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回顧.1|國安通緝 周庭棄保 遊行掛牌 區選投票率創新低

香港紀事
·
·
IPFS
·
來到 2023 年,國安警至今已拘 285人。這一年,更兩度懸紅各百萬元,全球通緝羅冠聰等 13 位身在海外的社運人士。高官說,被通緝者是「過街老鼠」會被「終身追捕」。國安法被捕者周庭指,「被北上」後取回護照,到加拿大升學後宣布「棄保」。國安法下的「世紀審訊」展開,47人初選案開審,已完成口頭結案陳詞,最快三至四個月後方有裁決;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等人被指控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等罪…
這一年,更兩度懸紅各百萬元,全球通緝羅冠聰等 13 位身在海外的社運人士。(資料圖片/ 陳朗熹攝)

(原文刊載於集誌社)

文|何珮瑚

來到 2023 年,國安警至今已拘 285人。這一年,更兩度懸紅各百萬元,全球通緝羅冠聰等 13 位身在海外的社運人士。高官說,被通緝者是「過街老鼠」會被「終身追捕」。國安法被捕者周庭指,「被北上」後取回護照,到加拿大升學後宣布「棄保」。

國安法下的「世紀審訊」展開,47人初選案開審,已完成口頭結案陳詞,最快三至四個月後方有裁決;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等人被指控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等罪,黎被還押逾千日後,案件 12 月開審。

新常態下,遊行示威要「掛牌」、勞工團體申請遊行後卻「撤回」、在維園悼六四的人被捕;尊子漫畫被停刊、「敏感」人物著作在公共圖書館被下架;民主黨由搞飯聚、到參選、搞年宵皆被DQ。區議會選舉、運作機制也被「完善」;新區議會大削直選、加插間選、恢復委任、民主派入閘無門。12 月的區選,投票率得 27.54 %,屬回歸以來新低。

國安海外通緝 13 人 在港親人被捕、被助查

港府多次強調《香港國安法》具域外效力,若有人在境外從事分裂國家和顛覆國家政權等活動,將可透過該法行使刑事管轄權。今年,警方國安處表示,注意到有人在海外繼續作危害國家安全行為,兩度懸紅百萬、通緝共 13 名身在海外、被指涉違反《港區國安法》人士,包括前立法會議員羅冠聰、「香港議會」發起人袁弓夷、立法會前議員許智峯及社運人士許穎婷等。

國安警先於今年 7 月 3 日,以 100 萬元懸紅,通緝立法會前議員郭榮鏗、羅冠聰、香港民主委員會執行總監郭鳳儀等八人。而首度通緝的約兩個月內,八名被通緝者有超過 30 名親友被帶走問話助查、拘捕,包括羅冠聰的父母、兄及其女友,「香港議會」發起人袁弓夷的前妻、子女、聲明脫離翁媳關係的立法會議員容海恩等。

林朗彥等前「香港眾志」成員,被指涉嫌營運「Mee懲罰師」支援羅冠聰,遭國安警拘捕。(資料圖表/ 廖俊升攝)
袁弓夷兒子袁彌昌在 7 月 24 日被助查後離開警署。(資料圖表/ CCW攝)

此外,林朗彥、李啟靖等七名前「香港眾志」成員,被指涉嫌營運「Mee懲罰師」手機應用程式,賺取資金支援羅冠聰,遭國安警以涉嫌「串謀勾結境外勢力」、「串謀作具煽動意圖行為」等罪名拘捕。

特首李家超形容被通緝者是「過街老鼠」,要避之則吉,會被終身追捕。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形容被通緝食「人肉饅頭」,又指若相關人士對外國政府失去利用價值,「將會是一個棄卒」。

國安警其後在 12 月 14 日宣布再懸紅通緝另外五名、涉煽違反《香港國安法》的人士時,國安處總警司李桂華同日公佈,已拘捕4人涉透過網上訂閱資助許智峯和羅冠聰。

周庭爆被寫「悔過書」、被北上參觀「贖」回護照

至於 2020 年涉違「勾結外國勢力罪」被捕,事後獲准保釋的前香港眾志成員周庭,今年七月獲准發還護照赴加拿大升學,身處加拿大的她在 12 月宣布棄保離港。周在社交媒體發文公佈消息,同時提到警方國安處曾要求她寫「悔過書」,及到深圳參觀,以換取發還護照。李桂華在 12 月 14 日回應事件時稱,周庭目前仍未「正式犯法」,期望她把握機會回港,否則限期過後無回港報到便會成為逃犯,屆時警方會正式通緝她。

285人涉國安案件被捕

保安局回覆《集誌社》查詢時稱,截至今年12月8日,本港已有285人涉及「涉嫌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的案件被捕。局方又稱,就相關案件有172人及 5間公司被檢控,其中 107 人已被定罪或正等候判刑,其中32人涉及國安法下的罪行。

國安法外,還有 23條。特首李家超在最新一份的《施政報告》預告,將於明年內完成《基本法》23條立法,又稱23條將與國安法連結起來,建立有效的國安法律系統。

維園悼六四 兩人被指涉煽動被捕

六月三日,關振邦和劉家儀在維園悼六四被捕。(資料圖片/ 劉貳龍攝)


本港今年終於熬過三年多的新冠疫情,各界常形容社會疫後逐漸「復常」,在口罩令已被撤銷的同時,疫情前實施的《禁止蒙面規例》仍然生效。究竟本港公民社會能否復常?與「正常」相距多遠呢?
保安局回覆指,「因應現時國家安全隱患仍然存在」,港府認為目前仍有必要保留《禁蒙面法》,又稱會密切留意整體社會情況,並適時作出檢討。當局補充,截至2023年第二季,就法庭已審結的案件而言,共有78人被檢控,當中27人被定罪。至於多少人因違反該規例被捕,保安局表示,警方未有備存相關分項統計數字。惟翻查紀錄,局方曾表示,截至 2022 年 6 月,共有 683 人因涉違反《禁蒙面法》被捕。

警方拉起橙帶,作出拘捕。(資料圖片/ 劉貳龍攝)

今年為疫後首個六四,但維園已連續第四年沒有燭光集會、支聯會亦已解散,取而代之的,是多個內地省份同鄉社團合辦的「家鄉市集嘉年華」。

早在六四前夕,維園、銅鑼灣、中聯辦一帶已有大批警方佈防,當日警方共拘捕四人,另有四人涉破壞社會安寧被帶返警署調查。

四名被捕者當中,三人被指涉嫌「作出具煽動意圖的作為」被捕 ,包括穿上「89 64 20」黑衣上衣、燭光「真相」上衣,到維園噴水池旁邊悼念的天安門母親運動代表劉家儀、前支聯會義工關振邦。二人當時手執六支白玫瑰、四支紅玫瑰,高舉寫有「堅守良知與追求自由的人」等字的 A4 紙,警方隨即拉起橙帶封鎖線,將兩人帶上警車。另一名被捕人士則是牙醫李盈姿,警方指,李懷疑佩戴兩條有煽動字句的布帶。此外,藝術家三木晚上在崇光百貨附近被帶上警車,警方稱他涉嫌「在公眾地方行為不檢」。

六四當日,大批警員在維園內外戒備,帶走或拘捕叫口號、被搜出標語的市民,但仍有人堅持尋找公開悼念的可能性,如有人在銅鑼灣默默亮起手機燈、在鬧市翻開北島詩集。

這一日內,共帶走 23 人助查,拘捕一人。被捕人士為社運人士嚴敏華的母親、推拿師區家寶,她當時在怡和街附近,舉起「為民保健」資訊的廣告紙牌,被警員截停期間拒絕離開,隨後被帶上警車離開;而法國國際廣播電台(RFI)駐港特派記者、前記協主席麥燕庭當日稱在工作期間被警方帶走。據《集誌社》記者統計,當日被警方帶走的其中 20 名市民前,附近並無混亂、人群聚集或衡突;其中 14 人穿了印有香港或政治字眼的衣服、或持有悼念相關道具、或曾作出表達訴求。

六四當日,社民連陳寶瑩在銅鑼灣被警方帶走。(資料圖片/劉貳龍攝)

社民連指遭國安警告不得參與勞工遊行

六四公開悼念受阻,民生議題的遊行集會自由又可有受影響?隨本港撤銷「限聚令」,公民團體亦重新按《公安條例》通知集會、遊行。三月初,香港婦女勞工協會一度獲警方發出不反對通知書,原訂在 3 月 5 日,即三八婦女節前的周日,由灣仔修頓球場遊行至金鐘政總。然而,女工會在遊行前夕決定取消遊行,及後,社民連在原訂遊行日期披露,四名成員曾遭國安警問話,警告他們不得參與遊行,若堅持出席將被拘捕。女工會隨後在社交媒體交代事件時稱,警方發出不反對通知書後曾多次約見,女工會「已竭力落實行動而作出修訂建議」,但結果仍未能如願舉行

今年三月,將軍澳出現了首個具新香港特色的「掛牌遊行」。(資料圖片/ CCW 攝)
有編號的遊行頸牌。(資料圖片/ CCW 攝)

都會駅業主掛牌遊行

另一邊廂,都會駅業主委員會三月底發起遊行集會,反對在將軍澳區內填海及興建厭惡性設施,為疫情後首個獲發不反對通知書且順利舉行的遊行。然而,參加者須佩戴掛頸號碼牌以作識別,亦被要求不戴口罩;警方亦要求舉辦方確保參加者不會有「不利國安」的行為

四月初,前職工盟主席黃迺元、前幹事杜振豪,以個人名義向警方申請「五一遊行」。

四月中,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訪港六天,在 4 月 15日,「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致辭時提到,遊行不是表達利益訴求的唯一方式,環保、民生等訴求很容易被騎劫,希望香港求同存異、理性溝通,「天天辦會展,搞創科、拼經濟、跑馬、跳舞、炒股、『揾啲錢』」。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在同月 17日,也撤回勞動節遊行的申請。勞聯秘書長周小松當時表示,因「擔心容易被騎劫滲透」而撤回,與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早前的言論無關。

到了四月底的一個早上,職工盟前主席黃迺元一度失聯,及後取消5.1遊行申請,但限於《港區國安法》第 63條,無法透露詳情。

尊子在《明報》的漫畫欄目,今年被停刊。 (資料圖片/ Nasha Chan攝)

遊行集會「失色」,出版自由也受困。筆名「尊子」的政治漫畫家黃紀鈞,發表的時事政治諷刺漫畫,自去年十月起遭官方六度批評。今年 5 月 11 日,明報刊登公告宣布,尊子在該報的兩個政治漫畫欄目「尊子漫畫」、「乜議員漫畫」將於 5 月14 日起停刊,為在該報已有40年歷史的專欄劃上句號。《集誌社》曾報道,尊子漫畫宣布停刊同日,有關尊子的 21 項書籍及資料,突遭公共圖書館下架

區議會未能入閘 民主黨:大有大做、細有細做

結社自由,在今年又是什麼光景?民主黨原計劃今年初舉行籌辦春茗,然而數度因會場突出現「緊急維修」被迫取消,該黨此後去信邀請政務司長陳國基就《施政報告》會面,亦被對方以「公務繁忙」為由拒絕。至今年 11 月,民主黨職員、副主席伍凱欣以個人身份投得維園年宵攤位後,均被DQ。以上種種,加上民主黨在立法會、未來一屆區議會均沒有議席,令其前景備受關注,主席羅健熙就表示,「大有大做、細有細做」,強調黨友仍希望繼續堅持工作。

過去幾年,公民組織因應政治環境相繼解散、民主派區議會議員因 2021 年宣誓風波引離職潮,隨後在新一屆區選亦難以入閘。縱然公民社會變得飄零,但《集誌社》今年訪問三名民主派的「一屆區議員」、國泰航空空中服務員工會、曾為職工盟屬會的清潔服務業職工會,以及轉任利東邨業主立案法團司庫的前區議員陳炳洋等,仍有人堅持與無力感共存,留守社區並促進議題討論。

新區議會選舉的投票率,寫下歷史新低的紀錄。(資料圖片/陳朗熹攝)

新區議會投票率創新低

政治方面,今年立法會鬧出「好聲音」風波、地區上出現「歡送黃大仙DO」爭議,而區議會制度被「完善」了,投票率創新低,大批區議「敗部」復活

政府繼前年「完善」立會選制,今年五月,政府再公布「完善」區選制度。新選制下,直選成分大減,直選議席由 452 席大削至 88 席、地區委員會「間選」 176 席、委任制「復活」設 179 席,保留 27 席當然議席。入閘參選直選和「間選」,要獲地區三會提名、認可愛國,今年再無民主派入閘,連中間派也未能入閘。 然而,《集誌社》揭發經民聯其中一位參選人陶皜訊,在 2019 年出選區議會時,曾公開表示支持「五大訴求」,今次也能「入閘」,令人質疑「誰主愛國」。陶在今次區選最後落敗

投票前夕,副政務司長卓永興表示,政府高度重視區選,「無所不用其極」的宣傳。12 月投票日,一度因「系統故障」延長投票 1.5 小時,投票率是 27.54 %,屬回歸以來最低。經民聯梁美芬說「目測」投票率過三成。

建制政黨「敗部復活」

而上屆大敗的建制政黨「敗部復活」民建聯奪 109 席成最大黨。新一屆區議會中, 470 名議員絕大多數為建制派,特首李家超形容新一屆區議員「背景多元」。


500人晚宴歡送黃大仙DO鬧風波

來屆區議會主席將由各區民政專員擔任,不過今年中就曾鬧「歡送風波」。黃大仙民政專員黃智華赴京進修前,地區人士夾錢筵開43席歡送,政府承認是由九龍社團聯會統籌、約500人參與,不涉及公帑。事件惹來建制中人不滿,前特首梁振英指活動是浮誇浪費。主辦方曾回應《集誌社》指,花費實數估計是 20 萬元左右,更稱如有官員受市民擁戴,相信會繼續歡送,而形式值得思考。

聲稱眾官出席 立會好聲音胎死腹中

全屬「愛國者」的立法會,也鬧出「好聲音」風波。原訂在 9 月 8 日 在灣仔伊利沙伯體育館舉行的「立會好聲音」,受到歡送風波「波及」,多名建制派議員「辭演」,其後主辦單位藍星行動發新聞稿表示,經商討後認為現時不宜舉行、取消活動。《集誌社》取得一封由「藍星行動」發出的「邀請函」,邀請贊助五萬至 80 萬元不等,又附上一份 50人名單,聲稱特首李家超等高官議員「已確定出席」,有「被確認」會出席的議員表示沒收過邀請。

除立會好聲音外,部分立法會議員過往亦曾參與表演活動。(李鎮強Facebook圖片)

47人案「世紀審訊」

政制上,建制派「復活」。不少捲入國安法案件的民主派人士,今年面對審訊。其中,47名民主派於 2020 年發起「35+初選」,隨後在 2021 年 2 月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案件終在二月開審,部分被告自被捕後還押近兩年。這場「馬拉松式」審訊歷時118日後,控辯雙方在 12 月 4 日,終於完成所有結案陳詞,法官陳慶偉當時預計最快須3至4個月後方有裁決,並強調未能保證能否如期裁決。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涉及的國安案件開審,反恐警員荷槍實彈戒備。(資料圖片/ 梁文熙攝)

另外,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三間相關公司,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等罪,案件原訂於 2022 年 9 月開審,經歷兩度押後,最終在 12 月 18 日開審,預料審期為 80 日。黎智英 2020 年 12 月被起訴,一度獲准保釋,若由欺詐案被拒保釋起計,開審時已連續被還押逾 1100 日。

至於 2022 年 10 月開審,前《立場新聞》總編輯鍾沛權及署任總編輯林紹桐,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案,今年 6 月底完成結案陳詞,原定於今年 10 月 4 日裁決,隨後押後至 11 月 15 日,最終因應英國樞密院日前就一宗煽動案頒布判詞,裁決日再改為進行陳詞。而由於上訴庭正處理人民力量前副主席譚得志(快必)的煽動文字案,審理立場案的法官郭偉健認為,在「快必案」上訴有結果後的 30 日內,方再就立場案作裁決,而快必案最遲於明年三月裁決。 

前《立場新聞》總編輯鍾沛權及署任總編輯林紹桐,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案,判決一再押後。(資料圖片)

後記:好好紀錄已經相當重要

過去一年,有關政治、國安處拘捕社運人士的消息,斷斷續續透過新聞push 出現,日復日下來,雖有印象,但漸漸開始忘記出現什麼荒謬的事情,或者當刻看到新聞的時候的感覺。

回顧系列,恰巧是個好機會,有系統地、重整一年下來,究竟發生過什麼事。「完善」選舉制度後的首場區議會選舉,未有民主派成功入閘、國安警連番拘捕或通緝社運人士,諷刺時弊的政治漫畫被批評、疫情後組織申辦遊行集會被拒等,仍偶爾會令人感覺猶如生活在大浪之下。

回頭一看,2023 年的確值得沮喪的事,但另一邊廂,仍有不少人以自己的方式堅守相信的價值,學習在新常態下找回步伐。每次看到他們,都為我帶來安慰和力量。

如同Janice,在今日的大環境下,我亦曾對於報道未能引起迴響,或未能令部分政策得以改善感到無力。但就在整理回顧時發現,原來自己連今年的新聞都開始記不住的時候、或有如升所言,在變幻前寫下的字句都具有意義的時候,我想,好好紀錄已經相當重要。

最近重看《奇異博士》,看到古一大師教誨男主角控制力量時提到:"You cannot beat a river into submission. You have to surrender to its current, and use its power as your own. "(你無法改變河流的流向,你要順勢而為,將它的能量轉化爲自己的能量)新的一年,願我們都找到轉化能量的方法,在這個世界攜手前行。

集誌社官網
集誌社Facebook
集誌社Podcast
集誌社Instagram
集誌社Patreon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香港紀事轉載各平台書寫香港紀事的文章及報導,包括社會時事、社區故事、文化歷史等。目前轉載平台包括「集誌社」和「法庭線」,並已獲授權,名單將繼續更新。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嶺大校董選舉|學生會署理會長參選被 DQ 被指以「非官方途徑自我宣傳」

農墟也結業|美孚橋底營運 13 載 「租約期滿」遭政府收地 開荒農夫嘆:「點解要扼殺?」

長者勞工|年長侍應、清潔工自拍生活誌 記錄工傷、養家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