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世界|希望有一天可以用LikeCoin鑄造和交易NFT
相信這會對DePub去心中出版很有幫助。

《眾新聞》備份:《紅磚危城》榮獲紐約電視電影節人道紀錄片金獎 今屆唯一香港金獎作品
撰文: 眾新聞記者 發佈日期: 13.10.21 最後更新: 2021-10-13 14:51:00 「我不會自殺。」男生掙扎無果,被制服前最後向鏡頭說出這一句。講述反送中運動理大衝突、由眾新聞製作的紀錄片《紅磚危城》,榮獲2021年紐約電視電影節人道紀錄片金獎,是今屆所有香港作品,唯一取得金獎的代表。

生活隨筆|送上遲來新年祝福!
今年新年很難說出:新年快樂!但我沒有灰心,因為⋯⋯

一週好文:世上有多少種人,就有多少種人生
午安, 又到了一年之初、最適合許下願望的時刻,妳準備好今年的目標清單了嗎?今年首篇「一週好文」,走走也要趁機徵求意見✨ 若對走走週報有任何想法、建議,或單純想聊聊妳對內容的感受,歡迎大方回覆此信,走走信箱隨時為讀者敞開!【台灣】房思琪是真的鏡周刊 - 【一鏡到底】墜落的夢 新北市...

2022 展望:建構數位平行世界
最尖端的科技,是用來解決最棘手的難題。新年一開始,眼前的難題不比去年更少。全球 Omicron 確診數字屢創新高,而香港的兩家媒體《立場新聞》、《眾新聞》則在最近一週內相繼終止營運,成為「《蘋果日報》」。這篇文章藉由香港的危急情況,凸顯出區塊鏈的應用場景以及去中心化的必要性。

逝去的自由
明年的墓碑,刻上的會是誰的名字?

走走晚報:無法裝作如常的時代
即使想做「安全新聞」,也不知何謂安全。

眾新聞5年 留下只有思念
5年前,2017年的元旦日,由多名資深傳媒人創辦的小型網媒《眾新聞》成立。「眾」,就是集眾人之力,與眾同行,做社會大眾的新聞。成立之時,眾新聞的創辦成員深感傳媒行業前景令人擔憂,社會未有足夠具信譽的媒體可供公眾選擇,希望《眾新聞》可以「傳承專業新聞精神,回歸新聞初心,為公眾利益...

急速崩塌的公民媒體
可是,當沒有一個有足夠公信力的非主流媒體,在傳言滿天飛時發揮定海神針的作用,只要公眾的媒體識讀能力稍有不足,配上了資訊認知落差,就會很容易被誤導,引致對社會事實的錯誤理解,矛盾被激化,甚至徹底催毀了社會的根基。

給眾新聞的最後文章:大數據看失語
2022年1月2日的晚上,當大家還在適應沒有《立場新聞》的日子,剛慶祝5歲生日的眾新聞就在社交平台宣布「我們必須先確保船上的所有人,可以平平安安」,明日(4日)起停止營運,告別大家。總編輯及行政總裁李月華表示,停運是經過評估而所作的最好決定,她作為總編輯,無法拿捏一個報道或一句說話,會否觸犯法例。

晚安,祝各位平安
如此時勢,只能祈求大家能平安。

連眾新聞都要消失了......
聽到這個消息,傷心、憤怒、拒絕接受..... 百般滋味湧上心頭,最終竟是欲語還休。除了髒話,我也不知道還可以說什麼。
新聞自由燈滅燈起時
「今年發生的事,以往無法想像,傳媒機構倒閉,未經審訊、未裁定有罪,只不過凍結戶口,營運不了就要結業;蔡玉玲因查冊被指虛假聲明,我們做記者,從沒想像因此犯官非……」中大新聞及傳播學院高級講師陳惜姿形容過去一年,對所有新聞工作者都是——很艱難。

馬仲儀移民英國:難忍香港環境轉變 政治決定凌駕科學專業(眾新聞)
昔日在反修例運動關注年輕人受傷、醫護人員被捕;疫情爆發之初,頻頻指出醫護界的憂慮和社區傳播風險,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前會長馬仲儀,目前已離開香港,移居英國。她向眾新聞透露,9月尾離開醫管局,10月辭任醫委會,11月初已抵達當地,並已在英國一間公立醫院工作。

誰就會更高尚(眾新聞)
一直逃避寫這一篇,因為比起抗爭與犧牲的激情浪漫,其後漫長的柴米油鹽真係好趕客。無論去或留,活下去也免不了與各式黑暗共存:留的人每天要閉起眼、蓋上耳多少次才能免於爆血管?走的人如何在搵食之餘理直氣壯?(嗱嗱嗱,為什麼不能理直氣壯?這是什麼前設?

香港傳媒大整頓
短短一年間,香港嘅傳媒差不多已被趕盡殺絕。明年今日又會是什麼光境?

【眾新聞告別 感謝讀者】
【眾新聞告別 感謝讀者】

只是記錄|眾新聞
想不到來得這麼快...... 連《眾新聞》也沒有了。以後香港只剩下一種聲音,一種報導。願每位記者朋友在未來找到新方向,在亂流下平安!

香港新聞自由燈滅燈起時(轉眾新聞)
「今年發生的事,以往無法想像,傳媒機構倒閉,未經審訊、未裁定有罪,只不過凍結戶口,營運不了就要結業;蔡玉玲因查冊被指虛假聲明,我們做記者,從沒想像因此犯官非……」中大新聞及傳播學院高級講師陳惜姿形容過去一年,對所有新聞工作者都是——很艱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