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我心目中的那尊佛
我認識並學習佛法以來,一直很著重「回到自己」,認為大道之行,不責於人。反求諸己或能從自省中解脫,但能做到真正成就智慧的自省談何容易。於是,我開始想,塑我心中的那尊佛。

記一次或N次難以面對的錯誤
兩日間有天堂有地狱 天堂来自看见她人 地狱来自执迷自己

心理x成長|談弱小
其實在一開始要承認自己很弱小的時候,我是很排斥的。

該丟掉的成見
搭個計程車,我竟然能有一堆成見。在泰國乘坐計程車時,常常感嘆:「天哪!這麼長的路程,但車資很低,加上曼谷市區交通亂成一鍋粥,車子很難開吧?」然後自己的粉紅泡泡模式就開啟了,開始大力讚嘆:「哇,泰國人都這麼樂觀嗎?他們有沒有抱怨過車資低、奧客多?

「我愛你」的形變
到頭來我也還不知道,但也許可以把理解這件事情當成是人生目標 🤓🤓

有時日記20230125
每天在睡前都會「想」日記,偶而用鍵盤「打」日記,也是不錯的書「寫」練習

念頭的觀察者
最近寫不太出思索類之外的文章。因為細小的體驗增多,多餘的念頭逐漸一點一點減少,更多時候,意識維持在一個觀察者的狀態。這樣不過度煩惱的狀態很舒適,習慣之後,便會暫時想更多待在這樣的狀態中,但這卻與寫作思考的狀態有些背道而馳。而在思考這些抽象的事物,一時半刻還無法能具體表達的狀態下,怎麼表達似乎都是錯。

創作欲的喪失
而透過寫作將想法寫下,能夠鉅細靡遺地檢視,每一個念頭究竟是如何產生,當欲向他人表達時,又應該如何傳遞?在這樣抽絲剝繭的寫作過程中,你才真的明白,自己是如何看待這些旁枝末節,那些看似不經意的體驗,又是如何成了生命的一部分。

寫作的反思 #11 🔐 抗拒簡化的衝動
線上課程筆記。找出前提,轉換視野,化感覺為事實,並搭配反事實思考。

意外不只是意外
看新聞發現很多意外事件,其實不只是意外,而是存在著人們的壞習慣。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壞習慣,因為平時只有造成小小的困擾而不去在意,於是日積月累習以為常,光是意識到需要改善的機率根本微乎其微。等到悲劇發生之後,更是沒有人敢去指出真正的原因,所以壞習慣依舊是壞習慣,根深蒂固的,慢慢在日常行為上生根發芽。
擁有「病識感」有多難?
就跟喝醉的人永遠說自己沒醉一樣!

寫作的反思 #09 🔐 創作可以套公式嗎?
認真看待那些「按牌理出牌」的作品,區分「主程式」與「暫存區」,看看佐料是否入味,還是索然乏味?

遊戲看人生|豬隊友在身邊而不自覺?小丑究竟是不是自己?
團隊遊戲,觀察無心(專心、信心)以及無能(技術、情緒管理)的隊友(或自己),帶來省思。

寫作的反思 #08 🔐 entertain ①②③
線上課程筆記⋯⋯。把「自顧自的說」轉化為「這樣說你可能比較容易理解」的出發點,重新思考文章的脈絡佈局。

你我都擁有的人格障礙
在我們生活中所遇到的壓力,對於我們的行為會出現什麼樣的變化呢?

看了《新少林寺》有感
有時想想真的不曉得活著是為了生活,還是為了工作滿足職場期待,或是人類給自己短暫生命中立下的光榮事跡,才能正當的死去。
人與人的相處終究是最難的
我們終究是孤單又繁忙的表現自己啊

甘地思想和生平简介(10)思想和政治实践的一些特点
甘地的生活从物质层面看枯燥乏味,但从精神层面看可谓是热情四射。年轻时惶恐羞怯的他在找到了可以身相许的事业后变得幽默、开朗,对所有的事都兴致勃勃、潜心钻研。虽然甘地一生站在弱者一边,多次坐牢、多次被打、被暴力威胁、多次长时间禁食,但一直身体结实、精神旺盛、心态平和、不痛苦、不抱怨,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找到可为之事。

寫作的反思 #05 🔐 企劃感
上課心得,方向與紀律六步驟,是一門「收束」的學問。

寫作的反思 #04 🔐 掙脫專枷
因為「專枷三盲區」,把握「具象化三問」,然後應用在讀與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