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被愛到殺死幻想 少女的成長 ——《SUSHI》第十七屆鮮浪潮國際短片節

張慕瑾
·
·
IPFS
·
青春期少女心思細膩,家人移民,剩下她獨自生活。在校內被欺凌,沒有朋友,偷偷暗戀爽朗率直的同班同學,情愛種子植根心裹。望著兼職同事與男友的互動,加重她的內心缺失,誘使菲菲為緩解生活滿溢的寂寞,化名Sushi當上兼職女友,博取對愛情的幻想、尋求陪伴,未料卻越來越空虛,一步步迷失自我。由黃勺嫚執導的《Sushi》,似以ptgf為題材,背後其實是探討女孩對愛情的渴望會演變成什麼。

*內含劇透*

青春期少女菲菲心思細膩,家人移民,剩下她獨自生活。在校內被欺凌,沒有朋友,偷偷暗戀爽朗率直的同班同學阿耀,情愛的種子在心裹植根萌芽,為緩解生活滿溢的寂寞,化名Sushi當上兼職女友(ptgf),卻一步步迷失自我。由黃勺嫚執導的《Sushi》,似以ptgf為題材,背後其實是探討女孩對愛情的渴望會演變成什麼。

沒有家人陪伴在側,母親又對菲菲許下未能兌現的承諾,心思又似乎不在她身上。在學校也是形單隻影,寂寞無法排解。望著兼職同事與男友的親密互動,加重了菲菲內心的缺失,誘使她嘗試透過當上ptgf,博取對愛情的幻想,尋求陪伴,未料卻越來越空虛。

/ 無關色情 少女的慾望與需求 /

提及ptgf,如何呈現使影片不至落得俗套,對導演絕非易事。在映後談上,勺嫚說如何表達「性」是根據每個人的需要,不論在身體還是心靈上的需要,無關色情。

源於友人作社工分享的個案經驗,又作為中學老師的勺嫚,長時間與學生相處,觀察到,「其實(他們)很容易會走到一些位置,不知自己在做什麼,因為你(他們)太長時間在一個虛擬世界裏。」。她視年青人為一個獨立個體。因此,故事以少女菲菲為主角,她會去思考如何塑造和呈現她的生活環境,而不只是一個青春期少女。「我不想反映一個很大的面貌,或者現在所有的女生一定是這樣。」

/ Sushi VS 菲菲 /

菲菲化上精緻妝容,悉心配搭好飾物衣服,Sushi(菲菲)便與第一個客人開始約會,在遊戲大廳遊玩,到海旁閑聊坐坐。結束時客人談起,「你可唔可以企我左邊?」原來他是希望找ptgf做前度的替代品。在一個個男人間,菲菲逐漸失去自我,從化名Sushi的那刻起,成為他人的替代品,到發現自己無法取代,最後承受暴力,陷入身份懷疑的困境。

菲菲遇上的三個客人有着不同面貌,那些男性角色都源於勺嫚的想像,奈何資源限制,她坦言處理得不夠好,「因為我本身都想那三個男人,可能是再有趣一點⋯想再說一些不同的人,但因為有實際上的限制,我就會想拍攝上怎樣可以做到這件事,所以譬如我們可以去一個桌球的地方拍,可能也是彰顯那個男人的某些地位⋯」

/ 殺死幻想 /

世界變得匆忙紛紛之際,每個人心底都存有一種被怱視、長期遺忘的孤獨。不論是受眾人圍繞還是孤身一人,我們無法規避孤獨,終其一生也在探求與之共處的方法。

而過於發達的社群媒體,也無法填補心底那個空洞,甚至乎把人與世界隔得更遠更絕。少女渴望愛情,把自己當作商品投進人海裏,是一場賭注也是實驗。故事最後,少女的尊嚴和幻想化為泡沫。

同學借阿耀之名,在屏幕上與菲菲談起戀愛,繼續戲弄她。只有她以為與意中人心意相通,最後被誘騙流出裸照。幻想破滅之際,菲菲選擇反抗,如同當初反抗強逼她的客人,拾起磚塊重重地擲在阿耀頭上。

然而,看似「報錯仇」的結尾也引起觀眾討論,但勺嫚提到,這一舉動已不是純粹表達暴力而已,是菲菲想斷絕與阿耀的關係,親手殺死自己的幻想,因此在音效處理上也選擇消音配合。「她沒有報復一個人,而是一個女生在逐漸失去自己的過程中,其實她最想消滅的,其實是她的幻想,或者最初最純真,最無甚麼的一種想像。」

「我覺得一個成長裏面最痛的位置,其實就是你連你最純粹的那樣東西都不想要,多於關於她報錯仇。」

/ 善用題材 繼續發掘、創作 /

聽到映後談上觀眾們的分享,勺嫚認為結局留下的曖昧,令人人都可以有不同解讀,這是件有趣的事,「其實我反而很開心聽到大家說的不同的結局,我自己最想就是對我來說有點曖昧,但你會有一點相信,我覺得這樣才有趣。」

青春期誰都會經歷過,每份情緒、每件事都真確發生。近幾年的社會氣氛下,從社運到疫情,我們似乎都把心力花在世界的轉變上,忘卻了自身的微小改變。勺嫚說,近年來在影像上的創作,少了挖掘人的各種處境和感受,或傾向刻劃社會背景,人被議題蓋過。她覺得在現時的創作條件內,創作者可以運用題材,說多一些、繼續發掘一下,把探討的方向重新回到人的身上。

撰文:張慕瑾

圖:第十七屆鮮浪潮國際短片節網頁 《Sushi》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張慕瑾記者,閒時寫字讀書。 IG @ltnreadmud7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