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美術館「旅途:新進典藏作品展」
我喜歡拍攝「人」/肖像是我透過鏡頭對「人」的一種詮釋/我拍攝「人」不在於紀錄「他」的外貌/而在於呈現「他」的個性

北美館《旅途:新進典藏作品展》,一個不期而遇的審美經驗
我們應該試著多多吸收各種不同美感,拓寬自己審美的韌性,讓自己有彈性的去面對不同的事物,而不是只耽溺自己喜歡的東西而已。

有關北美館「掘光而行:洪瑞麟」的史料展示與「重要作品」
這幾天看到藝術家吳季璁對北美館一樓李義弘展覽、二樓「掘光而行:洪瑞麟」的評論,以及後續洪瑞麟策展人的回覆。受到感召,五丁目也想提供自己的觀點,以及對於洪瑞麟展覽的看法。

Lifelog:從東方水墨看見現代藝術:李義弘回顧展小感
李義弘的作品融合了東西美學、融合了當代與傳統,展現了獨特的美感。

到美術館欣賞 NFT 收藏(北美館/混沌空間)
在美術館看到自己收藏的 NFT 是什麼感覺呢?《王連晟個展—混沌空間》逛展推介

過度生產的時代,與喪失感性的我們:John Akomfrah《機場》觀後感
《機場》描述了一個太空人,似乎是從遙遠的宇宙回來到希臘的機場。然而機場已成一片廢墟,杳無人煙。在機場裡,太空人凝視著廢墟,幾位穿著20世紀初期衣著的男男女女出現,彷彿時間的幽魂,在這已破敗的空間裡重演著過往的繁華。

《釋迦出山》與《嘉義公園》的對望
這次台北市立美術館三樓的台灣美術展覽「走向世界」中,我尤其喜歡這個布展安排

對故友的追憶之旅:從北美館「走向世界」展中所見的陳植棋與倪蔣懷
時逢文協百年,臺北市立美術館以「走向世界:臺灣新文化運動中的美術翻轉力」為名,展出公私單位收藏的日治時期臺灣美術作品。展覽中出現兩幅構圖雷同的作品,分別出自臺灣藝術家倪蔣懷與陳植棋之手。

展覽|棄景與存在—塩田千春展
那些絲線連向的遠方,那些污穢受創的皮膚之下,那些妳沒看到的、不在場的,其實才是真正存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