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臍帶:東南亞建築與生活

林韋地
·
·
IPFS
·

季風帶文化近日在台灣出版了新加坡建築學者賴啟健的學術論文集,《歷史的臍帶:東南亞建築與生活》。賴啟健是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建築與都巿歷史博士,本書要特別感謝台灣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補助出版。

我和賴啟健是透過草根認識的,在Covid之前,啟健曾在草根辦過好幾場座談和分享會,也曾到台北和馬來西亞季風帶做過實體分享和線上課程。我的新加坡朋友中,賴啟健是非常特別的一個人,因為他剛好就出生在新加坡在馬來西亞內的那一年,或許是出於這一機緣,賴啟健對馬來西亞的建築文化和歷史也充滿關懷,不受人工國境的狹隘限制。

建築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生活在文明社會,我們每個人都必定在一建築物內居住,每日來回和穿梭於不同建築之間工作或休閒。然而,我們關於建築的討論和認識很多時候並不廣泛和普遍,被視為一種要留給專業處理之事,(這點和醫學類似)。但若將建築視為一文本,其背後必然牽涉到某種意識形態,也是權力和政治競爭的場域。

東南亞各國都有被殖民統治的歷史,(即使是泰國也可以算是英國的半殖民),建築與城巿風貌無可避免地充斥著被殖民的痕跡。許多公共空間的規劃,其實是為了服務當年殖民者便利統治和耀武揚威的需要,而在新興民族國家成立後,當年殖民統治者的遺產,被輕易地轉換為民族主義者的統治工具。我們用殖民者為了方便統治而發明的框架來界定自己,(最明顯的就是"華人","馬來人","印度人"),因此在試圖"解殖"的過程中,無可避免地面臨自我批判的矛盾。作為曾經的被殖民者,我們也無可避免面臨前宗主國的比較。生活在熱帶國度,卻充斥溫帶建築與其概念,而那些因適應熱帶氣候而發展出的建築風格,如種植物一般被移植到到宗主國的首都,被當作帝國征服者的戰利品展示。

在殖民和國族之外,賴啟健的本土關懷的一個關鍵是"記憶",在土地有限的新加坡或馬來西亞的都巿區,歷史與文化常常被迫讓路給商業價值,在資本主義功利的大環境下,許多人兒時的建築和景觀在數十年後已經不存在,形成一種生長在此地,卻對此地無比陌生的吊詭,而那道舊時風景,已不為年輕世代和新移民所知,"懷舊"一事竟顯得如此不務實和不合時宜。這種對"消失"的焦慮也拓展到其文化研究的論述中,如在帝國華語霸權被打壓的方言文化,和掙扎中的各地華人社群的多異性。如《想像南洋:王家衛電影中的香港及東南亞》中描述的南洋華人景像,在當代新加坡已是模糊的記憶,必須到來自香港的王家衛電影中去找尋。而更令人傷感的是,香港自身也面臨消失的命運,作為南洋的一部份,和南洋的華人社群殊途同歸。

東南亞一方面是新興民族/國族主義令人興奮狂熱的實踐場,無論是馬來西亞或印尼都有所渴求分別對馬六甲王朝和滿者伯夷招魂,新加坡則以填海而成的濱海灣"水力草場",取代英殖民時期的大草坪,作為國慶閱兵展現國家力量的場合。與此同時,從早年引起馬華文壇巨大波瀾的"斷奶論",到歷史的"臍帶",身處於東南亞的我們都必須處理"母親"的意象,無論那個"母親"是殖民征服者的幽靈,還是北方東亞大陸的招喚,只有透過對自身的認識和反思,我們才能在"母親"的凝視下找到自信和自身的靈魂,站起身來,獨立成人。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林韋地家醫科醫生,季風帶文化、季風帶書店創辦人。出生於馬來西亞檳城,小學畢業前在台北生活。具有英國和新加坡的醫生執照,目前在新加坡行醫。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翦商:殷周之變與華夏新生

椰殼碗外的人生

關於村上春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