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宇宙
28 articles
豆泥

下一步,前往甘迺迪學院研究民主興革

在從公部門離職的這週,收到哈佛大學的錄取通知,時機點巧到讓我不禁覺得冥冥之中若有神助。

豆泥

離職前小記,我眼中的數位發展部

寫在數位發展部服務 26 個月之後離職前的時刻,如果再來一次的話,我還是會做出一樣的選擇。

豆泥

◉戍衛轉型指南

未來的社會網絡會是什麼模樣?數位技術是關鍵。不如我們先射箭再畫靶,練習拉弓,考據走向自由民主的網際網路歷史,然後再梳理出理想的數位社會面貌,讓「數位」科技眞的能「戍衛」社會。

豆泥

[譯文] 一年後再論D加速主義(d/acc)by Vitalik Buterin

以太坊創辦人於 2024 年初提出去中心加速主義(d/acc)的概念,用以抗衡有效加速主義(e/acc),他認為分散的、民主的、防禦的加速主義,才是降低權力集中風險的科技發展路徑。一年來他在 DEVCON 舉辦了 d/acc 研討會,席間深度討論了生物科技、人工智慧科技等 d/acc 取徑。一年後他將各專家概念綜整,再提出生存與繁榮的 d/acc 第三軸度,完善 D 加速主義的…

豆泥

「共同在場」是什麼感覺?中山女高演講隨筆

這次應邀前往中山女高進行全校演講,我與同學們一起進行了社會實驗,透過即時問答與投票工具,成功讓六百多名同學即時參與出題。透過身體力行,或許能讓同學初步理解「共同在場」與數位身分的意義。

NoMoreLaw_Leo

多元宇宙與區塊鏈治理:數位民主新紀元

本文探討多元宇宙、Web3和網路治理等概念如何塑造未來數位世界。筆者指出,唐鳳提出的多元宇宙概念強調運用數位科技支持民主,促進社會協作。而Web3則著重去中心化技術,確保用戶對數據的擁有權。在身分識別方面,區塊鏈技術可建立安全可靠的身分系統,避免網路世界淪為金權政治。本文呼籲政府制定相關法規,以保障數位世界中的人…

豆泥

數位時代的意識形態光譜

我嘗試將新世代的數位意識形態納入左右派的政治光譜中,並將科技加速主義與資源的集中與分散列入比較,並且以密碼龐克運動史觀重新爬梳數位發展脈絡,最後將臺灣與自己的數位自主權納入定位。

豆泥

社群外交:「善」的異質協同行為

透過「以關係為主的群體分配」(Connection-oriented cluster-matching, COCM),越好的「社群外交」,會比單一社群集體灌水捐款,可以獲得更多的公共資金。

JC

SCP-001: 「量子觀察者」

這篇SCP創作以「量子觀察者」為主題,描述了一個理論上存在於量子狀態的實體SCP-001,該實體的「觀察」行為塑造並維持了現實的基本結構,並且是所有異常現象的根源。隨著SCP-001逐漸「醒來」,現實結構開始出現危機,SCP基金會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故事結尾暗示了現實可能即將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增添了作品的懸疑感與深度。

呆丸

【電影】死侍與金鋼狼

漫威終於放緩腳步試圖緩和觀眾的超英疲乏感,又用死侍這個限制級角色試圖打破以往框架,電影充滿超英電影梗,相當有趣。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豆泥

[譯文] 鈴木健的「平滑社會」簡介

平滑社會及其敵人》是鈴木健的書,但苦於沒有中文版,所以一直沒有機會閱讀,不過吾友 Taka 在 7/20 忽然傳了訊息來說鈴木健正在弄一個極短版的「平滑社會」英文介紹,因此將他順手翻譯為中文。相關內文涉及清晰解釋「平滑社會」的定義、涉及PICSY、Divicracy、構成性社會契約論等內容、以易於英語圈理解的方式撰寫、記錄西元2000年以來的歷史、涉及柄谷行…

豆泥

引言:何謂超越式的文化科技治理?

舊石器時代的情緒,中世紀的制度,與神一般的科技。承蒙青平台與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垂青,有機會參與2023.09.02「⽂化治理・下一步」論壇引言,討論⽂化科技與文化傳播《文化科技綱領》的下⼀步。以下僅就個人講稿與簡報部分留一個紀錄,本文經稍事修正後釋出。

豆泥

翻譯:秘密結社、網路國家、火人祭、ZUZALU—對新政治社群的思考

《秘密結社》為麥特.普利維特於 8/22 寫的文章,在加密社群強調「去信任」的當下,重新梳理一個改變世界的社群,其內聚力從何而來。他分析了歷史上重要的另類社群與社會運動進行的方式,並提出推測性的「社群技術」,來支援未來社群的發展。

豆泥

初探 Polis 2.0:邁向關鍵評論網絡

An Initial Exploration of Polis 2.0: Moving Towards Seed Review Networks。本文介紹了 Polis 的運作方法,與加入了 AOI 開發的群眾對話工具 Talk to the city 之後的 Polis 2.0 試行專案點子松 AI 民主化對齊大會。並就可能的回饋網絡與角色扮演的未來,進行腦力激盪。

豆泥

翻譯:賦稅作為終局之戰

本文翻譯自 Shunsuke (taka) Takagi 的文章《Taxation as an Endgame》。本文討論多元宇宙(Plurality)與激進市場(Radical Market)中關於資源的分配技術,並於web3世界的實踐案例。並於分配技術之後,提出公共資源獲取的管道,並建議將「手續費」視為「徵稅」,以建立永續的網路自治生態。

豆泥

太空事務:以激進市場尋找民主化太空無線電共同市場

「無線電頻率是一種公共資源。」尤其在低軌通訊衛星科技成熟的現下,國際共頻譜治理成為迫切問題,如何在科技發展寡占與普及服務福祉之間取得平衡,本文嘗試提出激進市場(Radical Market)中的部分共有制(Partial Common Ownership, PCO)作為因應之道,為區域共同市場提出可能藍圖。

豆泥

尋找有別於電馭極權與財閥亂鬥的第三條路

從「棄成長」達到「豐裕」,從「去中心」達到「多元宇宙」,從「解耦」達到「複雜」。在豐裕的多元宇宙中,我們終於覓得數位民主。

豆泥

讀書會:論 ImpactDAO 敘事空缺之處

邁向數位團結,需有足夠的心靈彈性,找到標準化的次文化脈絡。

豆泥

為何公家單位值得參考公共區塊鏈?

一切都在於如何妥善分配資源給數位公共財的締造者

豆泥

阿宅導讀:創造文明的人

在飛地書店的 Web3 for all 讀書會,名為《文明帝國遊戲設計師自傳》讀書會,實為遊戲吟遊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