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avatar/db68d4ed-a853-485e-b5be-ac58d5ed916c/img-5968.jpg/public)
李嘉慧
護老院用偽巴士站牌「留住」走失長者 人道還是損尊嚴?
大學畢業後,我在香港免費報當起記者。9月時曾報道,香港有護老院仿效德國,在院舍設置「偽巴士站牌」,營造類似候車空間,「留住」有「游走傾向」的認知障礙症長者,減低走失機會。這方法在港是新嘗試,似是比起限制有關長者出入自由減走失,更為人道的做法。
「袁氏這一家」如何做到「和而不同」?首先要有自己的家。
►港台節目《鏗鏘集》「袁氏這一家」播出後,不少人焦點落在容海恩共黨侮辱論、有無良知等,但本集鏗鏘集核心主題「袁家家庭關係」卻好像沒甚麼人討論——當一個家庭下出現藍黃分歧之後,他們會怎樣相處,之後又會對家庭關係有何影響? 當一個家庭下出現藍黃分歧之後,他們會怎樣相處,之後又會對家庭關係有何影響?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embed/0375abd4-fda5-40bb-b1fd-b5e08ca795b4.png/public)
嶺南大學女工合作社「心意社」事隔一年重開 負責人嘆:好多貨過期 ,唔知點算
最近在嶺南編委刊登了一篇報道,寫一間位於大學,由屯門區弱勢婦女經營的合作社在疫情下面對的困境。說是「合作社」,但因收入不高、難以維生,走啊走啊,現在只剩惠平一人。但此處對惠平來說意義重大,在這裡學會認字寫字,有一份體面工作,還有與女工、同學一起相處的時間,都讓她捨不得。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embed/f1babfcd-b1f8-49f7-92c5-3b3e99be29ce.png/public)
30天繪畫計劃 - Day 4 : 漆黑中的星火
Day 4是日香港令人咋舌的新聞不斷,而一則比一則更為荒謬。這樣的時勢更得好好保存尚未熄滅的火。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embed/75d4cecc-8b84-41c7-9ee3-a554272dee19.png/public)
30天繪畫計劃 - Day 3 : 我多麼想成為你的鹿
Day 3去年冬天在丹麥的奧胡斯當了半年的交換生,期間往鹿公園跑了一趟。聽說日本奈良的鹿很兇,會追趕著人類跑來討食物——丹麥的也是。聽說鹿愛吃紅蘿蔔,於是我與友人到訪鹿公園前,就往超市買了一袋的紅蘿蔔,打算屆時慢慢的喂食再美美的拍個照。從入口一直往公園裡走,沿途的丹麥人也沒有攜帶...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embed/21ded8a7-1d6a-4f67-9bce-56bdcc80d5f5.png/public)
30天繪畫計劃 - Day 2
第二天氣溫漸漸爬起來就知道夏天到了。(悄悄把第一天畫的貓一塊搬進屋子乘涼去) 話說中學時的一位摯友家住鄉郊的獨立屋,一天回家路上給貓跟著,關上門後在門外喵個不停,友人最終接了貓回家。(也許貓還是會挑好食好住的吧⋯⋯)為甚麼別人家總是可以撿到貓而我不能⋯⋯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embed/b9a05ccc-e4da-4b56-a3f6-8722b582dfea.png/public)
Instagram與Facebook的隔行大法
Sunline的文章寫道,Facebook現在的出文排版有一大問題——即使隔了行,段與段之間還是會黏在一起,不利於長文閱讀。這樣的問題在Instagram更是棘手,因為Instagram基本上不支援隔行,所以也常常看到Instagramer的貼文會利用「/」、「・」等來分隔段與段。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embed/e3aaea9c-6bfa-4bfd-ba34-14dcd3fed60f.png/public)
30天繪畫計劃 - Day 1
三十天繪畫計劃第一天閒逛Matters,偶爾發現一個標籤是30天繪畫計劃。於是來蹭一腳,胡亂勾畫了一隻貓,想說看看三十天以後能長成甚麼樣子。:P 雖說自我介紹是視覺研究系學生,可我的本科其實是唸理論為主的,不怎麼有機會練習與應用繪畫。有勞各位指教指教。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embed/2db72ce5-e75f-47cd-88a1-0878ac530029.png/public)
【專訪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犖晴的一切讓我太有代入感。】
原文載於嶺大編委,照片由受訪者提供,設計為Hayden。三個月前,嶺南大學校友吳犖晴命懸一線的消息觸發香港全城關注,意外讓一個陌生的疾病走進公眾視線,那就是「再生障礙性貧血」(Aplastic Anemia,簡稱「再障」或AA)。 「說實話……犖晴的一切讓我太有代入感。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embed/6a611d50-2d59-4f56-b0ed-e7e8179c9aba.jpeg/public)
二月九日反對西貢戶外康樂中心成武漢肺炎檢疫中心「導賞團」全日情況手記
日(二月八日)有西貢居民號召在本日(二月九日)下午一時正於西貢天后廟外齊集抗議西貢戶外康樂中心成檢疫中心。筆者是西貢社區報《貢想》之記者,於行動當日採訪。原文刊登至《貢想》,轉至Matters再補遺細節。西貢天后廟,為當日行動集合地點/攝:李嘉慧 Kaitlyn Li- 📍《事...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embed/4f25e919-c6a2-4504-9f41-c402719fcbc9.jpeg/publ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