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集(二):為什麼要讀書?
在閱讀、思索這些書籍的漫長時間中,它們的智識與思想,會逐漸支撐起你的視野和精神世界

掌握自己,不讓他人左右平靜
賽斯.吉爾罕《擺脫執念,尋回自心》

我們以為的,不一定是真相
「投射」 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現象,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他人,我們往往以為自己理解了一切,卻忽略了認知的偏差。我們的「自以為」未必準確,就像別人「自以為」知道我們在想什麼一樣——這種誤解常常讓人困惑,甚至引發不必要的衝突。畢竟,每個人都透過自己的經驗、情緒與信念來解讀世界,這些主觀過濾…

遠程工作 - 在家工作有多好?
分享在家遠程工作的一點體驗

【社會議題探討】流浪犬作為搜救犬
台灣有部分的偏激鄉愿動保人士認為,如果恢復十二夜(流浪犬/遊蕩犬隻被收容所捕捉後12天無人認領就安樂死人道處理),就無法看見了如「黑糖」這樣受訓成為搜救犬的「美好風景」。本文對這議題進行探討。

【社會觀察×教育評論】台灣的台語(閩南語)發展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Hokkien (Taiyu)
This section aims to explain the developmental history of Taiwanese Hokkien (commonly known as Taiyu).
第23期|#思想實驗室|封面專題 ➜ #知識的矛與劍
僅僅透過想像及基礎邏輯,我們便能夠證明宇宙是無窮無盡的,僅以一個思想實驗,我們便得以獲取一個無法用實驗證明的知識。然而,面對盧克萊修鋒利的矛,懷疑思想實驗的學者們亦從知識論的武器庫中拿出了「#牛頓烈焰激光劍」(Newton’s Flaming Laser Sword)奮力對抗。

[馬雅小知識] 小揚升與大揚升是什麼!?
其實原本這才是這系列的第一集,但為了要分享這個主題,我必須先將這套系統裡的「時間」概念說清楚,本以為一次就能講完,沒想到「時間」真是博大精深,讓我必須花2集的時間才能把架構建立起來。終於到了分享「小揚升」與「大揚升」的時候了,請帶著前兩集的先驗知識,來進入今天的主題吧!

知识应该免费,但是我是创作者。
最近思考的一个迷思。

認知方式決定未來
誰能決定未來?未來能知道的方式,可說是認知能力,看書得到知識是最為便利,眼見為實或為憑,眼前看到了,認知這個世界,螞蟻看到世界,跟我們所看到的,有天壤之別,不同的世界觀,有著共同生活的世界,存在生物的特色,沒有那種生物佔優勢,都是生活上的共同圈。
現代愚公:知識的搬運工人
這篇短文想與您分享:為何我要創辦「一杯咖啡說書會」。
想像一下,如果知識是一串串的串燒,你會如何販售呢?
如果你是一家巷弄內x沒店面的燒烤店老闆,你要如何制定出不同的套餐,讓一串串串燒不至於賣到天荒地老呢?
以熟悉為知識
哲學家的名言往往是理論的精華,要明白那些名言,就要弄清楚箇中脈絡。

我们可以知道什么(四)休谟的外部世界
无论休谟宣称什么样的怀疑论,他无疑相信那种常识意义上的物体的存在。在《人性论》题为“论对感官的怀疑态度”一节(这一节是人们把“外在世界理论”归于休谟的主要证据)的开头,他令人困惑地说:“我们也许会问,是什么原因促使我们相信物体的存在?但问是否有物体存在却是徒劳的。
我们可以知道什么(三)休谟对思维的解释
为了用牛顿在他的物理学中所展示的那样,以简练的方式来解释我们思维的运作,休谟引入了他认为是必要的最小数量的机制来解释思维的运作。每一部分都是由经验证明的。近代早期是研究因果关系、道德善恶以及许多其他哲学上有争议的观点的全盛时期。每一位现代哲学家都接受了观念理论(theory of...
我们可以知道什么(二)休谟的哲学计划
众多形而上学体系声称研究出一切存在者,一切现象的原因及本源。然而理想很丰满,形而上学最后无一例外的沦为无法用经验证据证明的情况下,对世界本质的猜测。这些体系在欧洲沦为宗教辩护,在今天的中国沦为各种现状的辩护,这种当下苦难是为建设永不到来的美好未来又何尝不是一种宗教?
人工智能繪畫實驗2
-人工智能繪畫日常感想記錄

自由的部分構成要件:知識、執行能力、判斷力
一般來說,一個能作出各種選擇的人,看起來便是一個自由的人,因為幾乎不能作出任何選擇的人怎麼看都沒有甚麼自由。那麼一個人如何才能得到更多選擇?其中三個要件是知識、執行能力及判斷力。以下本文便會分析它們如何讓人們得多更多或更少的選擇。知識 首先,一個人要作出一個選擇,便必須要知道那個選擇的存在。
今天不談神學:關於信這檔事
當我們討論宗教、信仰,有幾個現實問題要先面對。我們先從自己出發,那麼第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信這個幹麻」?或許各位已經有堅定信仰,有些在懷疑當中,有些堅信自己根本沒有任何信仰(但這種「堅信」非常的「宗教信仰」),你可能已經有自己的想法,也聽過很多說法,但我們先把這些全都擺在一邊,從空白的地方開始討論。

Up for it
Up的一個口語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