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亂世中的一舊飯🍚
所有打工仔女都不應忍氣吞聲的事——無薪試工
在外國初初到埗找工作,人生路不熟,又不太習慣英文環境,有時遇到無良僱主存心剝削員工,很多人或許會想「做人留一線」,或因為生計而被迫繼續幫黑心老板打工,或者只是怕事、怕麻煩,而選擇忍氣吞聲,令事情不了了之。不幸遇到兩個無良僱主 剛來到時,我和很多人一樣,到處嘗試投履歷表,有機會的話都會想去試試。
思鄉這種病
這是一個大雪紛紛的周日。來到多倫多兩個月了,經歷着她的寒冬。我本來就很怕冷,不過這邊比香港的濕冷還是好一點點,如果沒有遇上時速超過40km/h的狂風的話。前幾天下班遇上大雪,第一次踩在厚厚積雪上的我還是很興奮。不過隔天之後,行人路上的積雪就變成灰黑的水窪,短短五分鐘的路程也會成了越野障礙賽。

多倫多求職記
轉眼來了多倫多一個多月了,也總算開始習慣這裡的生活。回想臨走之前心情一片混亂的狀態,忙着告別、辦手續、各種離港必做清單,抵埗之後又忙着找房子、找工作,一天沒安頓好,一天都平靜不了下來。除了在聖誕、新年那個星期,全世界停擺,我才學着放鬆,停下腳步。
【不去會死 —— 旅行的意義】
其實我很少看遊記,這本書是一位朋友在我臨離開香港前送給我的,所以我就看了。一翻開,我便一頁接一頁地看,很快就看完了石田裕輔先生七年半的單車環球旅程。石田先生自高中時已嘗試騎自行車環遊日本的和歌山縣和近畿,大學時更完成了環遊日本一周。騎自行車環島,聽起來就很熱血。

移加日記|開展自主生活
搬進新居一個星期有多了,頭幾天都在忙着搬行李、安裝傢俬、買各種日用品和做清潔,之後就慢慢安頓下來了。這也是我第一次租房子和自己選傢具,是真正的自主生活啊。現在我的生活都很規律、很簡單,就是做餐點、找工作,倦了就去超市買菜和出去逛逛,晚上看看書或影集。

匆匆英倫之行 踏足楓葉國
離開香港了,就成了浮萍。

在時間的長廊上,慶幸與安溥相遇
「曾經眼裡只有你」的迷妹,也踏上了探索廣大世界的旅途。謝謝妳與我同行,期盼自己也會真誠地活着。

飯飯隨筆|各按其時,成為美好
近期日期兩則

記得快樂
人的記憶很奇怪,總是對痛苦比較深刻,可能是演化而來的保護機制吧,提醒自己不要犯錯。但快樂的回憶理應與痛苦佔同樣的比重才公平啊。以前聽過一個故事,是叫人把美好的東西刻在石頭上,不好的事情就寫在沙子上,讓它們隨風飄散。希望此後提醒自己,記得快樂😊

Life must go on…?
和抑鬱交手的經驗告訴我,抑鬱的感覺很可能冷不防地出現,我不可能叫它完全消失,那就唯有面對它。

香港製造?
無法回家的青年們,就如片末的斷線風箏,遊離浪蕩,最後卡住在光禿禿的樹杈上。而香港這輛列車無人可阻撓地高速駛往終站。

移民前日記 (二):尋找好roommate 之旅
最近除了在找住宿的地方,更重要的是找 (好) roommate!因為大城市的租金很貴(哭)。回想起之前在異地生活,想分享兩段小經歷: 第一段是和前男友在某城鎮同住了大約兩個月的故事。當時住的地方大約有一百呎,一開門見到左手邊就是床,床尾有一個衣櫥,一個小浴室在衣櫥後面,房間的另一邊就是沒有任何間隔的「廚房」。

移民前日記(一)
最近我都在忙着處理移民加拿大的事,很少時間能安靜下來,就隨意寫寫好了。因為要找第一個落腳點,在各個網站到處看短期住宿的地方,方便我之後再去看長住的房子。其實好幾年前我也有去澳洲打工度假一年的經歷,結束旅程後便回港了。隨着日復日的工作和生活,那段經歷和冒險的心就被埋藏在角落(淌淚)。

《如何閱讀一本書》: 重新定義「閱讀」這回事
閱讀是一門藝術,閱讀者要能掌握每一種訊息的技巧,就要如工匠那般不斷訓練和練習閱讀的技巧。培養真正有理解力的閱讀者,是民主教育的基礎。

《Better Call Saul》: 道德與自由
(大幅修改了之前的文章, 歡迎各位討論賜教) 美劇《Breaking Bad》的衍生前傳《Better Call Saul》終於落幕。劇集以《Breaking Bad》中的配角Saul Goodman / Jimmy McGill 為主軸,講述這位樂於遊走在刀鋒上、與罪犯狼狽為奸的律師,是怎樣落得如此下場。

【《Better Call Saul (絕命律師)》劇評】由Jimmy McGill 到 Saul Goodman: 做羊還是狼?
《Breaking Bad》(絕命毒師) 的衍生前傳《Better Call Saul》(絕命律師)終於迎來了最終章。製作人Vince Gilligan 和Peter Gould 擅於以散落各處的細節側面描寫劇中角色的心理變化,在《Better Call Saul》中,過去的故事...

陳蕾《下流社會》──無能為力仍要竭盡全力
陳蕾最近推出了自己創作的新歌《下流社會》,靈感源自日本社會學家三浦展在2006年出版的同名作品,主要分析在全球化趨勢、加劇市場壟斷之下,導致M型社會的出現。貧富懸殊愈趨嚴重,在職貧窮變得普遍。青年人向上流動的機會大減,無可奈何地從事着低薪的工作,也因此形成現時的「躺平」風潮和低慾望社會。

重拾閱讀習慣
在大半年之前,我跟大部分人都一樣,書櫃堆滿了還未看完,甚至是從未翻過的新書。覺得看完一本書很難,看着滿櫃的書只會覺得沮喪,然後索性視而不見。不過,我在半年前重拾了看書的習慣,幾乎每天都有看書(當然會有偷懶的日子)。為什麼想持續閱讀?閱讀的好處其實大家都知道的,我們可以從閱讀學習很多知識,並應用在生活上,這我就不多說了。

逃避可恥但有用 仍請記得回到地球表面
最近Mirror演唱會的事故引起各方的熱烈討論,事發一刻連登更一度因網路擠塞而斷線,whatsapp 、signal群組、IG、FB等爆炸式地傳播着事發的影片。當時大家都很想知道發生什麼事,以及傷者的情況。一時間,整個網絡世界都聚焦在此事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