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热门
【金句】Thomas Sowell - One sign of dumbed-down education is people cannot make a coherent argument...
多年來愚民教育的令人難堪的徵兆之一,是許多人無法提出有條理的論點…

初學不能用「電鋼琴」?電鋼琴跟真鋼琴的差異到底在哪?|夏慕說音樂 feat.Yan
我们该怎样给孩子讲年兽的故事
每次过年都会看到老师给孩子讲年兽故事,总感觉这个故事毫无营养。于是便想象了一个在未来AI与孩子对话讨论年兽的场景……
【金句】C.S. Lewis - Education without values, seems rather to make man a more clever devil
沒有價值觀的教育,似乎只會讓人成為更聰明的惡魔

日之三|把當年沒人告訴我的送給你們
我的(不)完美人生:一個時刻或一件事,讓你開始懷疑他人所加諸給你的價值觀是否正確。
分析<<三個傻瓜>>教育的本質
教育不該死板,要找到自己真正的熱愛

政治的本質與我們的責任
在嘈雜的政治紛擾中,我們是否忘了政治的初衷是整體社會一起共同進步變好。一個能力突出的『能人』遠比不上一群為他人著想的『仁人』力量大。
【社會議題探討】流浪犬作為搜救犬
台灣有部分的偏激鄉愿動保人士認為,如果恢復十二夜(流浪犬/遊蕩犬隻被收容所捕捉後12天無人認領就安樂死人道處理),就無法看見了如「黑糖」這樣受訓成為搜救犬的「美好風景」。本文對這議題進行探討。

【社會觀察×教育評論】台灣的台語(閩南語)發展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Hokkien (Taiyu)
This section aims to explain the developmental history of Taiwanese Hokkien (commonly known as Taiyu).
學校為何存在?
你們有在教室看見學生一臉不知道要幹嘛在位置上滑手機,老師在台上好像對空氣講話的樣子嗎?
讓小朋友參加國際比賽:一位家長的分享
作為家長,我們總是尋找能夠豐富小朋友學習和成長經驗的機會。最近,我選擇讓我的小朋友參加由 ITEDA 舉辦的朗誦比賽 2024,這是一個涵蓋多個領域的國際比賽。這個決定不是一時衝動,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後做出的,以下是我作出這一決定的幾個原因: 1.
我参加了我的小学的葬礼
由于生育率降低大陆的乡镇小学正在合并、消失

我們每個人都正在做著一件邪惡的事情
對苦難者的漠視是一種罪惡,就算他們再遙遠
性恶论+14: 所谓“严父”
如果父亲和孩子的关系太近,处成了哥们儿一般,那么孩子就不会再对父亲抱有恐惧,也因此不会再尊敬父亲。

中大校長|盧煜明正式獲聘 回應 19 年被冠以「暴大」 盧:現已重拾正軌
中文大學校董會今(27日)一致通過,聘任盧煜明為第九任中大校長,任期五年,明年 1 月 8 日生效。被問及中大在 2019 年被冠以「暴大」之名是否公允?候任校長盧煜明表示,2019年發生的事,對大學是前所未見,現已重拾正軌,會有新開始,會努力集中基本要做的事,推動學術及教育。

「自戀觀察室」6、學校可能的角色與功能
大家應該重新思考,學校到底是一個養成「人」的地方,還是資本主義的「零件工廠」?

小孩一生,有3次機會變聰明:父母親,你們知道嗎?
哈佛大學兒童行為科學家Richard Weissbourd教授的團隊研究發現,孩子有三個機會,可以變得更聰明你們知道嗎?
马特夜话82期回放 珮妍媽媽與icebee321及swiftevo 香港70、80、90年代出生的學生體制、學校日常及感受
夜话粤语场

煩惱絲
如果我當時全面接納她一面之詞,“家校合作”一起教訓孩子,親手破壞親子關係,將來還可以怎樣補救呢?

澳大利亚亚裔移民教育日益“内卷” 西方教育下有怎样的压力和竞争
华人到了外国真的就不“卷”吗?在全澳洲城市中人口第二、贡献了23%GDP的悉尼,许多像琪琪这样的亚裔移民父母面临的更多是“不得不卷”的抉择:从教育制度、资源分配到教学质量,看似“放养式”的西方教育实际上还是无处不“卷”。为了让孩子在悉尼这个大都会里“胜出”,无论是一代移民还是本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