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是讀者、作者與環境的互動:讀牛津通識課006《閱讀》
即使是在這個數位時代的今天,「閱讀」仍然是人們學習、吸收資訊和娛樂的一種重要方式。而難以否認的,「閱讀」是一個讀者在自己與讀物(text)之間來回反覆、不斷的與訊息互動的過程。一方面,讀者調動自己原有的資料庫、生活經驗和推理能力,來了解讀物中的文句、情節或論據;另一方面,讀物的內容擴大了讀者的視野,否則讀了就彷彿沒讀過一樣(宋代的一位知名讀者程頤曾經這麼說過:「今人不會讀書。如讀《論語》,未讀時是此等人,讀了後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讀。」[1])。從這個角度,我們可以來談談這本為「閱讀」而寫的翔實、優良的讀物,牛津通識課006《閱讀》[2]。
在讀完了這本《閱讀》之後,我們可能會發現本書的寫作架構,雖然對於各種不同的閱讀方式,走的是一個多元包容、兼容並蓄的路線;不過,寫著寫著,在本書的字裡行間,作者還是暗暗的透露出他獨到的對於「小說」這種體裁的偏愛。這除了作者本人的興趣和思想背景的緣故外,背後更重要的原因或許是:在歷史中,「小說」這種體裁,確實對社會之所以被塑造成我們今天所見的這個樣子,有著深遠的影響。
根據本書的研究,我簡單的提出關於讀者和小說之間的互動,有著三種相互關聯的方式。[3]第一種,是小說如何基於虛構的人物,透過讀者的「移情」作用,讓讀者對於小說中人物的心情、處境和想法「感同身受」;進一步影響了讀者自己的情感、思想。這一點其實有力的推動了小說盛行的當世(以下引文論述的是十八世紀)的思想潮流:[4]
關於讀小說促使新個人主意意識抬頭,有一個相當有力的論點是,某些小說創造出特立獨行的人物,他們有能力也願意展現機智、意志或幹勁,這些特質說明他們能夠在社會上攀升,徹底改變社會地位。他們改變地位的高低與他們感覺到的「價值」一致。一旦小說開始創造出如此非凡和成功的個體時,讀者就開始意識到自己是具有不同程度的自由意志和能力的個體,反過來改變了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例如離開一個群體,加入另一個群體。〔...〕我們可以說,這些作者的作品讓讀者相信自己可以改變,每個人其實都有許多的可能。
[5]第二種是作品的內容,也會因為讀者而有所變化;一種情況是如果作者和讀者身處同一個時代,讀者的反饋便能夠直接影響到未來作品的內容。如下引文所提到的:
當時,像理查森和布萊德斯海這種作家和女性讀者之間的嬉鬧書信關係並不罕見,亞歷山大.波普也與許多女性讀者通信,許多人坦率讚揚或批評他的作品,特別是他對女主角和女性角色的刻劃。[6]
這些信中 ﹝案:指強納森.史威夫特(Jonathan Swift)寫給他的讀者埃絲特.約翰遜(Esther Johnson)的信﹞,史威夫特明確承認了他對她的虧欠:他不斷詢問她對自己最新作品的印象。女性讀者對男性的寫作,在許多方面施加了巨大而直接的影響,而非如同有些人認為的那樣,只是易受影響的被動讀者,如無生命的海綿吸收她們所閱讀的內容。
[7]其實今天仍有這樣的現象;即使讀者不是直接用言語向作者表達他的反饋,但是是否願意購買、社會的反應如何,也都會使作者可能修改或往某個方向創造他的作品。不論作者是為人們而寫、或是強調自己的獨立性,但作者與他的作品,仍然必定是生活在社會的網絡之中,基於和他的「實際生活」的對比,才有了虛構的創造力的闡發。
這便連結到我說的,讀者和小說互動的第三種方式:作者和讀者共同或個別的身處在自己的環境、自己的歷史,他們受環境所浸潤、影響,也或多或少的改變或維持環境。小說和我們一樣,既是歷史的產物,也是歷史的改革者。
註解:
[1]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頁44。
[2]貝琳達.傑克(Belinda Jack)著,呂玉嬋譯:《閱讀:人與世界跨越時空的連結》(臺北:日出出版: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
[3]我下文中從「閱讀」分析出的三種面向,是受到了沈清松先生所提出的「對比的典範」的啟發。但若本文的分析有不清楚甚至錯誤的地方,自然是我的研究的問題。沈清松:〈方法、歷史與存有——對比哲學概觀〉,《現代哲學論衡》(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頁1-28。
[4]這本《閱讀》主要談的是西方閱讀史發展的過程;關於小說與思想之間互動的東亞例證,請閱陳俊啟老師的〈晚清小說與「社會動力」:梁啟超小說觀的再詮釋與重估〉,《依違於傳統現代、中西:晚清小說新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9年),頁43-87。
[5]貝琳達.傑克著,呂玉嬋譯:《閱讀:人與世界跨越時空的連結》,頁104-105。
[6]貝琳達.傑克著,呂玉嬋譯:《閱讀:人與世界跨越時空的連結》,頁120。
[7]貝琳達.傑克著,呂玉嬋譯:《閱讀:人與世界跨越時空的連結》,頁121。
2025/01/27
小說是讀者、作者與環境的互動:讀牛津通識課006《閱讀》 © 2025 by 傅元罄 is licensed under CC BY-SA 4.0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