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偕與台灣

Angela Chen
·
(修改过)
·
IPFS
·
今年適逢淡水開港160年,馬偕來台宣教150年,我在Matters的第100篇文章就獻給馬偕及默默支持我的市友。

「馬偕」全名是George Leslie Mackay,漢名「偕叡理」[註1],於1844年3月21日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牛津郡(Oxford County)。他的父母原為蘇格蘭高地(Highland)的佃農,在英國工業革命期間,被驅逐而移居加拿大。

馬偕自師範學校畢業後,曾在小學擔任教員;成年後,先後在加拿大及美國的神學院就讀。1870年,26歲的馬偕自美國普林斯頓神學院畢業,返回加拿大,並赴蘇格蘭愛丁堡神學院進修。

出發

1871年10月,馬偕接獲加拿大長老教會前往中國宣教的派任,於是整裝回加。先由胡士托搭火車前往舊金山,再搭船橫越太平洋,經日本到香港、廣東及汕頭等地。

1871年12月30日,馬偕在打狗(高雄)上岸,拜訪台灣南部的牧師及醫生。最後,由阿里港(屏東里港)的李庥牧師(Rev. Hugh Ritchie)及台南府的德馬太醫生(Dr. Matthew Dickson)陪同,搭乘「海龍號」前往淡水。

1872年3月9日下午3點,馬偕等人在淡水(當時稱為「滬尾」)登岸。他在日記中提到:登岸後遙望內陸蓊鬱的山林,心靈非常滿足,深覺淡水正是他尋找的處所。

馬偕上岸意象的銅像,位於淡水郵局後方河岸。(照片來源:淡水維基百科,攝影者:陳信成)

馬偕抵達淡水後,先在英商陶德[註2]家借宿,之後租賃中國官員的馬廄作為居所(約位於馬偕街24號後方),並作為宣教、行醫及教育的場所。

宣教

馬偕在其居所成立台灣北部的第一間教會,並開始招收門徒,並相繼在五股坑(五股)、新港社(後龍)及和尚州(蘆洲)等設立教會,進行宣教。

1880年代中晚期,恰逢清法戰爭之際,馬偕的宣教由台灣北部擴及噶瑪蘭平原的平埔族及花蓮,並於蘇澳成立教會。戰後,他並積極參與戰爭期間受損教堂的重建,他「鬍鬚蕃」名號,更是遠近知名。

1873年馬偕翻越三貂嶺到達頂雙溪,直至1890年馬偕最後一次由宜蘭回到淡水,大多路經淡蘭古道。因此,淡蘭古道除為清官府統治及民眾通商的通路,亦記載著馬偕宣教及旅行的足跡。

馬偕留著落腮長鬍,因此被稱為「鬍鬚蕃」。馬偕紀念頭像,位於馬偕街口圓環。

行醫

除了宣教,馬偕亦在其住所行醫;行醫的主要方向有三:牙痛腳膿瘡瘧疾。在《台灣遙寄》一書中,馬偕曾自述拔超過2萬1千顆牙,且一小時可拔一百顆。此外,他亦免費提供奎寧水或特效藥膏給瘧疾或腳膿瘡的患者。

由於其住所無法容納日益增加的求診者,馬偕於1873年5月另租民房設立「滬尾醫館」,並聘請英商隨行醫生林格(Dr Ringer),協助其醫療工作。

1880年,馬偕使用美國底特律馬偕船長夫人紀念其亡夫所捐贈的3,000美元,建造「滬尾偕醫館」以紀念馬偕船長,成為台灣北部第一家西式醫院,亦即馬偕醫院的前身。

滬尾偕醫館除提供醫療服務給北部民眾,1884年清法戰爭期間,亦曾作為軍醫院,傷兵甚至遠從基隆而來。因救護有功,獲劉銘傳頒揚而聞名全國。




滬尾偕醫館,新北市市定古蹟。清法戰爭期間,醫館門板曾作為擔架。(照片來源:淡水維基百科,攝影者:Rocio)

教育

馬偕對於其門徒,除施以神學教育,並提供醫學及藥理常識,至醫館實習,俾便傳教之時,有助於診查信徒的病痛。此外,馬偕輸入蔬菜種子,如蘿蔔、甘藍菜、番茄、敏豆、花椰菜、胡蘿蔔等等,提供給農民種植,並傳授西洋科學知識。

馬偕在1880年,36歲時返回加拿大述職,其成就獲得眾多的肯定。在地方報的呼籲之下,牛津郡的鄉親熱烈迴響,共募得6,215加幣,作為馬偕在淡水籌建學校的基金。

1882年7月學校竣工,取名「理學堂大書院」,英文命名為"Oxford College"(牛津學堂)以紀念其家鄉民眾的盛情。首次開學,共有學生18名。

理學堂大書院所授課程,除神學及聖經,還有社會學、自然科學及醫學,並有臨床實習、體操及音樂等等。除校內教學,尚有野外實地授課、醫學臨床見習及畢業參觀旅行。學生須修讀三年,結業後派至各地教會傳教。

理學堂大書院在規模、設備、創校理念或教學等方式,在當時的台灣均是非常先進,也是現今台灣教育歷史最久的一所學校。(理學堂大書院已被列入國定古蹟,屬真理大學校產。)

為培養女性神職人員,馬偕於1884年設立「淡水女學堂」,成立之初有45名(一說34名)婦女入學,多為宜蘭噶瑪蘭平埔族人。

女學堂不僅免學費,並補助旅費、膳宿及服裝等等。它的課程有閱讀、寫字、算術、歌唱、地理、婦女技能、聖經歷史及教義等等;它既無學年及學分制,入學年齡也無限制,為台灣新式女子學校的濫觴。(淡水女學堂目前為純德幼稚園使用,屬私立淡江高中校產)


成家與逝世

1878年,馬偕娶噶瑪蘭人張聰明為妻,長女偕瑪連及次女偕以利分別於1879年及1880年誕生,獨子偕叡廉於1882年在淡水出生。

1893年,馬偕50歲,二度帶著妻子兒女回到加拿大、兩年後,1895年,馬偕一家再度返回台灣,此時台灣已經易主,由日本統治。

1900年5月,馬偕的聲音變得沙啞,經診斷為喉癌。1901年6月2日,經過年餘的惡疾纏身,馬偕在淡水寓所辭世,得年57歲[註3]。家人遵其遺願,安葬於今日淡江中學內的馬偕家族墓園中。(馬偕逝世於其1875年所建造的宅邸,即為「馬偕故居」,目前為真理大學「教士會館」,屬真理大學校校產)

馬偕在台前後30年,歷經清法戰爭及日帝佔台,在台共設立教會60間,施洗信徒逾3千人,他的足跡遍布大甲溪以北,遠至宜蘭及花蓮原鄉。其宗教成就斐然,所引進的新式醫療及教育體系,為北台灣首見。他無私忘我嘉惠民眾,足讓後人感念及景仰。


[備註]

[註1]馬偕,有人稱他為馬偕博士或馬偕醫生(Dr Mackay),但稱其為馬偕牧師更適合。他曾榮獲加拿大皇后學院頒給榮譽神學博士學位,但並未擁有醫師執照。自日本佔台後,無執照醫療行為係屬違法,馬偕即不再涉入醫療行為。

[註2] 陶德,全名約翰 · 陶德(John Dodd),1860年首次來台,後自福建安溪引進茶苗在北台灣種植,並利用閩廈製茶工技,帶動台灣製茶業的風潮,被譽為「台灣烏龍茶之父」。如看過公視製作的「茶金」,即可知他在1869年販售至紐約的「福爾摩沙茶Formosa oolong Tea」,令台灣茶揚名海外,這批茶業就是由淡水港運出的。

[註3]6月2日為淡水的馬偕日。

參考資料:

  1. 淡水維基館:馬偕等相關頁面。
  2. wikipedia:馬偕
  3. 真理大學校史館網頁
  4. 淡水文史工作室:馬偕行醫在淡水
  5. 基督教長老教會淡水教會首頁
  6. 《台灣遙寄》或《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

Matters第100篇感言

除上回Matty號召的「Matters成就清單」,我從未提及自己發表的文章篇數或字數,也從未提及獲得多少Likecoins或打賞幾次。

對我而言,無論閱讀、拍手或打賞的行為,雙方心知肚明就好,公開討論有點尷尬。我也從未提及與市友的互動關係,因為這些係屬隱私,如果未經同意,寧可保守及保留。

在Matters的第100篇,我衷心感謝閱讀我的文章給予鼓勵及留言的市友們,沒有你們的支持,寫作絕對無法持續,文章絕對無法浮上檯面。

我特別想感謝其中一位,這幾周以來,你的有效閱讀時間均雙倍於第二位,令我非常訝異及感動。在此僅致謝意,並用這篇「馬偕與台灣」獻給你。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Angela ChenAn old fashioned lady with no brain!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拉美紀行:旅行的滋味,之一

與父親的最後一頓飯

入厝派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