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選狂想曲
都說是大數據時代,其實也不用甚麼大道理,上屆區選有452席直選,今屆大幅減少至88席,投票意欲必然大減,不是很明顯和合理嗎?當然,他們絕口不提這一點,但選民不是儍的。
其次是設有篩選,所有有意參選的人,必須要從「三會」(即分區委員會、地區撲滅罪行委員會及地區防火委員會)的委員中得到至少三人的提名,才可入閘參選。而從新聞報道中提及,有些人士完全無法接觸這些「三會」委員,甚至有個案稱,曾經口頭承諾會提名,但最後推說已達上限而不提名。這班人是誰,為甚麼可以操生殺大權呢?截止報名之後,連一個勉強可稱為中間派的人士也沒有,民主黨派六人報名,全軍盡墨。但最令人心寒的,是曾經被歸類為建制派的,曾經稍為敢言一點的,已經被劃成圈外人,議員生涯終結。飛鳥盡,良弓藏,更何況只是一個condom?
於是能入閘的都是標榜為愛國愛港人士,清一色,咁選乜嘢呢?然後看到馮翁昨天的專欄,他向幾位藍朋友查詢為何他們不去投票,其中一人的答案是:「⋯我個個都咁鍾意,仲使乜嘥時間投票?好似我淨係鍾意尹光,其他冇個鍾意,咁我去投先有意義㗎嘛!」真是一言驚醒夢中人,冇對手,冇敵對勢力,邊個做都一樣,咁選嚟做乜。就像運動比賽,如果雙方那邊贏你都不在乎,那大概也不會買票入場觀看。但如果雙方實力相若,又有甚麼世仇的歷史背景,你又是擁護其中一隊,自然關注多些,甚至入場幫手打氣。道理就是這麼簡單,不過當然,如果有個實力相若的對手,你便不能肯定必勝,也隨時是敗方。
在這種一人一票的選舉模式之下,大家難免會覺得,自己手中一票未必有大作用,於是未必熱衷去投票。我忽發其想,如果投票不是投給你喜歡的候選人,而是投給你最討厭的一位,會不會效果更吸引呢?例如這一區有六個候選人爭四個議席,那得票最高的兩位便被淘汰,會不會令你更有投票意欲?這其實不正是英文所說的Vote Them Out嗎?用選票趕你落台呀!諗起都令我興奮,要提升投票率,絕對是可行之法!有關方面應該考慮考慮,最多我不收取任何顧問或提議費用吧。
沒有最狂 只有更狂
上面提過,原本452個直選議席,大幅縮減至88席,那餘下的364席如何產生?特首委任的佔179席,另外有176席,由地區委員會成員互選產生,這種叫間接選舉的模式,其實說穿了便是另一種委任,因為那些「三會」委員大部分是政府安排,例如上次區選落敗的議員,便從此途繼續「服務社區」,而大眾選民完全沒有話語權,無可奈何。因此,大家不認識這些人,也沒興趣知,那如何會關注?倒是這個「互選」方式令我有一個新想法,理論上,想參選的人數必然多過176席,否則直接全部當選算了。我不肯定人數多少,但根據其他數據,最大機會是六人爭四個議席,甚至四人爭兩個議席,估計有300人左右爭那176個議席,如果用上面提出的「淘汰」制,會不會吸引大家多些關注呢?
千禧年初有不少Reality TV,例如一班人在荒島上生活,然後大家投票,將對手一個一個踢走,大家應該有印象吧。其中有一個Game Show叫《The Weakest Link》,後來香港買了版權,由DoDo姐主持叫《一筆OUT消》嗰個,佢哋個玩法就是逐個淘汰。因此假設某一區是六個人爭四個席位,他們便一起玩遊戲答問題,甚至提出政綱,然後各參賽者比Like或分數,甚至給評語反駁,最後最低分的一個先被淘汰,然後下一輪再淘汰一個,餘下便是四位新議員。我知,大家仍是無法參與,但如有電視台全程直播,每區一個Show,隨時要一個下午,大家一定準備足夠花生,安坐家中收看,睇人仆街最開心,起碼都認識一下呢班人先。如果當局夠膽,可以加入現場觀眾參加投票,再落去直情讓全港市民透過手機投票,重唔推高投票率?甚至推高收視,可能救到一個電視台添,簡直係三贏四贏局面,唔係冇得諗喎。
一句「眾望所歸,冇得留低!」可以好治癒㗎!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