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八佰伴到Donki 黃埔天地的前世今生

hkmalls 已登陸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hkmalls
(本文章於2022年4月於Patreon首先發佈)
Don Don Donki正式在黃埔天地時尚坊開設超市及鮮選壽司,意味再次攻入AEON地盤同場較量。
黃埔花園多年來都是著名的中產屋苑,更曾經因為八佰伴而成為另一個「小日本」,今天和大家淺談佔地過百萬平方呎的黃埔花園商場,超過三十年的歷史。
本篇文章篇幅較長,敬希見諒。
黃埔花園的前身是黃埔船塢,相信就算大家不知道,也曾經見過坐落在黃埔花園中心點的黃埔號。那麼今天我們就從黃埔號說起。
黃埔號(第六期)及青樺苑商場(第五期)




第一站來到黃埔號,筆者小時候有想過這艘是不是將一艘真實的船保育,事實上當然不是。



從以上的圖片,可以看到黃埔號建築時的盛況,其實頗為壯觀。而黃埔號以往更有獨特設計的平面圖,以船身的橫切面標示出各層的佈局,不過至今已改為普通廣告燈箱。

黃埔號作為黃埔花園的標誌,早在1989年已經落成。在現今的黃埔天地地圖中,船內的範圍及青樺苑商場統稱為黃埔號,事實上這兩個商場亦的確是難兄難弟,除了期數相連以外,從落成至今,兩個商場大部分樓面都是由單一百貨公司承租。

八佰伴黃埔花園店為八佰伴集團第三間分店,根據網上資料,分店於1988年12月開幕,佔地十五萬平方呎。雖然是三間分店中面積最細,但以規模來說,仍然是十分驚人。
關於八佰伴的故事,可以看筆者的舊文章。直至八佰伴在1997年11月宣佈破產前,他們一直承租了青樺苑商場地面及地庫範圍,以及部分黃埔號樓面。
吉之島在一年後承租八佰伴全部樓面,格局上亦保留了八佰伴的特色,例如直至升格成AEON STYLE後,黃埔店仍有保留美食廣場的設計,而黃埔號船頭的位置,多年來亦是由百貨公司分租予不同餐廳營運。
另一間很多街坊都有回憶的,是名為歡笑樂園的室內遊樂場,位於黃埔號地庫,筆者就沒有去過了。八佰伴旗下的歡樂天地,亦曾在黃埔花園設分店。遊戲機中心Game Station 亦曾經承租過黃埔號地庫。


黃埔號除了是百貨公司的據點外,亦曾設有UA黃埔兩個映廳,而且更會在面向第八期商場(美食坊)的一方設有電影放映時間表。
UA黃埔退租後,曾經由新城電台短暫營運新城戲院,播放非主流電影。從這篇講鏟片的文章,可以看到一些舊照片。



說到新城電台,當然不得不談到其總部就是位於黃埔號地庫二層,旁邊更設有行人隧道通往第九期商場。
新城電台在1991年開台時,當時總部設於第十一期商場(聚寶坊)地庫。最令街坊所回味的,是能夠近距離「觀星」,因為當時新城電台的直播室是面向商場通道的。新城總台最終於1996年遷往黃埔號地庫至今。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過黃埔花園內街的圍欄也有其特色,雖然部分圍欄已經因為興建黃埔站的工程而拆除,但部份仍然有保留至今。
最後和大家談談黃埔號鮮為人知的地方,就是其隱世的公共空間。

黃埔號的天台,其實是向公眾開放的。從照片中,可見天台曾經鋪上兒童遊樂場常用的軟墊,相信曾設有兒童遊樂設施,但至今已淪為荒蕪一片。該公共空間因疫情關係,已經暫時關閉。
黃埔美食坊 (第八期)


離開黃埔號,橫過德安街來到美食坊。美食坊其實只是建築物的其中一個名字,最初名為黃埔廣場的第八期商場,在1996年黃埔新天地大翻新中改名為銀幕圈,當然是因為商場主要賣點就是UA黃埔,後來再易名為螢幕圈。


而其他樓層分別為私人會所博藝會、酒樓、豐澤電器世界、遊戲機中心、地面的公共運輸交匯處及變電站、社福設施、以及位於地庫的萬有街市,另外黃埔廣場天台亦設有另一公共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黃埔廣場天台至今仍有懸掛和黃的旗幟。
直到2000年,商場和蔡瀾合作改建黃埔廣場的三個樓層,成為餐廳總匯,並易名為蔡瀾美食坊。
蔡瀾美食坊除了新建扶手電梯外,更引入具特色的餐廳進駐,包括至今仍在營運,但口碑已大不如前的詠藜園四川擔擔麵,以及台灣過江龍,但當時僅為特許經營的鼎泰豐。

Source https://ticketsz.blogspot.com/2001/01/?m=1
商場方面為隆重其事,更將平時用作穿梭巴士IVECO巴士粉飾成花車,在2001年的花車巡遊中作表演。
隨著雷霆保齡於2004年在地庫開幕,黃埔花園唯一的街市選擇亦被取代。而蔡瀾美食坊最終於2007年易名為美食坊,營運至今。

UA黃埔於2009年租約期滿後,改由嘉禾院線營運。嘉禾黃埔在格局上變化不大,不過就有因應UA黃埔映廳斜度不足的問題略作改善。
紅棉苑商場 (第七期)


沿著德安街來到紅棉苑商場,在兩間奉基小學落成前,這塊空地不時會舉辦活動,好不熱鬧。

紅棉苑商場地理位置欠理想,亦解釋到多年來命運多舛。在1996年黃埔新天地的大翻新中,大眾在紅棉苑商場開設文化城,佔地超過四萬平方呎,分店內更設有美食廣場。不過旗艦店僅營運短短兩年便提早完約結業,當年大眾傳聞更因此虧損達七千萬元。

紅棉苑商場丟空多年,到了2002年,原址開設黃埔中藥城。中藥城內設有“中國名醫館”、“中藥精品館”、“養生御膳館”和“中醫藥博物館”等。無獨有偶,在2003年SARS期間,中藥城亦有推廣「以中藥防非典」。
往後,因為自由行遊客的關係,紅棉苑商場改為香港鑽表城,只聽名字也知道不是以香港人作為目標顧客。至今,紅棉苑商場改由幼稚園承租,相信街坊也倍感安慰。
百合苑商場(第九期)

來到位於德豐街的百合苑商場。百合苑商場的位置雖然鄰近紅磡碼頭,但多年來人流都只算一般,以往由桌球室承租大部分樓面。

直到九號水產成為百合苑商場的旗艦商户,開幕初期成功帶動人流。
九號水產的九字,相信是與第九期有所關聯,不過卻沒有令黃埔成為另一個上引水產。九號水產初期以鮮活海鮮及高級餐廳作招徠,可惜熱潮過後,九號水產已難以吸引區外客源。

九號水產在2020年將部分樓面改作街市九號鮮里,成功吸引街坊光顧,亦打破區內自萬有街市結業後,十多年來由超市壟斷區內的鮮活食品市場。
享膳坊(第四期)

享膳坊最為人熟悉的,相信是澳式餐廳Outback及壽司郎。
筆者記憶中,棕櫚苑商場未易名為享膳坊的時候,也是有餐廳承租的。反而發展商在2015年把商場易名為享膳坊後,卻把當時租約期滿的加州健身從第十一期遷往第四期,相信是發展商找不到如酒樓般的商户承租。
商場易名為享膳坊後,更加設了商場通道及公眾洗手間,亦是黃埔新天地多年來,首批新裝修的洗手間。

加州健身第四期分店於2016年初開業,但僅營運了兩個月便因為欠租問題結業。Goji 在2017年承租加州健身原有舖位,不過亦只是承租了三年,同樣因為租金問題而結業,而該舖位丟空至今。
百寶坊(第三期)及奇妙坊(第一期)


說到翠楊苑商場和金柏苑商場為何會如此命名,又要談一些歷史。
金柏苑商場(第一期)曾經並非只有街舖的商場,但由於船澳街食肆林立,金柏苑商場在2005年作大翻新。
翻新後,金柏苑商場易名為奇妙坊,並不再設有商場通道,所有店舖都變成街舖。
而商户當中,仍有保留原有租户黃埔家居用品及辰暉文具公司,後者亦即是為人熟悉的文具及玩具旗艦店奇趣天地,奇妙坊這個名字相信亦是因此而來。
根據奇趣天地的官網顯示,紅磡總店自1999年已經開業。奇趣天地在奇妙坊經營至2014年,才遷至百寶坊。
至於翠楊苑商場,又為何稱為百寶坊?
有趣的是,百寶坊當日得此名字,是因為翠楊苑商場的租户包括國貨公司中藝及珠寶公司。另外商場的主要租户為中式酒樓康和小館,即是現在的康和閣,但當年的酒樓入口是位於現時奇趣天地的正門旁。

中藝國貨佔去百寶坊近半樓面,其餘樓面曾作為智邁企業(ATICO)作辦公室用途。ATICO當時亦有租用同屬和黃旗下的紅磡灣中心,作辦公室用途。
中藝國貨結業後,同系華潤百貨曾經承租原有舖位經營至1999年,之後由百佳超級廣場取代。不過,現時位於百寶坊的百佳,已比當年的面積縮減近半。

面向紅磡南道一方缺乏人流,但由於海濱南岸於2008年入伙,僅一橋之隔的百寶坊坐享漁人之利,商場亦改為提供不同類型的街舖。
至今,百寶坊的商户已和名字關係不大,反而和享膳坊一樣,以食肆為主,包括快餐店祖樂比、大快活、薩莉亞、翠河餐廳、Black Sugar Coffee 及米気等。
時尚坊(第二期)


終於回到今天的主角Donki。Donki 承租時尚坊地庫樓面,開設超市及鮮選壽司。當然,Donki 說不上是時尚的代表,但其實第二期商場開幕的時候也毫不時尚,第二期商場為黃埔花園第一代百佳的位置。

在1996年大翻新後,商場易名為時尚坊,亦引入了來自英國的百貨公司Bhs,位置就是在時尚坊連接黃埔站的出口,共兩層。
Bhs全名為British Home Stores,由和黃旗下的屈臣氏集團獲得品牌在亞洲的專營權,他們將品牌引入香港,並在黃埔開設了唯一一間分店。
Bhs 售賣的東西和馬莎相若,除了時裝外,當年更有引入英國的家居用品,如床上用品和燈飾,不過最終卻沒有像馬莎般深入民心。在1997年度和黃的年報中,亦坦言Bhs表現令人失望,Bhs僅營運了約兩年便結業。
除了Bhs外,時尚坊多年來亦有不少時尚代表,例如ICE FIRE、iso、Inditex 旗下Pull & Bear、Morgan、H&M 和ESPRIT 等。
不過,連UNIQLO 也打破多年來在港「開舖不執舖」的命運,在2022年租約期滿後遷出。那麼,時尚坊該引入如Maple 般的平民時裝店嗎?抑或是該探索不同店舖種類?

在時尚坊,有一間多年來屹立不倒的店舖,就是自第二期商場開幕已經營業的必勝客。今時今日的必勝客,店舖面積雖然比當年略作縮減,亦不再設有自助沙律吧,但位置的確是沒有改變過。
時尚坊以往亦曾經由美心大酒樓承租地庫範圍,更設有一個連接地面的獨立樓梯,不過該樓梯至今已經封閉。
酒樓旁邊以往一定會附設報紙檔。位於時尚坊的報紙檔亦經營多年,亦曾搬遷舖位,不過至今已結業。

時尚坊曾經有唱片店HMV、內地家品店 The Green Party、人氣餐廳如School Food (即現時Sukiya牛肉丼飯店的位置),亦僅僅曇花一現。
聚寶坊(第十一期)

不同年代的街坊,對聚寶坊相信會有著截然不同的印象。第十一期商場在1990年落成時,曾經在地庫二層設有室內溜冰場,亦即是現時冒險樂園的位置,其格局多年來並沒有大變動。
而在1996年的翻新工程,除了拆卸室內溜冰場外,亦把新城電台的總部遷到黃埔號。

聚寶坊多年來曾引入過不同的旗艦商户,例如玩具反斗城、剛結業的馬莎百貨(前身是加州健身及永安百貨),而KidZone 前身則是加州紅旗下YO PARK!,該卡拉OK在德康街及紅磡道交界設有獨立出入口。

聚寶坊亦設有黃埔花園另一元祖級商户麥當勞,該麥當勞雖然位於地庫並有獨立出入口,但仍然設有一個地面的出入口。



另一個聚寶坊的特色,相信是面向家居庭一方的噴泉。雖然聚寶坊大部分範圍已經面目全非,例如這個寫上Gateway to Home World 的招牌已經拆除,但是在部份連接地庫的樓梯,仍然可以看到九十年代深色雲石的設計。
家居庭(第十二期)及尖子坊(第十期)

最後一站來到銀竹苑商場(第十二期)和綠榕苑商場(第十期)。
銀竹苑商場較鮮為人知的歷史,是商場開幕的時候,曾經設有樓高兩層的幻彩花式噴泉,而噴泉的背後更設有電子屏幕,閃著不同顏色,以九十年代來講,是十分前衛。

據街坊透露,當時銀竹苑商場以香港街道作主題,售賣不同種類的貨品,不過亦不成氣候。多年後的今日,家居庭亦設有開設不同小店的Home100 區域。
銀竹苑商場是黃埔新天地翻新工程中,首批翻新的商場之一。1996年,商場重新定位成家居庭,而音樂噴泉相信因為維修保養費用高昂而拆卸,原有位置改由原於第二期的百佳遷入。

家居庭百佳超級廣場佔地四萬六千平方呎,為第一代的超級廣場設計,亦是當時面積最大的百佳分店,而此紀錄一直維持至二千年,面積達七萬五千呎的新都城百佳所取代。


剛才講過,在銀竹苑商場的音樂噴泉,是橫跨地面及地庫兩層,而市民可以在地面隔著欄河觀賞整個表演,非常壯觀。
不過,在百佳遷入家居庭後,只佔用了地庫的部分(和現時taste 的位置相若),但地面原有的中空部分仍舊保留,所以早年的家居庭的百佳,逛起來非常有空間感。
而地面原有欄河的部分,則改成全幅玻璃,並成為連接公眾洗手間的通道一部分。小時候去的時候,還不知道為何會設一條通道能夠參觀地庫的百佳。
商場要改變結構,往往需要獲得屋宇署批准。不知道九十年代的申請手續是否太繁複、抑或是成本考慮,中空部分一直存在多年。


直到實惠結業後,2018年發展商改建家居庭商場,將中空部分填平作商店用途,而原本僅為實惠出入口的戴亞街出口,亦改為商場通道的一部分至今。

網上圖片
銀竹苑商場改為家居庭及百佳後,人流顯著改善。長實後來將家居庭品牌,推廣至和富中心,更沿用同一標誌,開設和富家居庭。


至於毗鄰家居庭的綠榕苑商場,則沒有那麼多故事了。綠榕苑商場面積不大,商舖面向內園的籃球場,以教育機構為主,因而命名為尖子坊。尖子坊亦曾經開設通利琴行,至今已經結業。

看到這裡的讀者,相信對黃埔花園有一定的感情。在筆者進行資料蒐集的過程,也有街坊問過,為何黃埔花園有這麼多條行人天橋,卻只有一條連接第六期和第九期的地下隧道?
筆者沒有答案。不過,私人發展商發展地下隧道,都會牽涉政府土地,而政府在九十年代的取態,就算是私人發展商斥資興建,都很少會考慮。
翻查果靈聞庫,在2002年,新世界旗下香島發展仍然就興建連接名店城、喜來登酒店及彌敦道的行人隧道和政府洽商。當時發展商曾指會斥資三百萬興建,更建議可在隧道內擺放小型售賣車。
不過最終隧道落成後,僅作為普通行人隧道,相信是政府不容許發展商利用公共設施作商業活動。
港鐵黃埔站通車後,黃埔花園已沒有發展行人隧道的誘因及空間。


2018年起,黃埔新天地告別二十年的「 新」,易名為黃埔天地。主要翻新工程包括更換位於德安街的巨型招牌、路標及更新部分商場的標誌。
黃埔天地經過多年發展,從人流凋零、到八佰伴時期的萬人空巷、再到現在因為疫情關係人流減少,加上發展商被指不願減租,而導致舖位空置率高企。
藉著引入星級租户 Don Don Donki 又能否為時尚坊,甚至為黃埔天地帶來另一個春天?
最後,和大家分享一些當年黃埔花園商場及黃埔新天地的廣告片段及相片。

Source 和黃年報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