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語錄》聽他的,還是聽我的?

翦水
·
(修改过)
·
IPFS
·

這一天我有許多待辦事項,一個接著一個,在不同的地方。我帶著謙謙匆匆忙忙,趕赴下一個行程。

上車前,他在路邊的樹叢看到一個有趣的洞,開始玩了起來。我因為趕時間,就催他趕快上車,不讓他有機會繼續「研究」。可是他像是沒聽到一般,繼續磨蹭。因為我太心急,用很不友善的口氣命令他,他似乎有點被嚇到,好像不解自己做錯了什麼事,很委屈且不情願地慢慢爬到車上去,輕聲嘀估著:「為什麼不能玩?」

之後我自己心裡一直在想,我是不是不應該為了自己的忙碌而抹煞他玩樂的興致?很多人說要給小孩子充足的時間及空間去探索,不要給他們太多限制,以免抑制了他們童玩的好奇心及創造力。若這樣想,就讓自己覺得很有罪惡感,好像自己太過自私,要求還不懂事的孩子來配合我,卻不是以他的成長需要為優先考量。

但其實這並不是常態。平常我和他的相處時間大多都是事先預留,騰出來的。無論是在公園,還是家裡,那是一段完全自由的時間,沒有外務的煩擾,我會把全心的注意力放在他身上,且保持彈性,讓他玩得盡興,也陪他玩得開心。所以,我並不是那樣完全沒有彈性,不給小孩空間去探索的自私的媽媽。這樣的狀況反而是讓小孩子有機會學習到,有時候他也需要配合別人的時間及需要,並不是總是他想做什麼就可以隨時如願。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多半是互相的,有時我為你著想,有時必須換你來為我著想。

而今天,就是一個他必須為我著想的日子。

在車上,我心平氣和地告訴他:

「謙謙,媽媽知道你剛才很想留下來玩那個洞。可是媽媽今天有很多事要忙,如果不趕快走,我們會遲到。遲到了,事情會沒辦好,媽媽會不高興,而且很生氣。你是不是不希望媽媽生氣?」

他點點頭。

「所以,今天媽媽要請你動作快一點,不能到處玩耍。等到媽媽把事情辦完了,下次會再帶你出來玩,到時候你就可以好好地玩,媽媽也不會催你了。好不好?」

他表示理解地說:「好。」

在忙亂的生活裡,常會碰到一些突發狀況,母子意見衝突,陷入這種「該聽他的,還是聽我的」的掙扎。當然,若是很明顯的是非對錯,或是攸關安全考量的情況,小孩子沒有判斷力,我們理當堅持原則,想辦法讓他們理解,或強制執行。但對於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沒有所謂對錯,那我就看情況而定。若此事無關品格道德,也不是當務之急,我就會盡量保持彈性,讓孩子盡興地去嘗試、發揮。反之,我就會要他嘗試瞭解別人有不同的、或急迫的需要,要求他來配合我。

但在這種時候,除了當下的立即要求之外,最好還是要花點時間(即使是事後)解釋給他聽,讓他明其究裡,不至於覺得自己只是莫名其妙被限制。相反地,以後在不同的情況下他甚至能自己判斷事情的輕重緩急,以及樂意配合別人的心態。

另一種例子,是當我要他去做一件事(吃飯、洗手、收拾玩具等),而他不肯。這種例子沒有時間的緊迫性,但仍然是必須完成的。我會給他幾次機會,或一段時間的緩衝,讓他的情緒冷靜下來。有時候我會主動先陪他說話,逗他,跟他開玩笑,來分散他當下不開心或故意唱反調的情緒。通常他很快就可以接受現實並同意去完成他應該做的事。

還有,比如在外面玩或看電視,時間到了(該回家或關掉電視了)。我不會馬上說走就走,說關就關。我會給他事先預警,先告訴他「還有五分鐘」,然後過一會兒再去通知他:「還有一分鐘」。到第三次就會強制執行。孩子自然地在心裡形成一個「警報系統」,在每次「時間到了」的時候漸進地去調適並做好心裡準備,而不至於因為覺得自己突然被強制或剝奪權利而感到生氣。

我常常提醒自己:在嚴格執行的的原則及規矩之下,仍要看情況適時地保持彈性。

缺少原則,小孩子就沒有依循的規矩,過於任性,將來到人群中,反而會到處碰壁,不受歡迎。有一次,我聽到一個媽媽跟他十歲的孩子說:「我現在這樣限制你這些錯誤的行為,一再地告訴你,是因為我是你媽媽,我愛你,會不斷地給你機會。若你現在沒學會,將來到外面,別人頂多只能容忍你一次、兩次,然後你就有苦頭吃了!因為別人不會一再給你機會,像爸媽這樣,教導你,等你慢慢長大。雖然你現在覺得很難理解,但如果你現在學不會,以後的挫折會比現在更大,更多好幾倍!」這番話的確是很有道理的。

但另一方面,若缺少彈性,則會忽略孩子在一些特殊情況(如生病、為某件剛發生的事心裡難過、正在專心於某樣東西等)的需要,無法照顧到某些時候他們個別的、細微的成長需求。過於像是軍隊裡的生活一樣,會讓他們覺得自己不被尊重,不被「有人性」地對待。

「原則」及「彈性」兩者皆有其必要,但要有智慧能分辨情況,取得平衡。比例上來說,我覺得可以應用 80/20原則:堅持百分之八十的原則,保持百分之二十的彈性。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翦水試著運用退役的工程師頭腦及心理學博士的專業訓練來寫作。最愛的文體是詩,最愛讀的書籍是哲學、心理學,以及所有可以幫助我深入認識人類與這個世界的運作準則的知識與方法。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就算世界結束了,心也不會死

「跨越海峽50年」第九篇:回鄉之路

「跨越海峽50年」第八篇:成家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