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 它们 | 第六次大灭绝中的多物种关怀
本文写作之时,新冠病毒已经蔓延到了全球各个角落。病毒的快速传播再一次提醒我们,物种之间并非壁垒森严,而增长驱动型资本主义已经造成了社会与生态灾难。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多种生活方式来实现协作生存。本系列文章探讨的正是,在被不少人称之为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的当下,关怀其他生命的矛盾性。
296|书讯 | 人类学英文新著 | 2023年3-4月
本栏目将定期整理、介绍人类学相关著作,以方便大家了解学界动态、并激发进一步思考讨论。暑假即将或已经到来之际,我们选编了3-4月出炉的人类学英文新作共17本。祝阅读愉快!
272|书讯 | 英文人类学新著 | 2022年9-10月
秋日气温逐渐转凉,我们选编了过去9-10月新鲜出炉的人类学英文专著共16本。战争、军事暴力和自然灾害在世界各地留下坍塌废墟和撕裂社群(《静水流深》《社会交换》《无意义的公民身份》《在通古拉瓦的阴影下》),而以发展与和平为名的政府承诺也不似表面那般美好(《废墟中的健康》《和平的面孔》《林中拟村》《化土为财》)。
267|诺贝尔奖得主佩博:古人类基因研究或可帮助理解当代人健康
人类从何而来?去往何方?这些一直以来都是人类学家孜孜不倦试图去回答的问题,而佩博的研究,正是在基因学理论和技术发展的基础之上,对这些问题长达几十年的探索。2022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斯万特·佩博(Svante Pääbo),表彰他在古人类学基因组研究中的贡献。
266|为了大众教育:周厚坤眼中的中文打字机
以周厚坤的故事为例,强调中文打字机的发明不应被视为中国遭遇西方文化冲击的应激反应,而是发明者应用技术来发展大众教育、解决中国问题的主动行为,在其历史空间中充满了具体、实际的社会生活意义。
265|在重阳节阅读 | 老龄化与照护的人类学
通过对照护的分析来理解人在晚年参与社会再生产时面临的各种任务、风险与障碍,因而文中追溯了照护在不同的老年人身体、多样的日常实践、不同家庭与各个国家之间的流转。老年照护所影响的绝不只是老年人的生活;它同样帮助我们理解寿命延长正如何以不同方式形塑着生命自身的意义、体验与结果。
264|纪念玛利亚·索 | 重读 《额尔古纳河右岸》
2022年8月20日,中国敖鲁古雅鄂温克族“最后一位女酋长”玛利亚·索在猎民点去世,享年101岁。“最后一位”是需要慎用的形容词,我们知道,玛利亚·索是丈夫去世后因擅长打猎和管理而成为酋长的。没有理由认为她的儿女们没有这些能力。这篇文章从民族植物学视角,结合人类学、地理探险、林业…
263|“友译” | 国际手语日
当手语翻译逐渐形成一个职业时,非专业的听人如何参与和理解手语文化?如果无障碍不是法定义务,而是一种共享的快乐和互助,世界会不会更加有趣?
262|书讯 | 英文人类学新著 | 2022年7-8月
“战争”和“移民”是两大主题关键词,我们可以看到军事武装暴力对人类、动物、生态环境关系网络的影响(《与自然和平相处》《战争的遗产》《故事之后》)、以及移民与物质文化、性别、劳动等议题的交织(《物质文化和(被迫)迁移》《寻找甜蜜》《工作的文化价值》《成为一名尼泊尔移民劳工》)。
261|一切都是永恒的,直到它烟消云散:最后一代苏联人
许多人都说起过类似的经历,他们深切感受过苏联制度的永久性和不变性,它的崩溃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然而,马卡列维奇和许多苏联人也很快发现了另一件特别古怪的事情——尽管崩溃来得突然,但他们发现自己对它早有准备。在那些年月里,这种奇特的悖论愈发明显。
259|坡道、城市、无障爱 | 鸭嘴兽播客
在第一集里,鸭嘴兽播客将呈现卡桑德拉·哈特伯雷(Cassandra Hartblay,多伦多大学)和林子皓(芝加哥大学)之间的对话。他们讨论了他们关于无障碍文化、政治和技术的研究。
258|结绳故事绘 | 我想探索的人类学课题(2)
去年的集体创作以绳、结、解为主题,已推出三期精彩内容(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今年,我们邀请大家以“我想探索的人类学课题”为主题进行分享(详见链接),本期是这一主题的第二篇推送(第一篇在这儿)。
257|外科医生的结绳与记事
外科医生的工作是打结和拆线的日常,也是伤口的撕裂与愈合、血肉的分离与缝补、医患间的开刀和医患关系编织的纪事。我们能想起列维-斯特劳斯曾用以阐明结构主义的著名比喻:当缝纫机和雨伞在手术台上相遇(原出自超现实主义诗人阿波利奈尔)。这一比喻切中了结构的虚实、相约与转换。
256|深度访谈 | 从人类学出发,理解离散的阿富汗侨民
2021年8月15日,塔利班对阿富汗实现全面控制,这也给基于阿富汗田野工作的社会科学提出更多难题。在阿富汗前景极其不明朗的当下,如何理解阿富汗普通人的生活?我们如何以全球离散为背景,从移民、流动性的角度,理解阿富汗的过去、当下与未来?
255|拉什迪与故事海
本书摘选自拉什迪最早有中译的书籍,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于1992年出版,田工翻译的《哈龙和故事海》。考虑到原作发表于1990年,这本书迅速作为儿童文学翻译进中文世界的过程略显魔幻却可照见当年热烈而包容的文化出版氛围(两本极具伊斯兰心灵和叙述特点的书:《心灵史》和《热什哈尔》分别出版于本书的前后一年)。
254|书评 | 知识、技术与资本主义时代的印度棉农
在南印度的泰伦加纳邦,关于种植哪种棉花种子这个看似简单的决定,已经成为关乎农业未来的两个相互排斥的观点的中心:转基因棉花还是有机棉花?普渡大学人类学教授安德鲁·弗拉希斯(Andrew Flachs)的新书《培养知识:生物技术、可持续性与印度棉花资本主义造成的人类代价》揭示了新技术对农民产生的“去知识化”的影响。
253|结绳故事绘 | 我想探索的人类学课题(1)
今年,我们邀请大家以“我想探索的人类学课题”为主题进行分享(详见链接),本期是这一主题的第一篇分享。
252|我是原住民,不是混血儿 | 原住民视角系列&世界人类学
本文为“巴西原住民视角”系列译文,该系列将陆续推出当下巴西社会中的原住民叙事,以这些我们知之甚少的故事,来打开文明的茧房。
251|一份残障组织与媒体清单
正如残障者本身一样,残障社群与公益组织也常常隐没于公众视线之外,只在一些特殊的纪念日才得到浮光掠影式的关注。在残障骄傲月的尾声,结绳志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基于微信公众号的残障社群、资讯平台与公益组织名单。除了为障碍者朋友进行一次信息整合外,小编们也希望残障社群内部的多元样貌、残障公益…
250|手如海星/足似月亮:美国残障女性剧团成长启示录
本文作者维多利亚·李维斯(Victoria Lewis)为当今残障骄傲的意义提供了历史注脚:作为脊髓灰质炎患者,她于60年代的成长充满路障,虽然所在的戏剧界充满了革命和实验的欣欣向荣,却依然以健全的身体作为准入标准。回顾这一段过往,李维斯分析了不同残障女性如何在剧团中学会放下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