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LeavingAcademia: A Practical Guide 離開學術界

Jun
·
·
IPFS
·
除了手把手的轉職教學,這本書對我來說還有一層意義:梳理了學術人為何猶豫,如何創傷,並陪伴讀者走過離開過程中的種種自我懷疑。
作者:Christopher L. Caterine;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20.

如何踏出轉職的第一步、梳理過去經驗所得技能的市場價值、消除雇主對於「資格超標」的疑慮等是本書的重頭戲。每章三道問題、三項功課,以及末尾的履歷範本,是許多推薦者都有提到的項目,非常適合step by step嘗試。

我想額外提的是,作者不僅段落內論點、論證連貫,行文遞進更令人佩服:

從盤算著離開志業時的那種罪惡與窒息感,到最後順利登出,終於能用正常眼光檢視學術界日趨惡劣的勞動環境。

喔,這真是,對啊!為什麼我們不?

這不單單是編排的技術,吊吊讀者胃口,更是一種陪伴,從愧疚、埋怨 、走向豁然開朗;跟著這些步驟,過程中會有很多複雜細微的自我質疑與負面情緒,但最終糾結會鬆開,作者與許許多多的好夥伴們,都這樣走到位了。

類似這樣精心埋藏、順勢揭露的彩蛋還有許多(包括作者到底後來是轉去哪裡、「你以為我會寫但我偏不」的小反轉)我就不破梗了。作為學術大廈的基層工作者,我挑了兩處作者破除的圈內人盲點。

෴✦ 學術界的勞動環境 ✦෴

作者粗估,在美國大約只有7%的博士能取得終生職,這個數字實在嚇人。

想要與伴侶成家、想生養子女、想生活在不那麼冷的城市、想結交一些朋友、想離父母親近一點……這些單純只是要過生活的問題,總是被刻意忽略,假裝這些是「志業」的必要代價。

但首先,檢視自己入職時的理想,是否真的能在這樣的環境中實現?其次,這種有點自溺的犧牲精神,會在我們打算脫離時,帶來極大的愧疚感。

From Living to Learn to Learning to Live.

你想要怎樣的生活,想從工作中獲得什麼,試著找出生活與工作的平衡。最終我們會發現,過去的我們總是很自然地就接受學術界那些顯然不利於家庭存續的不良條件。

෴✦ 把時間花在建立新知與技能上 ✦෴

透過生活/工作價值排序、從業者訪談與履歷剪裁,理想中的下一份工作逐漸在腦中成形。善用80-20法則,把正職工作做好,節省下來的時間與精力則投入到銜接新職涯的活動中。畢竟

that juice wasn’t worth the squeeze.

這裡不得不稱讚一下作者的小小腹黑。不是建議我們把手頭的學術工作搞砸,而是剛好就好,不要再投入這麼多心力在這件事情上了。

最後一章雖然是要looking forward ,但我認為也是將學術界還原成職場的犀利檢視。在這裡,我們不會幻想任何一個職位是一個終身職,它們是一層層通往新技能、新產業以及我們對自身工作發展新觀點的台階。

我很喜歡作者提到現在的他怎麼面對過去的專業:我現在只會關注那些我真正感興趣的面向,可以真心的對詩詞中的笑話笑出聲來,可以任性地在談話中引用古羅馬軼事而不用進行來源批判,更重要的,不用再糾結於超難的德國理論文獻啦~

No matter how happy you are in a new career, there’s going to be something you’re sad about losing. But the grass on this side of the fence really is greener.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Jun曾經對一位導演說:我的觀影心得都很個人。導演問我,何謂個人? https://www.instagram.com/utter00332211?igsh=MTV3Nmp1a2tkeHF1Ng%3D%3D&utm_source=qr
  • 来自作者

閱讀》Minor Feelings: an Asian American recko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