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军20年的My Little Airport 为乱流中的中港乐迷描绘了怎样的情绪

歪脑
·
·
IPFS
成军于2003年的香港独立二人乐队My Little Airport,近些年除了在大陆持续吸引小众乐迷,2019年反修例运动后在香港本地再次备受年轻人追捧,当中更有不少00后,换言之乐团出道时那些乐迷还只是婴儿。沉醉于My Little Airport的人当中,有中港之分,也有新旧之分,近年他们的演唱会一票难求,最近的演唱会连梁朝伟、张叔平等大人物也到场变成“听团仔”(独立乐队的乐迷)。

原文刊载于歪脑

文|陈子云
原文发布时间|02/26/2024

成军于2003年的香港独立二人乐队My Little Airport,近些年除了在大陆持续吸引小众乐迷,2019年反修例运动后在香港本地再次备受年轻人追捧,当中更有不少00后,换言之乐团出道时那些乐迷还只是婴儿。沉醉于My Little Airport的人当中,有中港之分,也有新旧之分,近年他们的演唱会一票难求,最近的演唱会连梁朝伟、张叔平等大人物也到场变成“听团仔”(独立乐队的乐迷)。My Little Airport的歌满足了中港、新旧乐迷的甚么情感需要?背后又折射出怎样的社会和文化氛围?

23岁的Yanny记得,在telegram一个歌迷群组里,就曾经见过前任讲心事,跟两千多个人讲挂念着自己。她没好气地回应前任,对方马上不敢出声。“现在人人都听MLA,很多人会利用他们歌曲里细腻的情感,反过来变成一种攻略异性的武器,令对方以为大家都很懂那个情感,很能同步,但最后是造成了伤害。”

对定居香港7年的艺术家家明来说,My Little Airport的底色就是“比较颓废,有时愤怒”,从他在大陆中学年代接触开始,到近年听演唱会,见到大批年轻人在场外热烈期待,围炉抽烟或者排队抢购纪念品,“这种小众的态度,对于世界的观感现在反而成为了一种主流,可能跟年轻人流行讲‘躺平’相通到吧。”

无可无不可的随性独立乐队

My Little Airport由林鹏(林阿P)和区健莹(Nicole Au)组成,阿P主力作曲、填词、编曲,Nicole为主唱,两人由04年推出首张专辑《在动物园散步才是正经事》,歌曲围绕香港日常生活琐碎小事,随后歌曲涉猎的命题从年轻人爱欲迷惘、成长患得患失、都市生活压力延伸到香港的政经层面,讽刺高官、描绘社运等,如《瓜分林瑞麟30万薪金》、《Donald Tsang, Please die》。

2015年,My Little Airport在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礼上演唱电影《金鸡SSS》主题曲《美丽新香港》,演唱尾段林阿P即兴弹奏出英国国歌《天佑女王》的旋律,加上大量不和谐音。当时直播典礼的无线电视马上中断直播,此举引起网民批评无线自我审查。2019年反修例运动期间,MLA透过YouTube发表多首单曲:《今夜雪糕》、《K同学》、《吴小姐》,都以当时社运为题材。随后大陆网民纷起批评MLA为“深黄”、“港独”,其歌曲全网下架,而豆瓣上的相关群组和条目都被删除。

相反地,2019年的演唱会《催泪的滋味》后,MLA在香港小众音乐圈中愈来愈受年轻乐迷欢迎,甚至成为现象级乐队,吊诡地比主流流行乐更受追捧,演唱会一票难求。参与演唱会的年轻人穿上他们的T-shirt,亲自设计纸牌,会在演唱会中举牌大叫要求点唱。在Telegram上一个有二千多名成员的群组,集合年轻一代在此分享MLA的歌曲如何影响他们。

狱中听MLA

王逸战:“忧愁的底色,却不改怀抱祝福”

刑满出狱后的前“贤学思政”召集人王逸战,受独立书店邀请担任一日店长,他穿着My Little Airport的T-shirt现身。问他今年多大,他说他今年22岁,换言之MLA成军时他只有3岁。为了准备访问他特地抄下自己最喜欢的MLA的歌词,不时翻看手机萤幕里的笔记。

“2019年第一次接触到MLA的歌,记得当时放歌词到Instagram动态上,中学的中文老师回覆说你那么年轻也有听他们的歌。但是当时很受他们歌曲触动的一个地方是,那些歌曲很能够反映时代,反映出我们的压抑、躁郁和迷惘,又刚好女友姓吴,就是《吴小姐》的吴,觉得很连结到。女友在我入狱后分手了,不过最近我们又复合了。”

王逸战投入社运与喜欢上My Little Airport的日子重叠在一起。2019年时首次上街游行,2020年成立学生组织“贤学思政”,与十年前冒起的黄之锋、周庭等人的“学民思潮”相比,此一时彼一时,黄之锋已在狱中,贤学思政成为在《港区国安法》生效后,疫情里仍持续摆街站动员的学生组织。2021年9月王逸战被控“串谋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入狱36个月,今年9月出狱。

“19年那时听《今夜雪糕》,那句歌词:‘想像明天会特赦全部’——直到现在才发现歌词很中(我的心情);可能当初我们选择做一件事,那时不知道代价会很沉重。而老实说在反送中之前的人生,没有听MLA之前的日子,我自觉平凡,那时愿望是长大和女友结婚生小孩。19年绝对是人生的转捩点,我发现世界并不是只得那些愿望才有意义,就像《K同学》那句歌词:‘何以见到你后/我竟然会习武锻练身手’——真的只有在经历过那样的一年,才会有同歌词如出一辙的感受。”

“和女友在中一就同班,中五便相恋,在入狱前因为忙着组织的事情,自己19年后有很多情绪上的后遗症,就在我入狱前和平分手。就像《每次你走的时分》那句歌词:‘盼望你能被照顾得开心/遥距与我共度余生’。我觉得MLA的情歌始终是忧愁的底色,却不改怀抱祝福。直到出狱后的第一天,她有来接我,就在那天复合,也因为这样我才更加喜欢MLA的歌,因为他们的情歌,既可以是两个人的事,也可以是一个人与一个地方的事。《那阵时不知道》嘛!原来走过高山低谷,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但是目前这个结果不一定就是历史的全部,我对她的感情如是,对这个地方的感情也如是。”

2021年8月,王逸战第一次去了My Little Airport的演唱会,一个月后入狱。在狱中,每周三晚的电台音乐节目“Brand Yourself”和周六晚的电视节目“Chill Club”成为两大提供他音乐精神食粮的渠道。除了My Little Airport,“Tripple G”、“Novel Fergus”等本地说唱歌手都相当吸引他。出狱在即,他得知MLA举办演唱会,连忙趁朋友探访时拜托对方帮他预先购票,于是王逸战人生第一与第二次的MLA演唱会之间,横亘了一段狱中时光。

他很记得在演唱会中,见到前排一对白发夫妇竟然也是MLA的乐迷。他再次想起那些MLA的歌曲教会了他的事情。

Yanny:太细腻的情感,如果让渣男利用,能够钻进内心深处

23岁的Yanny在访问前特地问到,当天需不需要穿My Little Airport的T-shirt。她18岁接触MLA,全因为一个男生分享了他们的歌,令Yanny一方面触动于MLA歌曲的情感、氛围,一方面触动于对方好像透过MLA的歌,两人心意相通。

“MLA的歌跟主流的广东歌不同之处在于,一般情歌来来去去都是讲很普遍的情感,分手呀,然后心痛,再寻寻觅觅,但是MLA的歌讲情感之余更加细腻,就好像由你出发似的,因为他们的歌曲灵感多数来自他们身边的朋友。我现在当实习,他们写的讲办公室恋情,或者讲上班族怎样疲惫,他们的生命每一个阶段写成的歌曲,总会有当时的歌迷、后来的歌迷走到歌曲中描绘的心境状态,如此就像一切从你出发,唱出了你的心声。”

然而,这段情缘后来却令Yanny大受打击。当时他与王逸战一样开始涉足社运、学运,对方是在社运界颇有名声的男生 ,因为一首MLA的歌结缘,岂料对方原来一直有女朋友,自己以为的二人世界,其实不知不觉成为了第三者。对方向她坦白那刻,又发来一首MLA的歌《你是浪子别拍岸》。

“他们的歌有时也很像武器,因为太细腻的情感,如果让渣男利用上来,能够钻进内心深处,伤害也来得更深。而且在听MLA的青年里边,大家都喜欢听MLA的歌而倍觉合衬,到了分手后,就到他们的失恋歌触动、治愈自己,然后又认识到下一个都喜欢MLA的人。所以每一年他们的演唱会就像是大型前任相认现场。”

“但是我觉得MLA的歌还是很重要的,他们也像一个小小的避风港。从小到大,在家庭、学校、媒体吸收很多社会对女性的期望,例如不可出轨,25岁后要考虑结婚,30岁左右要准备生育,很匆忙,也好像一定要迎合那些期望。MLA的歌却反过来写很多出轨等禁忌之恋,或者是一种很卑微的爱恋,那些价值观是非主流的,也好像用歌曲去拥抱你、包容你,没有成为社会期望的那种女人是没问题的,女人犯错与失败也是没问题的。”

家明:爱情和政治 是关于你想要却得不到的东西

家明是MLA的老歌迷了,31岁、从内地来港7年,中三时透过豆瓣接触MLA。“刚刚开始听的时候对他们的印象会偏向小清新,讲些小情小爱,会用一个很奇妙的角度去讲恋爱中或单相思怎样的心思。那时完全对香港的社会时事没有认识,也不知道他唱的林瑞麟、李慧琼是谁,直到来港之后,才慢慢了解更多。”

“2019年之后,我觉得近两年他们演唱会对我来说有一个很深刻的触动,就是他们其实把爱情和政治混在一起去表达,都是关于你想要却得不到的东西。他们其实全场很少直接说政治,但是他们的歌曲编排令你觉得他们的确是用得不到的爱情在说。在当时处在香港这个环境里面的人,他们可能领会到一个关于这个城市的故事,多于爱情这个话题。”

家明觉得,回到九十年代末到千禧年代,大陆人主要从TVB的港剧接收香港的形像,按着港剧呈现的模样去想像香港人的生活。惟独MLA带给了他完全不一样的、非典型的视角。他在2012年第一次来香港旅游,他搜集了MLA歌词中提到的地方,到那里拍照,配上歌词发布到微博,那个小小的项目当时引起大陆歌迷的讨论,香港旅游发展局的微博也转载了相片。

近两年的MLA演唱会他也会去,只是相比起19、20年,他同意现在MLA吸引了一批新的歌迷,而对于MLA的感觉也变得不同。

“他们作为一个一直以来都很关注香港的社会和政治生态的乐队,其实他们很有创作者的自觉在专辑概念里面。19、20那两年的概念我觉得最感动的地方是,刚才有说到唱爱情歌,我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想去抚慰大家这件事,但我觉得他抚慰了我在这个动荡的社会里生活的不安情绪。反而今年我觉得很无聊,其实今年他唱了很多爱情歌,但没有了那份意味,真的纯粹唱爱情。”

那会不会是来自一批老乐迷感叹支持的乐队“变质”、“没以前那么动听”的永恒质问?家明倒也坦然,他觉得成军20年,阿P和Nichole经过种种人生阶段,失去以前的“愤世”其实很正常;而他也不会怪责年轻的新歌迷就是纯粹跟风盲目追捧。因为他们会抢购MLA的周边、纪念品,从而令他们可以有更稳定的条件创作。

“他们整个乐队或整个音乐作品的那种底色都是一种比较颓废、我就烂的态度。我想可能在我刚刚开始听的时候,这是一种更加小众的态度,现在却变成了一种主流。我觉得现在大家很流行躺平啊,这跟他们现在如此火红脱不了关系。”

Aries:听得明歌中意不是一件好事

“有一句话说,你听得明白的歌其实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证明其实你已经开始经历当中的一些事了。我19年之后开始听他们有些政治隐喻的歌,觉得其实他们好几年前已经有那种心境了。但是其实没有想到那些歌好像越来越变成现实,或者它和现实越来越接近。”

成长于四川、18年来港的Aries说,一直都很留意广东流行曲,2012年词人黄伟文的演唱会“Concert YY”她听了许多遍。身边朋友也多数爱听Beyond、王菲、陈奕迅、容祖儿等歌手。18年来港后,19年香港爆发反送中运动,随后陷入疫情,她在香港当过记者、教师,疫情时裸辞,又要跟拍拖两年的男友分手。她窝在家中,没法出门,煮饭和家务都是自己一个人,她在家中播放一整天的MLA。因为MLA大多数歌都写爱情,以及写“社畜”状态的歌。

“你会觉得奋斗好像没什么用,因为觉得没什么自由,听歌比较自由,因为你可以了解到自己的感受,听歌会是一种出口。”

“有一句话说,你听得明白的歌其实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证明其实你已经开始经历当中的一些事了。我19年之后开始听他们有些政治隐喻的歌,觉得其实他们好几年前已经有那种心境了。但是其实没有想到那些歌好像越来越变成现实,或者它和现实越来越接近。”

成长于四川、18年来港的Aries说,一直都很留意广东流行曲,2012年词人黄伟文的演唱会“Concert YY”她听了许多遍。身边朋友也多数爱听Beyond、王菲、陈奕迅、容祖儿等歌手。18年来港后,19年香港爆发反送中运动,随后陷入疫情,她在香港当过记者、教师,疫情时裸辞,又要跟拍拖两年的男友分手。她窝在家中,没法出门,煮饭和家务都是自己一个人,她在家中播放一整天的MLA。因为MLA大多数歌都写爱情,以及写“社畜”状态的歌。

“你会觉得奋斗好像没什么用,因为觉得没什么自由,听歌比较自由,因为你可以了解到自己的感受,听歌会是一种出口。”

“大陆的男女交往文化很不同,即使现在很多年轻人享受文青、小确幸、精致的消费文化,但是他们谈恋爱就会往结婚去想。我今年27岁,在大陆会有亲戚催婚,朋友会帮忙介绍对像,大家变得很现实。为了追求一种稳定,大家都会想建立家庭。但香港不一样,不结婚没有人会指指点点你,你结婚不生子女,又不会是一个大问题 。我身边很多朋友会用交友App认识另一半,一开始也不会很强烈的要跟合眼缘的人结婚,但慢慢相处下去就稳定了。MLA的歌听上去就是一种香港独有的两性关系的寂寞。”

疫情结束之后,Aries久违地回到四川探亲,对于中港两地音乐上呈现的城市质感,又多了一份新体会。她说,香港虽然是一个小城市,但每日真的发生很多事,任那些事冲击自己,真的很容易会“Emo”。大陆幅员广阔,生活流动性大,人生每一个阶段每认识到新的一批朋友,都可以轻易随着迁移到他方而不再联络。大陆歌手朴树唱的歌,往往以离别为题,就很能击中大陆青年的心灵。她有时看着十几年前与同学的合照,可能也未必记得起同学的名字。

有很多人真的可以一别之后,一辈子就不会再见。反而在香港人与人的圈子非常容易重叠,像听一场MLA的演唱会,你可能会跟另一半去,然后同场会遇见你的前度、另一半的前度、甚至是你某一个炮友。

“其实你真的很难逃避,很难将自己在一些记忆当中抽离,无论是社运,或者是爱情。我觉得在香港很容易被情绪淹没。但是在内地的大城市,大家都很忙碌,如果你Emo了,转换一个城市生活,其实会慢慢被新的生活、新的朋友冲淡了那些情绪。大陆剧集常有的桥段是,失恋就搬去另一个城市生活,那么就会渐渐忘记前任。香港太小而缺乏出口,没有转换心情的空间。”

小西:德国的牛头角青年

小西(化名)来自长江三角洲城市,现正留学德国,从来没有到过香港,却因为2019年反送中运动接触MLA的歌曲。他那时最喜欢的一首歌是《吴小姐》。

“那时大陆很多年轻人都有在关注香港,虽然我们没法亲身来,感受他们思考甚么经历甚么。所以听当时MLA的社运歌,他们怎样还原那些情感上街行进的人群,听到他们的歌好像真的提供到一种,跟吴小姐一起走在街上的感觉,有催泪弹打到你旁边,大家穿黑衣逃跑。对当时整个香港局势和港人抗争,有更强的情感上联系。”

另一个令小西充满投射关于香港的景象,是《弥敦道的一夜》所描绘的,在香港巴士上层看着市街风景流逝的景像。留学德国后,去年他申请到香港当交换生,便立即跳到弥敦道的巴士上,搭了一程车。他形容,那就像是幻想那个场景的自我,与实际坐上去的自我在这一刻重叠起来。对于MLA其他写到青年恋爱、社畜、约炮等题目的歌曲,他虽然也会有共鸣到,但比不上社运那部份那么强烈。他又提到,在长江三角州等城市有自己一套的语言与生活文化,港剧、广东歌在其中的传播比不上其他省份。

也就是说,透过MLA,小西与香港之间建立了一道隐形的情感纽带。有一个传闻提到,2019年以后,MLA再没有公开演唱过《牛头角青年》这首歌。然而对于小西来说,这首歌却影响他甚深。他去年与几位朋友一起抢MLA演唱会的票,一位是在北京的乐迷,另一个是相对资深的乐迷。他们听第一场,整晚都没有触及社运的歌曲,直到之后尾场他才听到朋友说,他们在Encore时唱了《美丽新香港》。而那个相对资深的乐迷朋友跟他说,他在19年有去听演唱会,整晚大家都在喊口号,声援抗争,是这几年绝无仅有的一笔。

“22年大陆爆发白纸运动时,我到了柏林的亚历山大广场声援。当时我把《牛头角青年》的歌词写在白布上,披在身上。那句歌词是:再过秋天/再过春天/这里都不会改变/如果你只愿做旁观的青年。”

“确实现在大陆的音乐平台上没办法听到MLA的歌,但是他们但凡有新演唱会等动态,都能在同温层的社交圈上看到,还能够转发。四年过去了,我倒不觉得大陆的MLA乐迷掉粉,反而有增无减。只不过我们无法公开去接触、收发信息,成为一种地下的、口耳相传的乐队,可能有一天转发演唱会的信息都不可以了,但是暂时看起来还好。”

歪脑网站
歪脑Instagram
歪脑Youtube
歪脑Facebook


All rights reserve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