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爆二世」也是核武受害者,長崎、廣島一審接連敗訴
在日本,1945年被美軍投下2顆原子彈波及到的受害者叫做「被爆者」,他們的下一代則稱為「被爆2世」。長期以來,「被爆2世」都不像他們父母那一輩一樣,享有免費癌症健檢或醫療補助⋯⋯

評論》披露「圓山大飯店」的前世今生:台灣史學者讀《紅房子》
作家李桐豪經過資料蒐集與訪談,以生花妙筆寫出報導文學作品《紅房子:圓山飯店的當時與此刻》。飯店官方早在2012、2016年出版了兩本精美的《圓山故事》,堪稱是圓山大飯店視角的「中華民國戰後史」,內容卻並非面向大眾的出版物。李桐豪筆下的《紅房子》則像是台灣版的《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

「今次一定會和上次不同!」
今次會和上次不同嗎?

【不負責任翻譯】針對日本礦山成為世界遺產的爭論
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可能性重新點燃日本與南韓之間關於歷史上強迫勞動事件的爭論。

《Munich: The Edge of War 慕尼黑交鋒》:無法改寫的另一個現實
歷史沒有如果,我們只能根據後面發生的事情,往前推向發掘原因,按照有限的史料去論斷屬於自己的答案。所以《Munich: The Edge of War》的改寫很有趣,它沒有讓兩位抗爭者成功,沒有試圖設想另一個現實,而是探討主和主戰的論爭,並展示出一種和戰不分的策略。

【閱讀】Larry Collins,Dominique Lapierre《巴黎燒了嗎?》
我手上是譯林出版社的簡體版,封面有隻逗趣的巴黎聖母院的石像怪。台灣也有出繁體中文版,差一個字,書名叫《巴黎燒了沒?》。關於這本書,我個人強烈建議選購電子書。一來是它共有四百多頁算是滿厚、較占空間之外。二來是它很有趣!你大概會一直想繼續讀下去,屆時那四百多頁的重量可能會讓你覺得手痠。

模型盒玩|「日本帝國海軍-零式艦上戰闘機五二型」太平洋戰場的最終章
今天來開箱太平洋上的傳說!

集中營的盛宴
一直想在和平紀念日(Remembrance Day)重貼這篇文章,結果還是忘記了。這是寫在2011年的一篇書介,也是我讀過印象最深的傳記和「美食指南」,當時還因為這部書而想去煙台走走。戰火與美食,本來大纜都扯唔埋,但一位廚藝高手,卻在危難之中變出種種精神食糧。

尖沙咀鐘樓與燃燒的維多利亞港:山口蓬春《香港島最後的總攻擊圖》
畫面前景是聳立於灰煙瀰漫的尖沙咀鐘樓與九龍車站。隔著沈船無數的維多利亞港,可見遭到日軍蹂躪的灣仔與中環。天空被戰火染成黃褐色,軍機在昏黃的雲煙中穿梭而過,正對著英軍所在的聶高信山進行激烈的轟炸。

【Joe Rosenthal誕生110年】拍攝二戰經典相片「硫磺島升旗」
10月9日是美國攝影師Joe Rosenthal誕生110週年,他最廣為人知的照片是1945年拍攝的《硫磺島升旗》,相片捕捉六位美軍士兵在硫磺島豎立美國國旗,成為二戰經典照片,也獲得當年普立茲新聞攝影獎。

【超舊文重貼】一個甲子的等待
這是一篇刊登於2006年7月28《明報》世紀版的舊文,當時正值二戰後第61年,有一個大型的全球慰安婦向日本索償的示威活動。我當時在一個人權組織工作,接觸到一位生於印尼的荷蘭女子,她是較少有的、曾當上慰安婦的白臉孔,她的名字叫Jan Ruff O'Herne,終其一生也抱著「我原諒,但不能忘記」去面對這道深深的傷痕。

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讀《佛教、暴力與民族主義︰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佛教》
佛陀能夠「慈悲殺生」是因為抱有超越俗世魑魅魍魎的意念和體悟,佛教徒再修行多少年然後入世,也沒辦法離開民族與國家生活,故謂「出家不出國」可能就是這個意思。佛教徒作為現世的宗教身份,遇上民族身份與國民身份的衝突時,情感驅使或社會壓力迫使也好,終究也是陷入凡塵俗世的自我與執念。

在身邊的義人
如果有人問:穆斯林與猶太人是否世仇?大都會答是。看現在的以巴衝突,或者以色列立國前後的戰爭可知。但,事情總有例外。有一年到以色列短宣,隊長帶我們到以色列猶太大屠殺紀念館(Yad Vashem)。這個除了歷史博物館、檔案室、教育中心外,還有一個外邦義人花園。

要付出多少代價才能找到自己 - 《成為真正的人》
鄉土文學被用來指涉成階級鬥爭的工具?風聲鶴唳的年代,文人們可能一夜間成階下囚。為什麼要把書名訂為成為真正的人,甘耀明想傳達的是甚麼意思?

踏上公民之旅【盟軍中的德國佬 Gerhard Neumann(八)】
被禁止入境的限制,Gerhard 知、陳納德知、其副手更知道。「就算要他非法入境都要做!」就這樣,Gerhard 帶著陳納德親簽的出差軍令,被安排上前往美國的路程。而這一程,不單讓 Gerhard 首度踏足美國,更為他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首都警報:天空特別藍的那一天
「求求你⋯⋯不要投在廣島。」
Call me Bond, Gerhard Bond...【盟軍中的德國佬 Gerhard Neumann(七)】
有多少人看得出這標題是改自 007 系列的經典台詞?

一個荒誕之舉,挽救全盤「秘密任務」【盟軍中的德國佬 Gerhard Neumann(六)】
1943年中,經過在英屬印度多月的休養過後,我們的主人公「德國佬」Gerhard 終於搭上飛機,啟程回到中國戰場。這時機可謂正正恰好,如果缺少了他,此刻放在第14航空隊面前的「秘密任務」,可能隨時告吹…

修復首架盟軍零式戰鬥機(下)【盟軍中的德國佬 Gerhard Neumann(五)】
(本文根據史實及回憶錄,以書面中文創作,輔以香港粵文) 第零章:前言 第一章:初到中國,竟被陳納德要求... 第二章:初來報到的第一份工作 第三章:加入美軍的唯一一個德國人 第四章:修復首架盟軍零式戰鬥機(上) 上一章講到,經過我們的主人公「德國佬」Gerhard 與其拍檔們的努...

修復首架盟軍零式戰鬥機(上)【盟軍中的德國佬 Gerhard Neumann(四)】
一直以來,歷史均以「美國在1942年7月在阿留申群島虜獲日軍零式戰鬥機(後來別名「古賀零式機」),從而得知日軍飛機性能」作為亞洲與太平洋空戰中盟軍改寫空戰戰況的重要一環,而「古賀零式機」更成為拯救無數盟軍飛行員的敵機代表。不過早於「古賀零式機」前多個月,就已經有另一部零式戰鬥機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