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未未。草泥馬】@Artflowjournal

艾未未是一個中國藝術家,回帶廿歲在中國北京電影學院念書,與張藝謀和陳凱歌、顧長衛,都是同期,同一個起點,走了不同的路。1981~1993年,艾未未到美國紐約念設計,書沒有念完,卻每日搞街頭抗議,成為日後藝術路向的啟迪,由社會議題走向藝術,以自身發聲表達意見。

回到中國之後,讓在美國自由慣了的艾未未有所感觸,大概這種文化政治的衝擊,令艾未未更加堅定自己的藝術走向,由主編歷時五年的前衛藝術刊物『黑』、『白』、『灰』三本書,到2008京奧為中國設計師的「鳥巢藝術顧問」,拍攝四川地震紀錄片《花臉巴兒》,2010年『河蟹宴』事件,利用錄像,雕塑,大眾傳播,社交媒體,成立建築事務所,多種完全不同媒介的藝術創作足以印證艾未未的靈活與多變。

然而他的藝術作品孰優孰劣向來爭議不斷,艾未未去年 8 至 11 月在巴西聖保羅伊比拉普埃拉公園進行的首場南美洲個人展覽《根》(Ai Weiwei : Root)。展覽總參觀人次近 60 萬,相比平均每日參觀人次逾 9,100 人算破了紀錄。艾未未的作品被全球多家著名博物館收藏,包括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以及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The Art Newspaper 更形容艾未未是「世界最高人氣的藝術家」。

早前艾未未設計出各式各樣的口罩,並將最具影響力及標誌性的藝術作設計成口罩印花,包括中指、手銬、監視攝像頭等等。這些設計都是由艾未未柏林工作室以木版雕刻的技術,手工印刷在口罩上,總共有20款。這批具有藝術價值的非醫療用途口罩,其中手指系列、言論自由系列、《山海經》系列,四個為一套則售價300美元,以作慈善用途。

在疫情期間,這位對人權和言論自由的激進主義藝術家艾未未向《紐約時報》表示:「我想做些事情,並不想就這樣呆坐等待時間流逝。」

有時候藝術家就是被歸類於偏激偏執的一群,好像計時炸彈一樣隨時隨地會爆炸,而且威力強勁。對我們這些一般人而言,藝術家就是這樣勇於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我們好像反而不夠冒險去忠於自己。大概我們缺少的不是偏執,而是那種偏執的力量。
K@Artflowjournal
https://www.instagram.com/artflowjournal/
追蹤動態與文章分享請Follow同Subscribe Patreon
《MrK的神秘異想人生》https://www.patreon.com/KenKung
感謝您的支持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