邦至少需要18個小時。路的兩邊除了一塊又一塊的稻田,沒什麼可看的。不過,我們一下車,清新的早晨空氣就迎面而來。。。

育成和音的湄公河誌

[農村發展] 老撾村民Phoutthasen養牛的故事

從2005年到2008年,Phoutthasen在老撾Koen村擁有的一塊土地上養豬。畜牧業是農民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像他的許多村民一樣,Phoutthasen嘗試以此為生。然而,他找不到一個適合的市場,特別是不能一次賣一兩頭豬。他不得不飼養和出售更多的豬來賺取足夠的收入,但由於資金有限,他負擔不起擴大業務的費用。

育成和音的湄公河誌

複製模式的發展:老撾磨丁基礎設施的復興(下)

編按:自從毗連中國雲南邊境的老撾經濟特區—磨丁,2011年因賭博及其相關的犯罪活動被老撾政府關閉後,一直處於荒廢的狀態。直到近年,中國雲南海誠集團進入當地,重新進行房地產投資活動,又再重燃起這個邊境小城對發展的想像。

育成和音的湄公河誌

老撾的《Thao Hung》史詩

《Thao Hung史詩》是老撾古典文學的代表作之一,有著各種各樣的版本,但最完整和最完美的記述是瑪哈·西拉·維拉馮(Maha Sila Viravong)於1941年在曼谷泰國國家圖書館發現的300捆棕櫚葉銘文。瑪哈·西拉在1942年將這個版本音譯成現代老撾語,直到1988年老撾文化部才出版了這部傑作的一卷。

育成和音的湄公河誌

複製模式的發展:老撾磨丁基礎設施的復興(上)

編按:自從毗連中國雲南邊境的老撾經濟特區—磨丁,2011年因賭博及其相關的犯罪活動被老撾政府關閉後,一直處於荒廢的狀態。直到2016年,中國雲南海誠集團進入當地,重新進行房地產投資活動,又再重燃起這個邊境小城對發展的想像。

育成和音的湄公河誌

鼓舞人心的老撾女作家(二)

大英圖書館展覽《未完成的事業:爭取婦女權利》(直到2021年2月21日)探討了英國的女權主義如何在複雜的女權歷史中紮根。這篇由兩部分組成的博客文章展示了老撾的四位女作家,她們都必須克服傳統的社會障礙才能獲得認可。上一篇討論了達拉·維拉馮·坎拉尼亞和多萬達·布揚旺姐妹;這篇文章集中…

育成和音的湄公河誌

鼓舞人心的老撾女作家(一)

大英圖書館展覽《未完成的事業:爭取婦女權利》(直到2021年2月21日)探討了英國的女權主義如何在複雜的女權歷史中紮根。這篇由兩部分組成的博客文章展示了四位來自老撾的女作家,她們都克服了傳統的社會障礙而獲得認可。

育成和音的湄公河誌

老撾琅勃拉邦機場發展下被遺忘的聲音

主流意見認為基建互連互通是國家發展的一個重要部分。今天許多亞洲國家的政府、海外援助機構、多邊發展銀行和私營部門都以發展為名追求基建互連互通。聯合國副秘書長更多次強調基建投資既是亞洲各國發展的手段,也是最終目標。不過,在各國領袖強調基建的重要性時,民間的聲音是否被聽見?

育成和音的湄公河誌

老撾橡膠林的社會性別關係

老撾原本都是一片熱帶雨林,居住了不同的民族,當中國人來到這片土地,帶來了發展和財富,也開始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方式。他們都從以往的自耕農,變成了橡膠林裡的工人。那麼他們遇到的是什麼樣的一個故事呢?

育成和音的湄公河誌

認識老撾需先摒除刻板印象

中國對外投資的大潮,不論是江澤民朱鎔基提出的「走出去」政策,到現在習近平倡建的「一帶一路」,都表現出中國舉國體制的力量。但是,當人來到一個陌生的國度,在這樣的一個宏大的政治經濟背景下,並不必然就是代表某個國家或政治組織的戰略或意識型態,或乘著「大撒幣」走出國門的中國富商,反而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