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媒體成為愛國商人:觀後心得
最近看柯文哲在6月輔仁大學演講的影片,覺得當中關於媒體經營與運作的見解蠻有說服力,以下摘要個人認為的重點[1]:
為何不針對老人發文宣?他的回答是成本考量與資源有限。
《動物農莊》:探討被壓迫者是如何成為新的壓迫階級;《1984》:探討極權國家如何監視人民而監視器(監控能力)進步的現代,任何政府都可以做相同的事情。
雙標(double think):在野時都反對;執政時就贊成。探討老百姓為何能同時接受兩個完全相反的思考。他的回答是人們的記憶力沒有那麼長,而網路和AI逐步刪改的過程可以改變與控制人民的思想。
早期只有幾台官媒時,民眾只能選擇看或不看。社群媒體誕生後,民眾會主動找喜歡看的東西,加深偏見與同溫層的厚度。以前是沒得選,現在是一直看自己想看的,加深了特定印象。
當媒體無法再靠收視率、訂閱和廣告維持生計,而成為治理國家的工具時,做為第四權就會淪陷。因為只能透過置入性行銷標案和購買政治影響力的人身上賺錢。
壞消息不需要買新聞,講你壞話不用錢;有付錢的都播不完,沒錢的幹嘛播。
愛國商人:當媒體無法單獨生存而是透過政府的標案時還會講政府的壞話嗎?
認知作戰:定性說謊(黑的講白,白的講黑);定量說謊(用數字說謊);引導推論(包裝判定的標準,透過加強與弱化特定資訊的剪裁,達到媒體希望的傳播目的),白話來講就是有的講有的不講。媒體不需要說謊,只需要給你一個不當連結的印象。
假新聞與認知作戰一定存在。不要幻想台灣沒有假新聞、帶風向、網軍或壞人,因此需要提升國民水準成為真正獨立思考的人類,當帶風向的效果與不符合成本時自然能降低這種水準的新聞。
當你遇到無法解決的困境時只能選擇忍耐;但是在忍耐的過程不能失去信心。
個人看完這部影片後,回想起清朝的李鴻章其實很有智慧。關於他的事蹟在台灣歷史課本只提到簽了《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但是卻沒提過關於他出訪美國的事蹟。他在美國曾提到,中國的報紙不願將真相告訴讀者,只講部分事實十分吝嗇,如果無法誠實的說明真相,新聞就失去了其真實的價值[2]。另外他也曾對美國記者們提問[3]:「你們的報紙能不能靠國家利益將各個政黨聯合起來?」這個問題背後某種程度預知了媒體將可能作為治理國家工具的未來。
以前曾讀過一本知識論的書籍提到,如何避免吸收到錯誤的資訊?唯一的方法就是完全不吸收任何資訊,但是這也代表成為一個無知的人。另一方面,海德格的存在哲學,則是提到每個人都有前見「先設觀點(Vorsicht)」[4],是在有偏見或主見之前就已經預設的觀點或理解世界的方式。換言之,即便一個人足夠理性也認為自己具備批判性思考(獨立思考)的能力,一個人是否真的能完全跳脫既有的意識形態(認識世界的方式)依舊是讓人質疑的。尤其網路與自媒體發達的現在,人們其實更傾向去觀看或認同符合自己偏好價值的內容。
最後,現在想來為何歷史可以借鏡?其實古時候的人們只是文明科技的發展沒有現代來的進步或方便,這不代表當時的人們沒有現代人來的聰明。就像很多哲學大師如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達文西、康德等,即便是現在他們的智慧、論證方式或科技發想都仍具有一定影響力。
參考資料
柯文哲:當媒體老闆變成愛國商人|誰執政就支持誰!2024。youtu.be/8_9rdo5ukcU... Accessed November 8, 2024.
臺灣內社:1896年 李鴻章在美國接受"紐約時報"專訪實錄。2016。taiwannext.com/li-ho... Accessed November 8, 2024.
自由談:1896年《紐約時報》專訪李鴻章,現在讀來,依然有趣。2022。new.crtnews.com.tw/2... Accessed November 8, 2024.
南華大學:海德格的存在哲學。www.nhu.edu.tw/~sts/... Accessed November 8, 2024.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