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平台運營之道:如何打造合規且高流量小紅書帳號?
作為現時中國最受年輕人歡迎的社交平台,小紅書憑藉其獨特的種草文化和強大的社區黏性,成為近年眾多品牌和個人創作者競相爭奪的流量高低。

海明威的猫与马特市的叫卖
在广袤无垠的网络空间,马特市显得小得可怜。但也大可不必为这一事实感到沮丧。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作家说,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说,他可以在一张小邮票(a little postage stamp)大小的土地上大展身手,呈现世间百态。

马特市是否有严重问题
拙文“海明威式的马特市游记”发表,就马特市是否有严重问题乃至是否有生存危机的问题提出浅见/拙见。很高兴友邻阿布拉赫和特洛伊随后发表非常有趣的意见。也很高兴他们给了我狗尾续貂的机会。总而言之,马特市是一个小地方,像是一只很不起眼的小麻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網絡的事
本來我人微言輕,以前也真的相信自己生活的地方有言論自由,所以有時會比較暢所欲言,還以為寫作人多跟讀者互動交流是正常不過的事。不過後來我陸續被人提醒,原來在某些人眼中,我在網上的活躍行為是興風作浪,別有用心,影響和諧,這些閒言閒語聽得多了,我當然也要反省,是因為我說話太坦率,抑或是當時真的太招搖?

1803位朋友
一下子要跟一千幾百人見面交流,相信會需要一個很大的場地,不難想像到那種人山人海的情況。

越更新越退步的Apps
一直以为越更新越优化,可是更新了只有“新”罢了,体验并不如之前的好,想请问那些员工没有先亲自测试实验一段时间才让人更新的吗?还是真的觉得这样更新真的有优化到?而且有些一更新几乎50%的功能都变了,好像是在用新的app又要重新的找,重新适应,是让你更新而不是穿了新衣服脸也变得陌生了啊?
聊聊轻芒和内容社区
审核能力的重要性已经超越了“调性”,成为事关社区生死存亡的核心竞争力。

閱讀筆耕|#單集播客• 聊聊 Matters 的前世今生
不可磨滅的記事本,你會怎麼用?聊聊 Matters 的定位,以及什麼是好內容。

感觸 | META了嗎?
使用社交網大家務必小心,不要什麼事情都貼上網,讓全球人都知道。

【IG兒童版宣佈暫緩】資訊及通訊流通自由應由誰如何定義?
We’re pausing “Instagram Kids”. This was a tough decision. I still think building this experience is the right thing to do......

Facebook的改變與撤離
大家還記得第一次接觸Facebook是何年何月?它是2004年在美國開始接受用戶申請,而且只提供與大專或以上的學生,繼而推廣至加拿大,再到2006年9月,開放給全世界十三歲以上人士,有電郵便可申請。如果大家經歷過那段日子,大概依稀記得,當時還有個對手叫MySpace,就像當年的V…

脫離社交網絡路途(1)
脫離社交網絡 高中時期的我肯定沒有想象到我會為這種事情大費周章。認知自我真係複雜而且難以捉摸,我一直自認爲自己有很强的抵制力,靈魂自由而且所有東西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下。現在回想,一切都是虛假的。在以前我一直都是受到別人管控,在別人的框架下生活、前行、做出決定。
動森 Clubhouse
綿羊茶茶丸 註冊了一個帳戶在最近人氣旺盛的語音社交媒體app Clubhouse。它有點像可以互動的podcast 或者是 聲音版本的Twitter。暫時這個應用程式以邀請制推出。因為好朋友倉鼠哈姆 的邀請碼,所以茶茶丸急不可待就加入並試聽各個主題的「房間」的內容⋯⋯ 還有祝各位 農曆新年快樂~ 新的一年大吉大利!

Clubhouse和弱關係的可能性
最近這幾天clubhouse突然火了起來,一是因為著名的新疆房,二是因為毫無疑問的列入防火墻。我自己也在上面聽了一些房間,從那種吹水房間到嚴肅討論問題的房間都有聽過,討論的話題也是非常的多樣,從政治問題到學術討論也有,然後也有討論Netflix推薦的、聊股票和期貨的、聊留學生活的...
这次恐怕真不是郑爽男朋友不行

學會呼吸
2021年的第一天,我在柬埔寨博科國家公園的山上,遠眺越南富國島,還有海邊一片又一片的填海工地,無論走到各處,我的身邊都盡是年輕人在嘻鬧。十六、十八、廿二的年輕人穿著喜愛的服飾在景點打卡,任何歷史景點也成了他們的陪襯。我再一次感受到,這個國家(甚至是整個東南亞)就如一匹活力充沛的馬,無法抵擋,往前狂奔。

人越大 越著重有質素的社交
不知道在疫情期間,你又有沒有這種感覺:原來自己並不需要這麼多的社交。曾經的星期五晚總要不醉無歸,曾經的週末假日總要找誰填滿,曾經的除夕聖誕仲要派對歡騰⋯ 但來到這年頭,不管想見不想見,也不是輕易可以見。就是因為見面變得如此彌足珍貴,我們更會學懂選擇見誰,更會明白以前的自己,未免花了太多時間在不必要的社交上。

无需共时的“赛博社交”:人们是虚拟陪伴还是更加孤独?
经历了3次延期发售,游戏《赛博朋克2077》引爆社交网络,也使“赛博朋克”成为当下热议话题。在此前的大众亚文化(如小说,漫画,影像以及电子游戏)中,赛博朋克主打的是科技复兴、未来废土的概念,但近年来理论外延被逐渐扩大,如今,它表达的更多是一种“未来早已来,只是尚未被所有人察觉”的意味。

云监工与慢直播:「众声喧哗」下,被享受与被消费的
2020行至年终,各大机构评选的网络热词相继出炉,其中,“云监工”频繁出没于「十大网络热词」榜单中,与之并列的多是“后浪”“网抑云”“打工人”等。国内疫情早期,4000万人同时在线,通过一个固定机位观看雷神山医院建筑工地的现场直播,让云监工迅速火爆。

社群假象 | 書評
不要掉進與他人比較的絕望陷阱(本文原本發布於Vocus平台。因為自評後認為該書屬性偏向『心理/社會』議題,因此轉至Matters)更多文章,歡迎追蹤【SeiferTalks】《社群假象》的作者是Jessica Abo。對於台灣讀者,這個名字可能陌生也可能熟悉,端看是否身在影視媒體產業、並且會經常關注歐美的相關消息。
