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一件藝術品的「邊界」在哪裡?
他把藝術詮釋的問題比喻成語言詮釋的問題。假設我們要理解白水的語言行為,而我們注意到白水講話的時候,有時候會配上鬼臉去說。這時候類似的麻煩便出現了,究竟那個鬼臉屬不屬於他的語言行為的一部分呢?當我們想理解白水的的語言行為時,需不需要把那個表情納入我們的解釋對象呢?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embed/f94fe4d7-78c9-4c8e-8f1b-936ec3fafd10.webp/public)
[racvisual] 閱讀當代藝術 4 Spiritually engage
要理解一件作品,我們正正需要重新打開五官並懷著一顆柔軟的心,讓自己跟萬物連上,心要夠軟,五官要夠敏感,才能讓事物進入自己心裡,用心去感受,或察覺它的細處,特別是面對一些較「安靜」的或需較長時間才能進入的作品時。五官習慣了過份的刺激,某程度上對我們的欣賞能力也有一定影響。
閱讀當代藝術 3 Emotionally engage
上期談及解讀藝術作品三個階段中:「知識上的聯繫」 (Intellectually engage),今期再談「情感上的聯繫」(Emotionally engage)。之前講過,知識上的聯繫應該是最容易的,最少我們可從大量的閱讀增進這方面的知識,大家只要用心下點苦功。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embed/726b8f3b-841d-453b-8a54-9e3ae969d576.jpeg/public)
無知的傳媒真像個毒瘤特別在藝術報導上
要理解藝術,其實絕不能單單看表像,特別是現代藝術以及當代藝術。當中包括了藝術家的哲學思想、世界觀、對藝術的理解、思考過程等等一連串複雜的提問。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embed/16650610-266d-404e-a2c6-7fd38dfb9b33.png/public)
策展人 vs 藝術家 : 一場當代藝術嘅權力遊戲
藝術圈絕對係一個權力圈,裡面有好多嘢其實都係一個權力遊戲。一直以嚟藝術家嘅角色都好似為所欲為,可以放浪形骸任意妄為,呢個其實只係影視神話。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embed/7be74bd5-cbb8-4bd9-9457-e52add3b0bea.jpeg/public)
約翰·康斯特布林 《雲》Clouds 1822
A catalogue essay for John Constable's painting Clouds 1822.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cover/1b16398c-1455-465b-8e6a-8fe3fcecd29b.jpeg/public)
翻译:当代艺术中的思辨主义与去中心策略
当作品脱离人类自主运行时,它将具有崇高的特性:晦涩不明,观众完全无法理解,并且处于无限优越的地位。在这些条件下,客体的知识永远无法被获取。相反,只有当它呈现出一种与人类依赖的关系时,它才会作为主体,向接收者开放其含义。观众的精神出现了一种知觉的循环,其试图体验作品晦涩独立与开放明确的两个方面。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embed/fe627cc9-14ed-4fac-9fba-e94f61b868f8.jpeg/public)
解讀藝術 : 新手上路之點樣可以「睇得明?」
日常生活展覽很多,作品很多。如果唔係只想打完卡就算,睇展覽嘅時候我哋又可以點樣入手呢?點樣先可以「睇得明?」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embed/e32aab60-7381-4278-84ff-3b3d1fc1053d.jpeg/publ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