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吹醒英雄夢——讀《拉岡》

9樓C室
·
·
IPFS
·

書名︰拉岡
作者︰王國芳、郭本禹
出版︰Sheng-Chih Books (Taiwan)
版次︰2003年11月
ISBN︰9789578637474


20世紀法國結構主義代表人物拉康(Jacques-Marie-Émile Lacan, 1901-1981)年輕時曾經任職巴黎精神病院醫生,其後轉到學院執教研究班,成為當時法國學界的精神分析學說和結構主義風潮的重要一員。出於他主張回溯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的文本作結構主義語言學上的分析,因此又獲名「法國佛洛伊德」,其成就亦見於哲學、文化研究和文學評論等。

儘管拉康與同時期的傅柯(Michel Foucault, 1926-1984)享譽相當,但可能由於拉康的學說晦澀難明,這本首版於1997年的書已算是華文界較早介紹拉康的專書。這本小書連同附註也不過三百頁,作者嘗試抽絲剝繭將拉康的理論化繁為簡,著力介紹其生平、與佛洛伊德的理論關係、鏡像理論和對欲望的分析。

相對於佛洛伊德,拉康著力探討和揭示語言與互為主體性(Intersubjectivity)的關係,並且將佛洛伊德潛意識的構成機制包括凝縮和移置,與語言學中的隱喻和換喻(借代),以至顯夢代替隱夢的方式等同起來,從而證明潛意識具有類似語言的結構,在語言學上推動精神分析學的發展。對拉康而言,意識是能指(Signifer),潛意識是所指(Signified),兩間之間雖然存在多重決定的關係,但能指又有一定任意性。

將同一套關係應用在語言上,語言就是連結各種意思和含義的表達媒介,拉康於是便以所指及能指分別代替佛洛伊德理論中「物的呈視」(Thing-representation)和「詞的呈視」(Word-representation),進而強調語言和對話具有人文性的一面。亦因如此,拉康認為語言分析在精神治療中不可或缺,關鍵在於發掘病人真正潛意識的欲望,能否協助病人認知現實適應環境反而無關重要。這也是拉康與美國主流自我心理學的治療觀涇渭分明之處,更別說拉康認定分析者在解釋過程中總有部份意義流失,要對病人作出完整、毫無矛盾的解釋並不可能,倒不如乾脆承認誤解就是理解的一部份。

而拉康的鏡像理論亦脫胎自佛洛伊德的欲望觀,闡述自我與他人(或他者)想像的二元關係。嬰兒通過鏡像初次領會到一個完整人體的能動性(Agency),但並未真正理解鏡像的虛幻原理,這種從鏡像理解自己的認識(自我)只是一種錯誤的認識或誤認(Misrecognition)。在這個意義下,自我應當理解為一種「鏡中的我」,一種他人眼中的「我」,或者是我們所願意讓別人見到的一種「我」,而意識就是自我對外在對象的認識。直到「你」、「我」、「他」等概念形成後,意識自我與他者、外界的區別,主體才擁有真正的位置,透過象徵界主體形成言語表達欲望和情感。

如此鏡像階段既體現了向前展望,亦有向後回溯的作用。不過由於鏡像階段本身就是一個自我誤認、被虛幻影像迷困的時刻,因此未來和過去都是植根於一種虛幻錯覺之中。儘管如此,拉康並沒有認為我們距離真相或真象很遠。因為潛意識是我們以空白或幻覺填補歷史的中介,透過反覆檢驗潛意識便能發現真相往往寫在另一些地方,例如保留在各種遺物或各種文化痕跡當中,其中一個關鍵便是分析語言的異化。

拉康認為處於潛意識的欲望只有被替換後才能介入意識生活,而需求是以語言形式表達出來的需要,終極的需求皆是指向對認知和愛的需求。主體在習得語言後將需要轉變為需求,卻在言說過程中令需要與需求之間出現不盡相同的分裂或脫節。譬如小孩需要母親的愛,對母親的身體接觸有強烈欲望,潛意識裡甚至希望成為母親不可分割的部份,但言說裡卻會以別的形式指涉其他需求,例如一同玩耍、讀故事書或純粹的凝望和關注等。換言之,欲望在轉換成能指的過程中透過聯想和連結的方式被借代,「欲望就是換喻」,自身的欲望也因此被錯認為他者的欲望。

放在拉康的分析框架裡,所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到底潛隱着甚麼價值的逆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四個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與國家統一的欲望,又反映了潛意識裡哪種匱乏和被異化的需要,答案幾乎已經寫在牆上。

本文原刊於 眾新聞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