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Mind the Gap!
或許有人會好奇,為何「歷史上的今天」,1月10日我會選擇這個有點遙遠且陌生的鐵路主題來介紹呢?或許是小學時讀過名偵探福爾摩斯的《鑰匙與地下鐵》吧?

澀谷站無障礙通道(barrier free)換乘指南
澀谷站經歷了銀座線新車站建設,埼京線站台移動,站台擴幅等工事,等待大家的到來

活在香港:日常對付環境干擾之道
啊~~~!(讓我想起正鄭嘉穎的food panda廣告哈哈哈)我是一個對聲音很敏感的人。裝修聲、車聲對我的影響還好,起碼他們都是一些沒有多大意義的聲音;但如果那是人說話的聲音,儘管微小,我的耳朵還是會豎起來,自動去關注別人在講什麼。閒來無事時,這還不算什麼問題;可如果我想專心做事,甚至是睡覺,那就頗為困擾。

台北捷運的一些小小玄機
身為一個地圖迷+地鐵迷,我不管到哪個城市坐地鐵,都可以盯著路網圖看好久。有些時候,這些路網圖是真的可以看出一些門道的:先不說設計風格、地圖使用者體驗的優劣比較,光是路網、路廊的規劃,就有很多可談的。比如台北的捷運路網,就有個很有趣的眉角:在第一期路網之中,所有路線在市區都有一個以上的 90 度折角。

大學畢業就創造東京地鐵指標的現代設計準則:河北秀也
只要你有到過東京一次,一定會有乘坐東京地下鐵的機會,也一定會拿過那張小地圖伴隨著你獨特的東京小旅行。在任何一個地鐵站裡都可以拿到的密密麻麻地車站線路圖,在最初並不是由地下鐵公司主動開發製作,而是由一個藝術大學畢業生所主動提案被地下鐵公司採用後,才慢慢演變成現在的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