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terszine創刊號》编辑小组 圆满完工!
再次感谢

我們終於做出了這本 ZINE!——Matterszine線上發布會
我們希望可以告訴大家「Matters是一個怎樣的社區」,如果可以出版一本電子刊物,一部從 Matters 誕生的 Zine,收錄Matters作者的作品,從中讀到說故事的人的生命軌跡,標誌著作者的里程碑,想必會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這是當下,也是前進,也希望可以成為這個社區的一張名片。

關於製作Matterszine電子書的幾件小事,寫給編輯群和matters站方的!
但願各位能享受一個專業編輯的繁瑣與快樂!做書是件非常愉快的事!特別是自己能朝一項專業的能力前進。(有興趣編輯的人也可以看一下!)
Matters Magazine創刊號讀後感-迷人之食
不知道怎樣形容,但就是讓人喜歡,有種迷人的感覺,不只是文章,寫作這件事也是迷人的。

编辑小组招募中 参与《Matterszine 創刊號》
有兴趣的发邮件给我吧

共創計畫:Matterszine 創刊號|結果公布 & 眾籌 & 召募編輯小組
Matterszine 是一個共創和社區參與的計畫,集結二十位作者的作品。是次共創計畫的後製部分,我們希望在社區發起眾籌、公開召募編輯及校對小組,支持者可透過「支持功能」捐款,讓出版順利完成,亦讓作品從開始到其後,都能夠在社區內發生。

遠方的召喚
此文是參加Matterszine 創刊號的個人心路歷程篇。雖然不知道為什麼要寫心路歷程,看文章不就夠了嗎,難道文章不是心路歷程嗎,但還是壓著最後的期限和牢騷寫了一篇。(到deadline最後一刻還要抱怨嗎?)
找回自己
不知不覺,當人生走到了一半,我恍然發現,我竟然活得一點都不像自己。
文字,是糖衣,也是炮弹
脑海中浮现这句话的时候,我正在的香港媒体做编辑。

火鍋
我喜歡吃:羊肉、萵筍、黃嚨、腦花⋯⋯你呢?

緬甸很遠又很近
這是記錄2021年2月1日緬甸政變100天,和身為台灣人與記錄者,我的糾結。

留学漫记丨旧时光里的明信片
时至今日,回望我的整个留学生活,我还能从过去的日子中汲取到勇气。对于我来说,旅行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旅行本身,更在于我这一路上的独立和成长。越收获新的风景,我就越相信,我拥有能让自己幸福的能力。

在旅途之中,我聆聽。
我會不會忘記,在旅程中,不斷地自我對話,以及不追趕行程地「慢下來」,停留在當下片刻,駐足於異地的每一處美好,靜靜體會及感受,用心記錄下每一時每一刻。

朋友阿Q|我不理解為什麼沒有人喜歡疫情時代
別罵,罵就是你對。

角落里,一群酷儿的隐秘与昭彰
一群中国酷儿的多元生活实践

我,与ta们,在边缘生长
我信任,信任边缘的生命力。
漂泊无根的生活里,写作是我的归属之地
将内心的世界赤裸地写在纸上,仿佛是一种救赎。

媽媽,我在台北挺好的
《台北,一個漫長的伏筆》選集的第二篇,為符合 Matters Zine 創刊號的投稿要求,在原文(簡體版)基礎上有刪減。

潤了一半的女人
《台北,一個漫長的伏筆》選集的第一篇

微故事: SpaceDao x 東加豆 (東加豆)
關於我:@東加豆 大家好,我是東加豆,棲身於香港的城市。我是一個喜歡寫微故事的個體,除了假日,每日都以寫一個微故事為樂。除了寫微故事,我也有錄製有聲書籍,過程中,我發現了自己在創作方面遭遇諸多困難,例如文筆匱乏、錯誤無數、詞匯乏味、進度緩慢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