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那些微小的呐喊 | 南非愛滋病患的希望

豈几文
·
·
IPFS
·

我有一位同學,大學聯考前就辦妥全家移民南非,但是他是等考完之後才出國。後來他爸媽又想,臨時在南非應該申請不到好學校,於是他又回台灣唸大學,因為這樣才變成同班同學。

2000 年我終於有機會第一次出國了,就跟那位同學一起去他位在南非約翰尼斯堡的家。

這位同學的小弟 Eric, 因為在當年移民時未滿 16 歲,不受兵役管制,可以直接就出國移民,所以當我認識 Eric 時,他已經在南非待了 10 年左右。

Eric 在唸大學時接觸了慈濟在約翰尼斯堡的分會,開始當起了義工。並且他服務的對象往往都是貧民窟的弱勢團體,因為安全及衛生的考量,他很多時候是瞞著父母去行善的。

有一天我們正等著他安排行程帶我們出去玩,他神祕的跟我們約法三章:

  • 不可以跟他爸媽說我們去的地方。
  • 如果中途退縮,可以不去。
  • 若決定進去,不要面露驚恐或輕蔑之色。

原來他要帶我們去 Mother Teresa's Family -- 愛滋病患之家!

圖片來源: Goalcast 網站

一路上, Eric 不斷跟我們科普有關愛滋病的常識作為勤前教育,並強調若是沒有任何傷口,甚至可以跟愛滋病患擁抱或握手! 所以無須對他們有異樣的眼光,更不用過度保持社交距離! ( 感覺上 Covid-19 還可怕一點呢! 😅 )

其實在各地的 Mother Teresa's Family 都是靠捐助,所以硬體設施只是堪用, 甚至可以用老舊來形容。但在義工悉心的維護之下,其實環境是乾淨衛生的。因為慈濟長時間的援助,使得病友們看到台灣人就很開心! 我們看到許多年幼的愛滋病患,爭著無辜的大眼,卻不明白為何身染絕症,一時惻隱之心湧上心頭。有一位中年的病友喜孜孜跑來跟我們聊天,Eric 還跟他握了手,但有位修女低聲跟我們說他已來日不多,讓我們一時在驚訝之餘,還得勉強頂著微笑,安慰他要好好休養。

由於一般人關於愛滋病罹病及傳染的刻版觀念,不外乎都是濫交及毒品,所以對愛滋病患者總是用有色的眼光看待。不過南非之所以變成世界上愛滋病患最多的國家卻有其特殊的時空背景,根源於貧窮導致衛生條件不佳醫療品質低落,所以有非常多嬰幼兒是來自於母體懷孕或餵奶的垂直感染。德雷莎修女一本她在印度加爾各答所設立仁愛之家的博愛精神,也在約翰尼斯堡建立據點,為的就是要讓世人在生活中,可以近距離跟愛滋病患者接觸,並且以正常的心態,提供必要的協助。

探視愛滋病患是我一生難忘的經驗,也讓我對德雷莎修女慈濟產生崇高的敬意。期望閱讀本文後,能讓大家多了解一點愛滋病患,靜下心來聽聽他們的聲音。若能力所及,可以伸出一點援手,幫助他們可能隨時會結束的一生!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豈几文一個只有想法沒有做法的中年大叔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目的良善的長官

欸摟、欸姆 & 恩

胚趴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