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鴻雁東南西北飛
車站行腳(13):山佳,山仔腳的礦工聚落
大豐二號坑所產的煤礦量是山仔腳所有礦坑之首,全盛時期有上千名礦工在這裡工作。最可怕的是,此坑深達一公里多,礦工從入口處搭礦車到底,必須耗費兩個小時!我看著告示牌的介紹整個人不寒而慄……

捐血:中年後養成的超療癒習慣之一
不得不承認,我這兩次捐血是貪圖小利,卻也漸漸培養出捐血的習慣;加上那陣子不時有家人和朋友因病離世,讓我意識到自己年紀也不算輕了,假如哪一天意外走了,我又為這個世界留下了什麼呢?那麼--有錢捐錢,沒錢就捐血吧!

兩個男人挖礦圖你一定看過,但最悲慘的第三個人其實是「他」……
兩個男人挖礦圖散播了一個錯誤訊息--努力就能成功--給讀者編織了一個美好但不切實際的憧憬。如果努力就能成功的話,人生就簡單許多了。可惜,困擾無數孩子,從小學生到大學生的問題是「我的方向在哪裡?」困擾無數成人,從剛出社會的新人到即將退休的人士的問題是「為什麼怎麼努力都一事無成?

要求孩子寫作文歌頌「誠實」,說不定是變相把孩子推向「不誠實」
最近,某房屋仲介公司主辦了一個名為「埋下誠實的種子」的徵稿活動。我是發自內心認為這不是一個好的題目,即使你立意良善,希望孩子體會誠實的意義,可是在獎金的利誘或大人的要求下,孩子反而可能寫出不誠實的內容,和你的立意背道而馳。

女兒出世三個月後……我終於當爸爸了!
女兒因為早產的緣故,一出生就送保溫箱,老婆還臥病在床,我一度忙到接近崩潰邊緣,因此我不像其他初為人父的男人能夠好好體會迎接新生命的喜悅。然而,這一切,終於在我們一家三口的通力合作下,逐漸好轉,讓我真真切切意識到自己當爸爸了!

我們也曾是山道猴子,所幸來得及改道……
當我看完《山道猴子的一生》的爽度逐漸消退以後,重新回味其中的幾個片段,像是主角明明沒錢卻硬要買車炫耀、在朋友面前吹噓自己車技多麼驚人、為了女人義無反顧砸錢養車、在路上逞一時之快連命都不要……等,卻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孩子,原來你(除了手機)什麼都不想要……
在我眼前仍然是孩童模樣的手機弟,已然老成到對暑假「無欲無求」的境界。據手機弟的敘述,他的父母也不是忙到沒時間帶孩子從事休閒活動的程度,只是將工作之餘的所有時間都花在手機上,導致孩子除了玩手機之外,也不知道可以做什麼了……

白飯之亂的重點不在白飯,而在「一顆星」
關於白飯之亂,很多人把重點畫在白飯上,糾結於店家是否補充白飯,但重點應該是--學生在Google評論上怒刷一顆星的行為,是合理的嗎?

關於打罵教育,先不問有沒有用,我就問:「你有沒有資格?」
身為一位作文老師,看過無數學生文章、面對過無數孩子和家長,我可以大膽說一句:「孩子的行為問題,多半是模仿父母的壞榜樣。但當大人在氣頭上,只想藉由言語和肢體暴力來立即解決問題時,通常沒有意識到自己也有同樣的毛病,最該打的人可能是自己!」

未命名MeToo風暴中,我們應該關心的除了受害者,還有加害者的下一代
MeToo風暴的加害者當中,有些人的子女正值學齡。在資訊發達的現代,即使限制他們上網,打開電視也會見到父親的醜聞、受害者的指正、網友的謾罵席捲而來,對於他們脆弱的心靈想必造成巨大的衝擊。就算年紀幼小的,將來長大上網,爸爸不堪的往事仍然可以輕易搜尋到,是否會留下陰影或造成人格扭曲?

台大經濟系事件後我發現--缺乏同理心的不只歧視言論,還有「一代不如一代」的論調!
每一代年輕人都有辛苦的地方。現在年輕人在他還是兒童時,就身處隨時隨地捕捉他們言行舉止的設備中,不成熟的行徑一經數位化,根本難以抹滅掉。於是,面對科技,現代年輕人必須強迫自己盡早成熟起來,否則一輩子可能就毀了--這是他們的難題,我們必須理解、傾聽、協助,而不是一味批判!

助長「行人地獄」的幫兇之一是--過度的同情心
明明違停在行人專用道上一個上午的餐車對行人造成的威脅,比違停十分鐘的賓士要大得多,為什麼大家總是縱容前者而譴責後者呢?很顯然,過度的同情心是助長「行人地獄」的幫兇之一!

寫下歧視政見的台大經濟系會長候選人,該如何寫道歉聲明?
那兩位把歧視當有趣的候選人再怎麼寫道歉信,都無法在一時半刻間澆熄網友和特定族群的怒火,但如果掌握以下撰寫原則,還是有機會讓事件盡快落幕。這個原則是:承認自己的政見充滿惡意,並且追溯惡意的來源,進行自我貶損,最後再提高自我懲戒的程度。

不只「大屠殺」!《弗里德里希:一個被消失的德國少年》揭露納粹的「慢性屠殺」
德國納粹的暴行距離今天的台灣相當遙遠,可是種族歧視仍然存在於這塊土地。不久前,台中一中才爆發「烯環鈉事件」。或許有人認為學生的玩笑不必過分追究,但要是不扼止歧見與惡意的話,誰能保證它們不會漸漸侵蝕到學生的意識裡或傳染擴散出去,造成社會的撕裂?

台中一中的「烯環鈉事件」,不只是丟學校的臉,還打創校先賢的臉!
創校於日治時期的台中一中,其初衷正是為台灣人爭取與日本人平等的受教權,對抗種族歧視的教育政策。矗立於台中一中校園裡的「創校紀念碑」記載該校的創辦歷程,開宗明義第一句話就是:「吾臺人初無中學,有則自本校始。」

女兒意外降生三日記
五一勞動節,對許多人來說是放假休息的日子;但我在勞動節那天,卻是名副其實的「勞動」,而且在一天之內歷經了人生的大起大伏,緊接著的兩天也同樣「精采」……我們的女兒,在我們完全沒有心理準備下,早了二十四天倉促降臨這個世界上!

看了〈花草樹木的氣味記憶〉的佳作後……我對大考中心評選佳作的兩點意見
我的意見如下:1.平凡樸實的文字也可以寫出引人共鳴的情感,請選這類作品為佳作,鼓勵考生寫出真情實感!2.平凡家常的經驗也可以寫進讀者心坎裡,請儘量選這類作品為佳作,鼓勵考生寫出真實體驗!

吳耀漢的經典角色不是「福星」,是「何探長」
在我看來,讓吳耀漢獨當一面,展現十足演技的電影其實是成龍執導的《奇蹟》。吳耀漢在本片中飾演「何探長」,雖然只是配角,卻發揮了關鍵的穿針引線作用,且角色形象豐富多變,不像成龍、梅艷芳、午馬……等主演的形象略嫌扁平。因此,如果沒有精湛的表演功力,恐怕無法撐起這個重要角色。

被日本動漫耽誤的獅潭先鋒--黃南球與馬偕
在獅潭老街上,隨處可見日本知名動漫裡的人物躍然牆上,成為熱門打卡地標,人氣也漸漸活絡起來。不過,動漫人物雖有吸睛魅力,但獅潭歷史上曾出現過兩位先鋒人物,如果善加發掘並發揚,他們的魅力不一定會輸給來自東洋的動漫人物喔!

一個燒炭自殺的女孩,有問題的不一定是她,而是父母--回應洪蘭的文章
洪蘭教授曾在一篇文章中強調「唯獨學會感恩,才會懂得珍惜!」的道理,我十分認同;但她舉一位燒炭自殺的女孩為例,我卻無法認同。在這起事件中,如果將全部責任推給年輕人不懂感恩惜福,而忽略了父母的責任,憾事恐怕會一再上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