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內容】指標類型與K線整理
【前言】
當人們初次進入技術分析領域時,大多接觸的皆為「指標類型」,例如:EMA、BOLL、KDJ、MACD,但除了這些指標外,還包含多種理論、K線架構和市場認知等,這可能也是各位較少接觸的領域。
雖然交易可化繁為簡,但若對於自行交易模式還在迷惘之人,或許可以多聽、多看、多學,從最基礎掌握,了解部分的根,協助自我改良。
【關於指標類型】
如之前課程所提,目前市場主流將指標分為三種類別:
趨勢指標 - 該指標的特性通常與「價格有關」,且有明顯的「趨勢表態」。
*價格有關的意思是經由K線計算而成,且與K線的價格關係,例如MA、EMA、BOLL、Supertrend。
*趨勢表態的部份除了上述價格有關的指標類型外,還包含MACD的價差計算。
擺盪指標 - 該指標的特性通常有個數值範圍,當脫離此範圍就有可能超買或超賣,該類型的指標相關詞彙有「背離、鈍化」。
*例如RSI的數值為0-100,30以下代表超賣且買點將至,70以上代表超買且賣點將至;CCI也屬於這個範疇。
*MACD雖然被說為趨勢指標,但因臨界點的特性,因此與擺盪指標也有關係,如將MACD進行說明,通常會說此指標性質為趨勢擺盪指標。
動量指標 - 該指標的特性與成交量相關,也有「鈍化、背離」。
*ADX、MOM、OBV等,皆可看整體量能、買賣情形
*原始成交量與動量指標最大的不同在於「顯示」、「過濾」程度,以ADX來說,便是算總體成交量的價差,以及多空價差之間來確定量能力度,OBV則是將他平滑,讓人更容易識別。
一般來說,都希望「重指標」的實戰可同時具備這三種資訊,以了解盤面整體情況。
【指標組合衝突】
這個問題是課內課外許多學習者問我的問題No.1,關於指標衝突通常發生於以下幾點:
1、性質相同的指標,但表達的時間距不同。
*例如MA、EMA雖然類似,但嚴格來說MA的滯後導致時間性質不同,除非是過濾雜訊,否則不可能同時將「價格下穿EMA以及價格還沒下穿MA」當成「指標衝突」,頂多只能說資訊的快慢。
*例如MA、BOLL之間的關係,在BOLL的標準差為「支撐壓力運用」時,同時將MA作為「支撐壓力運用」,以強勢上漲為例,通常價格會優先碰到BOLL的上方標準差,若你為左側交易時,可能會想要做空,但此時又擔心MA無下穿,但等到下穿MA時又可能已經碰到BOLL的下方標準差。
2、性質不同指標,但未經過時間序優化。
*RSI與EMA之間,當RSI產生鈍化時,EMA不停與價格交叉所引起的混亂,但實則代表EMA指數設定較低,交叉頻率提升。
*RSI與ADX之間,例如RSI低於30時,ADX仍處於低迷,此時則要理解是依什麼角度觀測市場,RSI低於只是有機率性買點,但ADX低迷代表「市場參與者」較少,此時如果你是想提前布局並止損,這是很好的機會,但若你想等有力度後入場,則在耐心等候。
綜合以上,了解根源,相輔相成,讓指標各自定義自己「所做之事」,並優化它們之間的時間序,指標之間並沒有衝突不衝突的選項,只有自己給予什麼定義、利用上如何添加或過濾資訊。
【K線整理】
既然理解完指標的概念,那就來理解K線的部份。在K線的教學中,可能各位都會去查關於K線的各種組合,例如「早晨之星」或是「華山論劍」等,而我這邊則是簡易分為三類,分別為「吞噬」、「連續」、「反轉」,關於這三個內容,可以觀看此篇內容【貓式結合律】用不同概念來理解盤面-基礎篇 - 宇航貓 (@cool13792468) (matters.news)。
K線整理與指標之間,可以有什麼樣的「過濾」呢?
當市場暴跌時,K線整理可以協助「規避所有風險進場點」。(尤其是左側交易者。)(如果反過來利用,也是追價格的一種方式。)
以下圖為例:

以MACD量縮後,整理K線了解「是否有望進場」。
另一個用法為市場出現劇烈時的判斷左側入場點,規避暴跌風險:


因此,每當市場快速表態時,我都會補一句:等急趨勢走完再考慮入場的意思便是這個意思,既然提到急趨勢,就順便說明關於急趨勢的內容。
【何謂急趨勢?】
急趨勢就是又快又急的走勢,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回頭」,該下跌就強力的往下跌,該上漲就強力的往上漲。
急趨勢先不管K線簡易的三個認知(吞噬、反轉、連續),或是否整理,只要有這個狀況就被歸類為急趨勢。
*強勢上漲時,K線的底部越來越高
*強勢下跌時,K線的頂部越來越低

而急趨勢中斷順序是由小級別中斷至大級別,但這就看各位要掌握什麼樣的風險。
1、回撤大小 小級別<大級別 (但趨勢獲利可能大於小級別,要看趨勢力度是否延續。)
2、中斷速度 小級別>大級別
3、入場風險 小級別>大級別 (因大級別急趨勢中斷時,進場通常已穩定。)
【用急趨勢獲利時的風險】
通常,我不太建議使用這種方式追價,因為有以下籠統空間。
1、小級別出現急趨勢,通常已跑一陣子,不應當做該級別的單。
2、趨勢何時終結不知道,但一終結就很明顯。
3、小級別獲利至中斷,止損、回徹雖然都比大級別少,但做單頻率會很高,導致雷同交易以及頻繁碰止損
以上三點,不建議這麼做,如果還是有需求,可搭配MACD、ADX等確定力度或趨勢延續操作。
【總結】
如果要做好交易,有很多重要的東西不可少
1、理財分倉
2、自我規劃交易系統(進場、止盈、止損)
3、資金策略(管控交易損失)
4、基本功(看懂K線或自行使用的指標組合、理論定義)
希望各位可以持續在市場上獲利,準確做「投資」,並在有盈餘時為他人付出一些,共勉之。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