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女孩到女農,李茶與田菁相伴相守十多年,「心中因務農快活,才能在農村久留」

上下游新聞
·
·
IPFS
·
在宜蘭員山的稻田裡,有一對女農伙伴─李茶與田菁。10 多年前,她們是青澀的農業小白,為了摸索與環境共好的生存之道,把自己種進土裡。10 年風景走過,兩人成了會開農機翻地、能判斷不同土壤該種什麼品種的務農老手,種黑豆做醬油、種金棗蜜金柑,每樣都能滋養生活。

在宜蘭員山的稻田裡,有一對女農伙伴─李茶與田菁。10 多年前,她們是青澀的農業小白,為了摸索與環境共好的生存之道,把自己種進土裡。10 年風景走過,兩人成了會開農機翻地、能判斷不同土壤該種什麼品種的務農老手,種黑豆做醬油、種金棗蜜金柑,每樣都能滋養生活。

現實並不是永遠美好,兩人皆不諱言,近年環境變遷加劇、網路行銷難度變高等,提升務農難度,如果是帶著美好泡泡進場,難免因現實打擊快速消逝。然而,「用心與土地共存,土地即會溫柔相待」,只要心中因務農快活,就會有機會久留。

李茶(左)與田菁(右)用務農與土地對話,找出兩人務農悠然生活之道。(攝影/孫維揚)

土地呼喚兩人,權衡現實分批進場

與其說田菁與李茶選擇農地,不如說農地呼喚她們。田菁家鄉於員山,自家就有水田與金柑園,但她不曾嚮往從農。李茶則是於豐原成長,與農業無緣,兩人出社會後成為台北上班族,被資本主義世界壓到喘不過氣。

李茶記得,2009 年看見新聞報導八八風災時,莫名地淚水潰堤,決定前往災區尋找緣由,才發覺內心鬱悶,是感受到環境未被人類善待,這讓她開始思索,如何為土地貢獻己力。

田菁與農業相逢的因緣也很奇妙,她原本替性工作者爭取權益,但總感覺力不從心,又逢台灣爆發毒奶粉事件,為了維護自己食安權益,她希望學習從自己手上長出好的食物。「從農」願景,就在兩人心中萌芽。

田菁與李茶渴望能以友善耕作守護環境,但兩人無農耕經驗、一開始也沒有相關資源,兩人也擔心,從農是否只是「想逃避現狀」的錯覺?兩人討論之後,決定李茶先到田菁家的農田務農,測試農地是否真的是兩人的歸處,田菁則維持正職,作為金援支柱,「不用擔心初期沒收入」。

第一年蜜月期短暫,實作挑戰接著來

兩人合組的「月見學習農園」成立後,李茶總是曙光未現就到田間,為了插秧沾滿泥巴、為了除草汗流浹背,回家經常倒頭就睡,然而這並沒有嚇走她。她覺得農田是最天然的教室,總有新事物等她發現,光是耗費一天除草,看到農田被整理得服貼清爽,「很有成就感!」

這樣的生活過了一年,李茶認為「找到天命」,計畫租更多地、擴大生產,讓她與田菁在農地生活。然而第二年,老家親人重病,她必須在宜蘭與中部兩邊跑,因租用農地無法相連,她須花更多時間在各處農田奔波,負擔量直升,焦慮逐漸取代了初務農的喜悅。

到底該怎麼務農才能友善環境?

由於李茶與田菁兩位「年輕女孩在田間」的風景過於特殊,早期總會吸引經過的男女老少目光,慣行農法前輩更喜歡用自身眼光下指導棋,「這樣不行啦!」的教誨不絕於耳,對初入農業的她們產生壓力,不免懷疑,一廂情願想要友善農地,是否真的能在農村走出一條路?

即使不看旁人的眼光,與家人的差異也令她們挫折。田菁父親雖為務農引路人,但父親習慣慣行農法,如何實踐友善耕作,只能自己摸索。

此外,有些「友善」耕作方式不符兩人期待,如使用苦茶粕防治福壽螺,河川的魚類也跟著遭殃,與善待環境理念背道而馳,兩人轉而用手撿福壽螺。但是李茶也坦言,不用苦茶粕在當時的友善農民間也是創舉,「也會擔心,真的能否維持生產?」

月見學習農園仍以手捉等物理方式控制田間福壽螺,減少任何資材干擾農地。(攝影/孫維揚)

克服心坎海闊天空,觀察農地找出生計

在反覆的自我詰問下,農地給予她們解答。李茶說,回歸初心,她與田菁務農是想跟土地共好,與他人質疑的利基點本就不同,「過了心魔,就海闊天空」。她們放開心胸,邊做邊學,不僅是找自然農法書籍或講堂,更把時間浸淫在田間,與土地對話,思索如何實踐兩人從農理想。

李茶舉例,福壽螺偏好啃食稻米嫩苗或瘦弱的分蘗,只要插秧跟引水灌溉初期盡量撿除,後期對稻米危害不大,搭配在水田周圍挖較深溝渠,誘引福壽螺聚集,就能有效控制損害。

她與田菁還把福壽螺製成肥料,因富含鈣、鎂等微量元素,有助於農作長得更好,「這樣操作,產量不會差!」而當她們展現收成後,外界的「指教」彷彿過田的清風、一瞬即散。

除了農法,她們也思考,代耕業者較講求效率,翻田、整地不一定確實,於是向農機業者請教操作方法後,兩人投資農機,讓務農輕鬆一些,「這樣也走得長遠」。

生產並重生態,兼顧收益與心理

在李茶從農三年後,田菁也轉為正職農民,共同靠農田滋養生活。為了在生態、生計與生活間取得平衡,她們根據不同田區的條件,耕作不同品種的稻米及農作物。

例如近山區田間常有山豬出沒;她們將最靠山腳的田區給山豬「抽稅」,將收成主力放在靠近平原區塊生產;有些土壤則偏砂質,灌水則要較頻繁。她們也種植高雄 145 號、高雄 147 號、黑米等不同品種米,擴大客源與買米品項。

除了稻米,她們也栽種金柑,可以賣鮮果,也可以做蜜金柑、金柑醬等加工食品,並投注資本自建小型加工廠。

她們分享,金柑鮮果展售時間短,且加工食品方便顧客不需買米時,也有其他農產品,建設加工廠則是印證她們用心把關產品食安,從生產到販售都親力親為,成為她們吸引顧客的招牌。

找出適合宜蘭的風土,水果、茭白筍、黑豆都種

田菁與李茶亦種植芭樂、鳳梨、香蕉、茭白筍、黑豆等農作。李茶解釋,能租到的農地不一定適合稻米栽種,她們就嘗試可能適合的農作,如農地礫石偏多,整地與種稻心力負荷太大,她們栽種鳳梨、甘蔗等。黑豆、茭白筍的品種,也都特別尋找適應宜蘭多雨、多濕氣候。

田菁分享,芭樂易有東方果實蠅侵害,必須套上網袋與塑膠套,故她們未打算擴大面積,「不想不友善環境」。黑豆則是她與李茶用來傳承宜蘭古法醬油的媒介,而非生產導向。

她強調,心靈富足跟收益同等重要,確保稻米、金柑等作物能有穩定收益下,多樣化栽培會更顧及自身生活,也因此作物勢必是兩人愛吃的,「沒有訂單,自己享用也開心!」


跟小農共構支持網絡,組隊建立穀倉

若只有兩人務農,難免覺得孤立無援,幸好她們遇到類似理念的知己,可以互相分享。例如李茶擁有農機後,會協助同為友善耕作的小農代耕,與其說增加收益,更是為了成為援農幫手,熟稔之後不僅能交流農法,還能跟契合對象形塑「心靈同溫層」。

李茶與田菁目前更與 3 位宜蘭小農共組「八十佃穀倉」,一起籌措資金建立工作室,保存穀物與共用農機具。李茶憶起,最初為宜蘭小農們集資購買插秧機使用,後來她們跟其中幾位合買碾米機,以免代工時交叉污染。層層合作後,找到至今緊密互助的夥伴。

岑食農產手作坊農民黃正豪為八十佃穀倉夥伴,他表示,自己轉行務農時,即是找李茶跟田菁請教,獲得她們理性剖析含生活節奏、收益平衡等利弊,不會只呈現農業的樂活,「畢竟生活還是要有生產利潤」。

而他進場後積極去外地上務農課程,富有務農經驗的李茶跟田菁曾是他的實作前輩,教他如何把農耕學理應用在宜蘭田間。

黃正豪說明,小農習慣單打獨鬥,不免遇到「撞牆期」,但他與田菁、李茶友好,不論是農忙期插秧、收割,到後來一起共構八十佃穀倉,皆是力踐小農們在農村互工互助,能互享自己的資源與客層,更能一起在農村裡安居樂業。

時刻與土地對話,為自己與後代農業生活打拼

李茶與田菁以農為生,是超過 10 年探索的生活之道,且至今仍在摸索。最近也還開始友善養雞,希望達到柴米油鹽都自給自足。

她們皆不諱言,近年環境變遷加劇、網路行銷難度變高等,提升從農難度,不少新農帶著美好泡泡進場,難免因現實打擊快速消逝,唯有傾聽土地回應、瞭解市場變化,才能兼顧生計與生活。

例如近年因飲食習慣變化,稻米銷量不如以往,因此更需多元化栽種。但新作物都是小面積試種一、兩年,確認可以掌握技術,且也穩定的銷路對接,才考量擴大栽培,步步為營。

兩人認為後輩若有意從農,可先從援農等方法,測試自己「真的願意為農流汗」再進場。尤其是小資本、無技術的新手,進場後更不要先追求高產,而是摸索自身從農的生計、生活平衡,心中因務農快活,才有機會久留。

除了認真務農,李茶與田菁亦會參與農地農用等農業議題活動,為下一代保留農業的機會。雖然進程緩和,難免覺得力有未逮,但從農帶來的踏實、客戶對她們所作所為的鼓勵,都是最好的養份。她們也期望以自己的實踐,讓外界感受,用心與土地共存,土地即會溫柔相待。

支持《上下游新聞》,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上下游新聞上下游News&Market(新聞市集)專注於農業、食物、環境等公共議題的獨立媒體,提供每日新聞及深度調查,將農業的精彩、面臨處境、從農業到食物的歷程,帶到大家眼前,累積台灣的農業公共資料庫。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退休母雞打工換宿,吃蟲吃草交換終身照顧,免費伙食吃到飽,立享溫控豪宅

不能讓蓮子產業消失!蓮農楊家銘自行育種,大碗公與大粒圓豐產大顆,力抗極端氣候

在水稻田奔跑的育種家,陳榮坤孕育台版越光米、台版牛奶皇后,在嘉南平原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