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通社

@info982

秋天,小饭桌结出友谊的果实|一锅师太的小饭桌

秋天到来,位于成都玉林的小饭桌已经运行了半年,这六个月的实践俨然让厨娘、饭搭子、农友和食物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有默契。对于每一个人的生活来说,除了计划之中的改变,也颇多意料之外的收获,比如友谊,比如全新的生活节奏,比如层出不穷的烹饪新创意,不一而足——这一切,都是小饭桌“生长”到如今结下的甜美果实。

在粮食日,反思什么样的技术才能保障粮食安全?

转基因技术及其支持者和推动者一直把它包装成保障粮食安全的最佳方案。然而,由美国环境史学者编著的讲述孟山都历史的新书《种子帝国》就用详实的事实和数据,有力地揭穿了孟山都的转基因神话。围绕这本著作,几位中国学者和实践者也开展了讨论:普通人该如何去理解转基因技术?

为平台工人立法,新加坡如何破除零工困局?

从2025年1月1日开始,从事外卖、快递、网约车等行业的新加坡平台工人将在工伤、退休、医疗、住房等方面得到更完备的社会保障,并可以组建“平台工作协会”来提升集体议价能力。这要归功于新加坡国会于2024年9月10日通过的《平台工人法案》(The Platform Workers Bill)。

国际减灾日,展望更有韧性的农业

2024年10月13日,是第35个国际减灾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Disaster Eduction)。由联合国设立的这一纪念日,旨在唤起国际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

“所有植物都会流蜜”的维西,被庇护的中华蜜蜂

美国养蜂人Katie和柯公河谷的傈僳族、藏族人一起养中华蜜蜂,在当地独特的自然生态里,他们对蜜蜂的关心正在创造一个个小的奇迹。

纳西石头城的山地生活(下):照护土地的人们

然而村里“挣不着钱”的状况,在石头城,由于近二十年来旅游业的发展,也有所变化,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村里的经济发展。这十几年里,许多家庭都陆续重修房屋,开起了民宿、客栈。而这里大多数家庭客栈的经营,都使得家庭中的妇女得以将自己的照料劳动(无偿的再生产劳动),转化为经济价值(有偿的生产劳动)。

纳西石头城的山地生活(上):风吹过的老种子

与蒋子祺结识是2023年杭州某书展活动,她邀请农民种子网络在书展活动上做一场关于留种话题的分享,那个时候知道她自己和一些在杭州的伙伴,耕种着自己的小菜园,对种子也很关心。再后来,得知子祺报名参加了食通社的生态农业实习计划,恰好农民种子网络通过实习计划招募石头城的驻村实习生,经过协…

向雨林学习,在版纳做个幸福的生态小农

在绵延的茶园和胶林景观中,小秦租下的这60亩坡地杂草蓊郁,蜂飞蝶舞,与凤梨和夏威夷果树共生,像一片不合时宜的净土,也让我们看到一点希望。

台风二连击,包邮区农户遭重创

台风接连过境,处于台风中心的农场是如何应对的?现场状况又如何呢?为此,笔者在台风过后第一时间联系了几家受袭的生态农场。

美食与恐惧:进食障碍者的自白和互助

这组插画是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以下简称“上海精卫中心”)今夏主办的进食障碍科普艺术展《爱,食物与生命》其中的一件作品。展出地“600号画廊”就在上海精卫中心院内,因其地址“宛平南路600号”而得名。

在马来西亚,中国商人只要A级榴莲

在马来西亚农业及粮食安全部部长沙布的号召下,更多的榴莲树被种到地里,这个东南亚农业大国看好中国日益增长的榴莲消费市场。当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榴莲进口国和消费国。2024年是中马建交50周年,9月20日,访华的马来西亚国家元首依布拉欣在与中国国家主席会面时,向中国方面赠送两箱A级品质的猫山王榴莲和黑刺榴梿。

亲手做出的月饼,吃的是季节与风土|扣子奶奶

人间忽晚,山河已秋。吃货不会为赋新诗强说愁,只会跟随季节的脚步吃吃吃。花开有时,花谢有时,八月十五,吃货又准备做月饼了。

月饼厂的小孩不吃月饼

又是一年中秋,亲戚朋友往来赠礼,多是月饼。礼盒或繁或简,广式或苏式,鲜肉或纯素,手工又有机,这厢是香港老牌,那头又来一个网红新店……

不只是外卖骑手,我们所有人都困在算法里

9月4日,食通社邀请本片导演刘泰风、制片人朱桐共同录制了一期“食日谈”播客。本文即由刘泰风导演的采访内容整理而成。在本文中,导演表达了电影创作背后的社会关切。算法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的变化,这不只是外卖骑手这一群体需要面对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所有人都困在算法里”。

全世界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在中国西南 | 食通社荐

被称为“象形文字活化石”的东巴文,起源于纳西族,有着2000多个字符,最早可追溯至公元7世纪,那时人类先人为了记忆,取宇宙自然界中的万物为题材,在胛骨、肋骨、竹片上刻下了这些符号文字。

蔬菜“上蒸下泡”,农民如何度过高温多雨的夏天?

今年夏天,华北持续多雨,农民种地就像开盲盒。菜价也蹭蹭上涨。夏季本来是果蔬收获的季节,今年却无菜可收。8月本来是下地播种的机会,却一直延迟至9月初才播种下地。

再不看,这部“拍给所有人的电影”就要下线了

食通社说: 8月,院线同期上映了两部外卖员题材的影片,展现出了两种指向截然不同的“现实主义”。相比《逆行人生》无法克服的盲点,《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的现实主义和批判性无疑走得更深更远。上周,食通社邀请《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的导演及制片人在“食日谈”播客聊了聊影片创作背后的故事。

等待云上种出的金豌豆 |一锅师太的小饭桌

一盘豌豆蒸鸡排馋哭了小孩,也让重新开张的小饭桌的饭搭子们口水直流。然而,即便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美味农食,错过今年,就要等明年。农食总是按照最朴素的自然时间表慢慢地生长,随着年岁里的春去秋来从稚嫩长到成熟,以此循环。贴近着土地而耕种、饮食的人,总是能品味出等待的意韵——这在强调着效率…

拒绝草甘膦,我把大草坪改造成朴门菜地

草坪要整齐,就要定期用农药喷除杂草,微量农药进入地下水和环境,日积月累危害不言自明;丧失了植被多样性的草坪不再招蜂引蝶;作为单一作物的草要茂盛,就要用会给土壤带来重金属污染问题的化肥;茂盛的草长了出来,又要开着汽油割草机把它们割到统一的高度,制造噪音又浪费能源,如此种种。

孟山都事故频出,美国政府监管为何一再失灵?

要深入了解食农领域近百年来系统性的变化,作为全球农业巨头的美国孟山都公司是一个很好的观察样本。从1901年发家到2016年被德国跨国企业拜耳收购,孟山都一直都是全球食物体系变迁中最重要的参与者,从食品添加剂、化学农药,再到农业种子,它至今都还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