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差別愛人》翻譯文學讀不到的好滋味
我讀這本小說時,強烈感受到這些事件離我們好近好近,沈浸於每個人物(的掙扎),後座力很強。

聽見那些微小的呐喊|不要留下我
當她看到我們穿襪子鞋子準備外出時,她也會走去鞋櫃子,拿出她那雙美美的鞋子,用行動告訴我們她的訴求吶喊:「她也要一起外出,我們不能留下她。」

听见那微小的呐喊|身體的哀號
我這才發注意到,原來,由頸、腿和手指關節交叉編織的身體交響曲演奏,不是歡樂頌,不是卡門,而是命運交響樂和悲愴奏鳴曲,吹起號角,這是「他們」在向我發出求救的信息。

【社區活動|聽見那微小的吶喊】那正在消失的自由
有人說他們來了,我們就要搬走,只為了繼續享受自由,卻沒有人說,他們能夠來到這裡,就能夠到更遠地方,直至把所有自由抹殺掉。封面:@nalcyon 香港這個地方,在日本人的口中擁有「一百萬一夜」的美稱,這是在讚揚她的夜景有多奢華和美麗。而當中的「一百萬」,實際指出了這片美麗夜景的所需...

【聽見那微小的吶喊】《戰火下的眼淚》:有誰真正去關心那些微小的吶喊呢?
一個平凡到不行,為了生存不餓肚子,而與心中的理想互相在拉扯的小人物觀點。

社區活動_ 聽見微小的聲音 / Podcast_透過常規檢查,我診斷出了乳小葉原位癌
無論原本的檢驗師有多麼不友善,星星不去面對一下也不行^^"

聽見那些微小的呐喊|女性的生理議題──月經貧窮(Period Poverty)
月經議題是全球性的,或許在你我身邊就有受月經貧窮問題困擾的女性

聽見那微小的呐喊|兒童紅斑狼瘡
上星期收到一位好朋友的壞消息,她的十二女兒剛確診患上了紅斑狼瘡症,整個家庭忽然好像跌到深谷中...

社區活動 聽見那微小的吶喊 非洲義診.
看到這個題目,突然想到 2019年 我臉書上發帖。用這篇文跟大家介紹身邊朋友善舉快要迎接新的一年, 在這個年底,有些小感受和大家分享 最近陸續和朋友談話中得知不同的善意/善舉,例如: 朋友拿兩個禮拜的假期,去非洲參加義診. 醫療隊必須賄賂當地政治人物,才被允許義診 當地資源缺乏有如戰地醫院.

聽見那些微小的吶喊│為浪浪發聲-但丁的故事
家裡附近有流浪貓或流浪狗群聚,造成社區髒亂吵雜,到底該不該餵食?送到流浪動物收容所就可以了嗎?安樂死是對這些浪浪們最好的選擇嗎?

EP 16. 英文新聞 | 一則Google亂開除人的故事?
終於回歸英文啦~好感人,今天來談談 Timnit Gebru。

聽見那微小的吶喊【虐待-兒童】
【每五位婦女】中有一位、【每十三位男性】中有一位自述【兒時受過性虐待】。

听见那微小的呐喊 | We are the world
多年前的那場活動,讓人們見識到,全世界人們是可以串連起來成就一件事情

閱讀筆耕|#聽見那些微小的吶喊• 人人都可幫到地球健康
市井小民也可以貢獻一己之力:向市場發出訊息、居家節能、用選票發聲。

听
青少年之前,我们总是听父母或旁人的解说;青少年之后,我们学会了自说自听。也许是我们自以为是长大了吧!

社區活動:關於「罪」與「罰」的社會議題
長期以來,「罪」與「罰」的討論,深受關注。無論是書籍或影視作品,多少都在敘事的情節中,申論想法。罪的輕重,罰的深淺,看法不一,我個人的想法,則是找出以「社會安全」和「社會責任」為核心準則,對於一些基本項目進行思考。
那些我曾經加入的公益團體
from upsplash每個人關心的議題有所不同,我來分享我因為幾個議題而曾經參與過的公益組織,支持相關議題的人也可以申請加入該組織成為它們的一份子。第一個我關心的議題是「LOVE」 雖然社會冷漠的事件曾出不窮,但有些組織還是很積極在推動「愛」的傳遞,例如我曾參加過的「T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